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13—2019年甘肃省14个市州的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检验,验证农业保险能否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农业信贷在农业保险影响农民收入的过程中能否发挥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农业保险能够显著促进农民人均经营性收入增长,但不能显著促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非农收入增长;农业信贷在农业保险促进农民人均经营性收入增长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中介效应,且对于农业保险影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遮掩效应;但无论是农业保险的直接路径,还是农业保险通过农业信贷的间接路径,都无法显著促进农民人均非农收入增长。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提高农民投保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以及建立农业信贷机构和保险机构互联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借助空间自相关检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等方法,实证研究中国大陆31省域2012—2017年网络旅游信息流对国内旅游流影响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网络旅游信息流和国内旅游流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性,普通面板模型因未考虑空间效应而高估网络旅游信息流对国内旅游流的影响;网络旅游信息流对国内旅游流影响的直接和溢出效应显著为正,即网络旅游信息流不仅对本地旅游流有正向影响,还会通过空间效应促进邻近地区旅游流增长;在网络旅游信息流空间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规模、旅游资源、交通条件及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对国内旅游流存在不同的空间影响.最后就利用网络旅游信息促进区域间旅游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区域一体化日益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诉求,对驱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基于2002—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展开探析.研究发现:(1)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能显著促进旅游经济增长,且经过PSM-DID检验、安慰剂检验等之后,结论依然成立;(2)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旅游经济效应具有即时性、异质性特征,在政策实施当期便能发挥效益,且对核心城市旅游经济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非核心城市;(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能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升级等传导路径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且通过旅游产业集聚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最大,科技创新次之,产业结构升级最小.  相似文献   

4.
《临沧科技》2006,(2):F0003-F0003
临沧茶叶产业的发展,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市茶办系统和各族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在高优生态茶园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市场开拓、茶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茶叶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财政增长,茶叶产业已成为临沧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优势产业,成为山区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亮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探究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方法 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农业和非农业的两部门生产函数与理论模型,系统诠释普惠保险通过影响农民收入增长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其次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结合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普惠保险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结果 普惠保险对农业和非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均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扩展分析发现:普惠保险通过农民收入增长的中介效应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具有区域异质性,其影响在西部更显著;越是经济欠发达、产业结构不完善的地区,普惠保险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显著。结论 普惠保险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首个跨省流域水资源保护生态补偿试点,即安徽新安江流域2010—2018年7个区县的经验证据,文章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该地区生态补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补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和区域异质性,且造血型生态补偿要比输血型生态补偿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李洋  陆绍凯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11):1354-1362
由于时空压缩带来的“虹吸”与“溢出”效应,高铁对特定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利用2002-2015年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本文建立了双重差分模型以评估高铁开通对地级市旅游经济的量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高铁开通总体上显著促进了地级市旅游经济的增长。(2)地级市的旅游资源禀赋和配套设施是影响高铁开通是否显著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重要因素。(3)地级市离邻近中心城市的距离也在调节高铁开通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影响:离邻近中心城市越近,高铁开通对当地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强。根据研究发现,对利用高铁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河南省旅游经济效应为研究对象,探究河南省旅游经济效应的显著性及空间分异规律等问题,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10年的旅游总收入和GDP数据等面板数据为对象,运用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模型回归分析,探究河南省旅游经济效应空间分异现象.结果表明,全省范围内,河南省整体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互动良好,前者对后者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整体拉动力度有限;西部地带大部分地市旅游总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但从回归结果来看,互动影响并不显著;北部地带郑州、开封、新乡的旅游经济效应显著,其他地区旅游经济效应较差;南部地带整体上旅游业与经济发展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广西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作用机制,构建区域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面板聚类分析法对2010—2017年14个地级市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及空间差异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各地级市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变化特征基本稳定,大体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且空间差异明显.桂林市从濒临失调上升至初级协调,南宁市从濒临失调上升至勉强协调,柳州市、北海市、百色市、河池市从轻度失调上升至濒临失调,梧州市、防城港市、贵港市从中度失调上升至轻度失调,钦州市、玉林市、贺州市和崇左市从中度失调上升至濒临失调,来宾市从严重失调上升至轻度失调.可见,经济基础滞后和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滞后都将成为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广西各市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还需较长的发展周期.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6~2017年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农村产业融合度,分析了信息技术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发现:信息技术会显著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度.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表现为非线性递减特征,即在农村产业融合水平低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对其促进更为显著.信息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产业融合呈现非线性关系,且存在"单门槛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跨越门槛值后,信息技术对农村产业融合促进作用减弱.因此,政府不仅要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强化技术渗透,还要施行差异化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的现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农活动对促进农民增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湖北省木兰天池发展乡村旅游为例,详细分析了木兰天池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以及乡村旅游对官田村农民增收的实际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重庆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等方面入手,进一步通过协整检验分析了重庆市旅游产业的经济效应,认为重庆市旅游产业发展与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存在长期且稳定的均衡关系;并分析了重庆市旅游产业的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最后,提出了重庆市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勤 《科技资讯》2010,(9):245-246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苏州作为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中,初步探索了一条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之路。总结苏州促进农民增收的做法,归纳出工作中的坚持的七个理念,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工作是一个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运用区位熵与非期望Super-SBM模型分别测度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区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生态效率,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化,并借助面板Tobit模型探讨二者的影响关系及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和生态效率虽有小幅波动,但总体均呈增长趋势,二者之间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研究期内以促进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5.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天水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资源制约、产业制约、项目与投资制约、农民自身素质制约.要实现农民增收,主要应抓好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并为农民增收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6.
孙莉 《科技咨询导报》2012,(21):145-145
科技是畜牧产业素质提升的决定力量,是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畜牧业生产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市场保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天水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资源制约、产业制约、项目与投资制约、农民自身素质制约.要实现农民增收,主要应抓好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并为农民增收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8.
以技术吸收能力为视角,利用面板数据对东、中、西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以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衡量的国内研发活动促进了国际产业转移经济增长效应的提升,但各区域的研发活动对其国际产业转移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与金融相关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旅游发展具有空间集聚效应;金融规模对旅游发展的推动显著稳定;金融规模对中部旅游发展的正向效应较强;金融规模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旅游发展。因此,应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创新金融支持旅游新模式,建立差异化旅游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助推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字金融的兴起与发展有助于缓解传统金融融资难的境况。采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将技术创新作为数字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中间变量考察,发现数字金融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效应显著,技术创新是数字金融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渠道。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而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