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同化有机碳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以3种不同接种方法测定水中可同化有机碳(AOC),结果显示,混合接种法所测结果较接近实际值,分别接种法结果明显高于实际值,依次接种法可能存在P17(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torescens)溶解、释放细胞中有机物所至的AOC偏高问题。依次接种法有时存在巴氏消毒不能完全杀灭P17,从而干扰AOC-NOX的测定;混合接种法缩短了实验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当1个平皿中P17和N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探讨了生物过滤对饮用水源中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与特性.结果表明,生物过滤可有效去除饮用水源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滤料介质对生物过滤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加氯水反冲洗对生物过滤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活性炭、石英砂双层滤料生物滤柱可较大幅度地去除苯酸酯类、脂肪酸酯类和酚类等有机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的消毒剂对黄浦江原水进行试验,考察不同消毒剂量对水中营养基质及其组成组成部分所占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消毒剂对水中营养基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氯投量为1~4 mg/L时,对水中有机物的氧化作用可以分为高速反应和低速反应两个阶段,水中的AOC组成中AOC-NOX占优势.氯胺消毒时,管网中AOC变化幅度较小,出现高峰的时间比氯消毒滞后,低强度(0.038 mW/cm2)的紫外线照射对营养基质没有影响,中高强度(0.076 mW/cm2和0.153 mW/cm2)的紫外光照射后,水中营养基质随紫外光剂量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AOC各组成部分中AOC-P17和AOC的变化一致,AOC-NOX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4.
5.
不同水处理工艺对可同化有机碳(AOC) 的去除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水处理工艺出水中可同化有机碳(AOC)的测定,分析各处理工艺对AOC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对AOC有一定的去除效果,生物活性滤池能有效去除AOC,并且生物预处理和深度处理都有助于去除AOC,须对不同原水中的有机物成分进行分析,以掌握各工艺对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规律。 相似文献
6.
7.
试验研究了常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砂滤)对饮用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结果表明:常规处理工艺对CODMn去除效果较差,平均去除率为16.7%,且受到进水CODMn含量和水温的影响,水样CODMn含量高和水温高时,CODMn的去除率高;对NPOC的平均去除率为11.6%,效果较差;常规工艺对AOC几乎没有去除作用,多数情况下出厂水AOC浓度在氯的氧化作用下升高,平均增加55.3%;出厂水AOC平均为160.63 μg/L,属于生物不稳定饮用水. 相似文献
8.
常规处理工艺对饮用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常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砂滤)对饮用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结果表明:常规处理工艺对CODMn去除效果较差,平均去除率为16.7%,且受到进水CODMn含量和水温的影响,水样CODMn含量高和水温高时,CODMn的去除率高;对NPOC的平均去除率为11.6%,效果较差;常规工艺对AOC几乎没有去除作用,多数情况下出厂水AOC浓度在氯的氧化作用下升高,平均增加55.3%;出厂水AOC平均为160.63μg/L,属于生物不稳定饮用水。 相似文献
9.
以北方盐碱地区的城市给水管网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管网中微生物可利用磷(MAP)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温度高的条件下,管网中MAP的质量浓度较高.MAP的变化趋势与总磷的变化趋势相反,与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在管网中质量浓度变化趋势相反.分析认为该地区磷元素是水样中微生物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0.
11.
着重介绍了采用非分散红外吸收将水样中的可吹扫有机碳吹脱后转化成二氧化碳,由非分散红外检测器定性定量检测,并对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精密度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该方法的检出限.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分析了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危害及自来水厂处理工艺现状,在常规给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综合论述了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质深度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应用ICP-AES技术测定水中有机碳含量的方法。与国外同类方法相比,该法具有前期处理简单方便、测定时间短、灵敏度高、精密度良好的特点,适合各种天然水体中有机碳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利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去除饮用水源水中硝酸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一种非水溶性可生物降解多聚物(BDP s)材料PBS颗粒作为生物异养反硝化的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去除饮用水源水中的硝酸盐。结果表明:在15 d内,PBS颗粒表面能够形成反硝化生物膜,生物膜生物对pH值、进水溶解氧(DO)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很强;当溶液pH值介于4.5~9.5时,反硝化速率为0.48~0.7 m g.(g.d)-1。进水DO介于1.4~8.5m g.L-1时,反硝化速率0.63~0.68m g.(g.d)-1;温度对反硝化影响较大,30℃时的反硝化速率为0.72m g.(g.d-)1,远大于13℃下的0.23m g.(g.d-)1。 相似文献
17.
森林土壤有机碳(SOC)深度分布模式影响其稳定性,一般下层SOC较上层稳定。笔者选取三峡库区秭归县马尾松林地、退耕林地、针阔混交林地等3类森林类型的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等4类土壤类型共12种组合,通过典型地段取样法构建研究区SOC密度的深度分布模型,确立模型参数与土壤性质的回归关系,确定土壤传递函数(PTFs)方程式。结果表明:森林类型仅在土壤表层影响SOC密度,土壤类型对SOC密度影响不显著,土壤质地对各深度层SOC密度影响显著; 黏土表层SOC密度比砂质土高,SOC密度随深度下降的速率受土壤质地和森林类型的影响,黏土SOC下降速率高于砂质土; 通过森林类型和土壤质地信息,构建的模型可以预测SOC深度分布模式; 运用构建的模型估算出三峡库区黑沟小流域30 cm土层内SOC储量约为(5 290.32±74.85)t,0~100 cm土层SOC储量约为(8 280.87±120.98)t,0~30 cm土层SOC储量约占整个剖面层的63.89%。 相似文献
18.
19.
应用PCR-DGGE研究饮用水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应用冻融法直接提取不同饮用水水样微生物基因组DNA,选择细菌通用性引物EUBf933GC和EUBr1387,对包括细菌V6、7及8区的16SrRNA基因进行扩增,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进行分离后,得到不同数目且分离效果较好的电泳条带.结果表明,DGGE能够对饮用水样品中的不同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的DNA扩增片段进行分离,为进一步对这些DNA片段回收和测序奠定了基础.不同取样点饮用水样品中虽然存在特异菌,但各取样点水样中的优势菌相同.从南北方两个城市水样微生物组成来看,优势菌群基本一致,但南方某市的饮用水微生物学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明显好于北方某市,优势菌的数量和微生物种类明显少于北方某市. 相似文献
20.
分析水中总有机碳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TOC的测量方法中传统分析法的论述,提出了新型的测量分析方法,并对各种不同的测量分析方法在研发和应用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