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绕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对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数据资料的获取与建库、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国土空间规划优化4个关键问题,以延安市延川县为研究区,提出了基于短板-边际-风险理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基于负面清单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并以土地斑块为评价单元,完成了延川县的双评价.结果显示:延川县不可接受超载区和容许超载区总面积分别为34.8、42.5 km2,分别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14%、1.75%;水资源经济承载力已处于不可接受承载力状态;国土空间"限制、约束、影响"三级不适宜区总面积为1 262.55 km2,占全县国土空间的66.28%.依据调查和评价结果,对延川县现有"三区三线"及相关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空间叠置分析、土地功能重新定位以及边界合并、调整与优化,形成了延川县新的"三区三线"边界和全类型国土空间的"一张蓝图",实现了空间上的"多规合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秦巴山区以优越的资源环境条件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探究秦巴山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对于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人地协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位于秦巴山区的重庆市城口县为研究对象,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3个子系统构建城口县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后的TOPSIS模型对城口县2007—2018年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结果】2007—2018年,城口县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自然资源子承载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生态环境子承载力以及社会经济子承载力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对城口县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影响最大的是自然资源子承载力,其次是生态环境子承载力,最后是社会经济子承载力。【结论】研究结果可以为秦巴山区其他县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将世界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贵州作为研究对象,基于PSDRDP概念模型,构建包含“压力—支撑力”“破坏力—恢复力”“退化力—提升力”3对相互作用力的贵州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赋权,运用TOPSIS方法测度贵州2000年—2020年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结果表明:2000年—2020年贵州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呈递增趋势,2020年综合贴近度为0.551 5,比2000年增长了2.05倍;支撑力子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压力子系统对贵州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受恢复力子系统贴进度上升的影响,破坏力子系统贴近度处于较低水平;退化力子系统贴近度呈下降趋势,这得益于提升力子系统上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了解神农架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3个子系统中选取19项指标构建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影响其生态环境承载力变化的3个主成分F_1、F_2、F_3,并通过熵权法对这3个主成分进行赋权,综合评价神农架2010—2014年这5年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在这5年间神农架林区的生态承载力,总体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中2011年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最低,随后逐渐增加.这两种方法的结合简化评价指标体系,避免专家赋分的主观影响因素,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晋中市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选取与环境承载力相关的十四个指标层建立了晋中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SPSS技术和AHP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以各县市为单位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值.研究表明:①晋中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处于中等和较低水平,未来的经济发展应该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减小对资源的开发力度.②榆次区、寿阳县和左权县承载力等级处于中等水平,这3个县总面积约占晋中市总面积的33. 28%,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小,发展空间大.③其他8个县承载力等级均处于较低水平,面积约占晋中市总面积的67. 72%,开发利用程度大,资源环境承载力面临较大压力,应加大生态建设保护,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引入三角图分析方法,从经济(E)、社会(S)和资源环境(R)3个方面构建城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ESR)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脆弱性评价模型,研究武汉城市圈ESR系统脆弱性的空间特征及分类.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ESR复合系统脆弱性水平较高,属于中高级别,且空间分异明显.2从武汉城市圈各子系统看,经济子系统武汉市一城最优,形成由低脆弱性、中等脆弱性、较高脆弱性和高脆弱性组成的4个板块;社会子系统脆弱性整体较差,黄冈市高脆弱性尤其突出;资源环境子系统脆弱性在空间上呈核心-边缘结构,敏感性和系统脆弱性相关性较高.3武汉城市圈脆弱性类型可分为资源环境子系统脆弱型、社会资源环境子系统脆弱型、经济社会子系统脆弱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子系统均衡脆弱型、经济资源环境子系统脆弱型5种.  相似文献   

7.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对于协调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省级区域尺度明确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评价方法的研究尚且不足,本文以多学科理论方法为指导,在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从生态支撑系统、资源供给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及调节系统4个方面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集对分析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环境承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不足,调节能力较弱,虽然资源供给未成为限制因子,但生态环境支撑系统自身脆弱性对资源环境承载力限制巨大,运用集对分析方法实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其结果能够实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全面表征.  相似文献   

8.
1995~2016年,北京市的城镇化率从75.6%提高到了86.5%,但是环境污染制约了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下,构建城镇化-社会承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了北京市城镇化与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研究表明:①城镇化与社会经济承载力的综合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呈明显的“U型”趋势;②北京市城镇化与社会经济承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三者之间存在“门槛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9.
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宁波市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计算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最终计算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子系统及宁波市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结果表明:①2011-2017年宁波市ETECC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②旅游环境压力子系统评价指标持续上...  相似文献   

10.
杜柏锋  王建民 《河南科学》2022,(9):1502-1509
选取黄河流域9省(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综合发展评价模型对其经济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研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2011—2020年9省(区)经济增长质量与环境优化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9省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经济质量指数增长速度快于生态环境优化指数增长速度,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处于上升趋势.(2)黄河流域中部地区耦合协调水平较高,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较多,经济生态水平较为滞后,而东部地区生态环境优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3)黄河流域9省(区)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程度自2014年起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截至2020年,除青海省外,其余省(区)全部进入中级耦合协调等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研究框架构建杭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并通过改进的均方差TOPSIS模型、障碍度模型及耦合协调模型,对杭州市2007-2016年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6年,杭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呈波动降低态势,承载力级别呈现良好转向中级的趋势.2007-2016年,承载力子系统障碍度从大到小依次是生态环境承载力系统、社会承载力系统和经济承载力系统.2007-2016年杭州市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协调度变化态势呈现差异性,其中耦合度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但协调度评价结果距离优质协调仍有着不小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为了科学合理评价分析威远县页岩气开发区水环境承载力,从社会资源、水资源、水环境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基于页岩气开发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并对威远县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计算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2009~2018年间威远县页岩气开发水环境承载力评分值在0.246 6~0.764 0范围内,整体呈上升趋势,从临界承载状态上升为适宜承载状态;各子系统之间的评分值差异较大,水资源子系统评分值整体处于下降趋势,研究期内平均评分值达0.622 2,总体评分值较高,社会经济子系统和水环境子系统评分值呈上升趋势,两者为水环境承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人口密度过大,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过高、年均用水总量较高,人均水资源量较少,压裂液返排率较低成为制约威远县页岩气开发水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因素。可见对威远县页岩气开发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针对性强,可以更为有效的为提高威远县水环境承载力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综合承载力的多子系统非线性集对耦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价是不确定性系统的分析问题,包含高度的非线性关系.作者建立了多子系统非线性隶属函数的集对耦合分析综合评价方法与系统的评价步骤,提出了针对不同评价指标的非线性隶属函数构建形式,并首次将水环境指标纳入到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之中.通过天津滨海新区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价验证方法体系有效性,结果表明其不仅具有简洁、易操作和高精度等优点,同时可以为区域科学管理及时提供综合承载力的制约因子.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交通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构建了反映交通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0—2014年中国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中的10个典型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测算,并从时空维度进行二者耦合过程与演变趋势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各城市群的交通和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值因地域差异较大,2010—2014年升降不一,具有层级结构:除长江中游和珠三角的交通承载水平呈波动下降趋势外,成渝、长三角和环渤海呈波动上升;除环渤海的环境承载力水平呈持续上升外,其余城市群呈波动下降;交通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耦合互动效应明显,但各城市群的交通与环境承载力的协调等级较低,环渤海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协调处于低度协调的耦合状态,其余城市群的协调处于中度协调.  相似文献   

15.
在概述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江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并简述了其对江西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概述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江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并简述了其对江西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涵盖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利用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对甘肃省2010—2019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诊断了影响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10—2019年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仍处于超载状态;水资源子系统对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制约影响最大,其中人均水资源量和产水模数是最主要的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18.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初探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论述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根据旅游环境系统的特点,把旅游环境承载力分为游览环境承载力、生活环境承载力、旅游用地承载力和自然环境的污力四个子系统,并据以建立起指标体系。以黄山风景区为例,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山西省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两大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借助物理学中耦合理论构建旅游供需系统耦合协调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探究省域尺度下旅游供需水平与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2008-2018年山西省旅游供需系统整体上综合发展水平较高且存在显著相关特征;(2)2008-2018年旅游供给与需求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平稳增长,具体发展阶段表现为: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步协调、中级协调五个耦合协调等级阶段,鲜明反映出省域尺度下山西旅游供需由无序性失调转变为有序性协调的总体现状;(3)旅游核心供给子系统与旅游环境子系统二者优先快速发展,旅游服务变化小且相对稳定、旅游交通子系统呈稳定滞后状态凸显.  相似文献   

20.
运用变异系数理论构建模型,动态评价合肥市环境与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耦合发展度,并进一步运用协同进化理论诊断研究时段合肥市环境与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内部子系统交互作用机制及演变趋向.结果表明:(1)2001年~2012年合肥市环境与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各子系统序参量均呈增长趋势,但差异明显;耦合发展度总体水平低,环境子系统是复合系统耦合发展水平主要约束子系统.(2)子系统内部交互作用机制差异明显,环境—经济、经济—社会及环境—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双向掠夺型、单向输给型和相向互利型;经济、社会系统进化速度迅速,成为掠夺环境子系统有序演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