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冬小麦的产量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而递减,适期晚播减产幅度不大,播种过晚产量明显下降。早、中播小麦冬前分蘖比例大,单株成穗多;晚播麦春季分蘖为主,分蘖成穗少。适期晚播主要使幼穗伸长、单棱和二棱三个分化期落后于早播。播期(除土里捂)对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似乎不大。  相似文献   

2.
播娘蒿引种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在成都地区引种栽培播娘蒿,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和栽培密度对播娘蒿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初步选育出了3个新品系。试验结果表明:播娘蒿在成都地区适宜的播期是10月上、中旬,适宜的栽培密度为180000株/hm^2左右。选育出的A-1和B-1品系的产量均较原始群体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连续2年3点次在新疆高产玉米区,以郑单958为试材,每隔10d天播种1期,以研究与揭示高产玉米(15000kg/hm^2)条件下播期对群体籽粒灌浆特征的影响及产量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各播期处理玉米产量都接近或达到了15000kg/hm^2,不同播期群体籽粒灌浆过程可以用Logistic方程模拟。随播期推迟,吐丝至最大灌浆速率的天数呈增加趋势、灌浆速率呈降低趋势,但活跃灌浆期尢明显变化。随播期推迟,群体籽粒灌浆的渐增期、线性灌浆期和缓增期的灌浆速率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灌浆阶段的持续时间无明显规律。因此,缩短群体籽粒灌浆渐增期持续时间.快速进入线性灌浆期,片提高渐增期、线性灌浆期和缓增期群体籽粒平均灌浆速率,有利于提高群体产遣。在新疆春播玉米高产区。适宜的播期为4月10日~17日。  相似文献   

4.
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陕西省各代表台站自20世纪60年代到2002年的冬季气温的变化情况,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冬季温度的变化和小麦的生长状况及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暖冬导致小麦生育进程加快,暖冬对不同地区、品种、播期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5.
暖冬对陕西省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陕西省各代表台站自20世纪60年代到2002年的冬季气温的变化情况,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冬季温度的变化和小麦的生长状况及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暖冬导致小麦生育进程加快,暖冬对不同地区、品种。播期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比较研究了播种时期及刈割对牧草奇可利产量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奇可利在整个生育期中可以刈割3次,刈割的奇可利总产量明显提高,1播期即5月播种的奇可利产量高于2播期(6月播种)的产量,适时早播可以提高产量;刈割有利于提高粗蛋白等营养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高寒荒漠区饲草混播的适宜灌溉次数,提高该地区饲草混播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燕麦和箭筈豌豆为试验材料,在微喷带灌溉模式下,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拔节灌一水、拔节+开花灌两水3个水分处理,采用刈割方法测定饲草产量、土壤墒情仪测定土壤水分,研究了定量灌溉频次对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产量随着灌溉频次的增加而增加,灌两水处理饲草产量最高为21 909. 38 kg/hm~2;(2)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溉频次的增加而增加,灌两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4. 58 kg/m~3;(3)不同灌溉频次之间土壤水分变化趋势一致,变化幅度却有所不同。0~20 cm和20~40 cm土壤含水量受降水和灌溉的影响变化幅度较大,40~6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小。因此,在自然降雨偏多的年份,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在拔节期和开花期灌水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期对牛膝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研究了早播(5月24日)、中播(6月13日)、晚播(7月6日)条件下牛膝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牛膝干物质积累的变化动态基本一致;牛膝的干物质积累量,早播高于中播和晚播;牛膝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出苗后56~58 d。各器官干重占全株干重比例,苗期以叶最高,开花期以茎最大,生殖器官自开花后持续上升直至收获。不同生育时期根干重所占比例变化不大,收获前明显增加。不同播期下,中播牛膝的根/冠比值最高;早播牛膝的根产量极显著高于晚播的根产量,早播与中播、中播与晚播之间,根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赵苗稳  马进 《河南科学》2010,28(6):697-700
以伊川县为例,分析各季节降水、气温变化趋势及干旱对主要作物生育和产量形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伊川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近10年春季、夏季降水量减少较多,气温升高加剧了干旱的发展;冬小麦干旱减产年表现为底墒差,播期前后干旱、春季干旱减产偏重,造成冬小麦基本苗和分蘖少、生育推迟,有效茎数、穗粒数偏少.初夏旱晚播、伏旱或初夏旱伏旱相连,使夏玉米发育迟缓,造成穗粒质量降低减产甚至植株干枯绝收.针对干旱对作物生产的影响,提出了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新秀1号"黄心乌为材料,在秋季分4个播种期进行播种,研究不同播种期对黄心乌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株高、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呈下降趋势,而株幅、叶柄宽、叶片数及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片和叶柄硝酸盐、淀粉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定植30 d与定植60 d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从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综合分析,第4播种期为最佳播种期.  相似文献   

11.
优质稻最佳播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稻的播期是影响优质稻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我区优质稻的种植面积增加较快,从1999年开始种植到2003年已发展到39660亩。为了促进我区优质稻的发展。使其产量、品质、效益达到最佳,寻找最佳播期已迫在眉睫。通过五个品种三个播种期试验,得出3月26日至4月11日这段时间播种优质稻其产量、品质、效益最佳;不但比3月11日缩短生育期12-14天,而且亩产值比汕优63增加50-80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毛叶苕子的种子产量,本文通过毛叶苕子单播、燕麦和毛叶苕子混播、燕麦和毛叶苕子间作、小麦和毛叶苕子混播、小麦和毛叶苕子间作、油菜和毛叶苕子混播、油菜和毛叶苕子间作等7个种植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毛叶苕子种子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与毛叶苕子间作处理与毛叶苕子单播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毛叶苕子产量(54.44%);与毛叶苕子单播处理相比,油菜与毛叶苕子混播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15.50%)、速效钾含量(40.93%)。本研究结果可为青海地区毛叶苕子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施肥方式对高海拔地区混播草地鲜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提高高海拔地区混播草地草产量的施肥方式,选用自制有机肥+化肥和单施化肥两种方式研究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施用自制有机肥+化肥的混播草地鲜草产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的鲜草产量(P0.05),鲜草产量68 505 kg/hm2,仅施用化肥鲜草产量为57,500万kg/hm2,证明有机肥对持续提高高海拔地区混播草地牧草产量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全膜双垄沟播方式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兰 《甘肃科技》2011,27(19):183-185
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3种栽培方式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显著缩短了旱区玉米生育前期,延长了生育中后期,整个生育期较对照缩短21d;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促进了玉米的生长,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积累,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栽培较不覆膜平播显著提高玉米平均干物重53.23%;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显著增大了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生物性状各指标、土壤水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耗水量,较不覆膜平播分别提高收后土壤水分88.83%、玉米产量29.24%和水分利用效率77.83%。表明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是干旱和半干旱山区发展玉米抗旱节水高产的有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新铁炮百合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铁炮百合是百合切花生产的新品种,试验通过新铁炮百合不同的播种期、不同的定植期对百合生长及花期品质的影响进行观察,研究其在福建气候下的生长发育特性,旨在为新铁炮百合的切花生产和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福建漳州,新铁炮百合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若未能按预定时间播种,可由晚播但适宜的定植期克服迟播的不利影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播种播种期:冬小麦要求最好适期播种,不宜过早或过晚。适宜播期:北疆为9月中旬至10月初,最晚10月15日。  相似文献   

17.
张艳玲 《河南科学》2014,(8):1446-1450
利用商丘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13年冬小麦物候期观测资料、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采用一次线性函数分析法分析了冬小麦生育期间气象因素和生育期变化特征,并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在越冬至返青期、拔节至乳熟期呈增多趋势,其他阶段呈减少趋势,全生育期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在返青至乳熟期呈增多趋势,其他生育期呈减少趋势,全生育期呈减少趋势.2从起身到开花期、成熟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前趋势,播种至返青期、乳熟期呈微弱的推迟趋势.3开花到乳熟期、抽穗到开花期间隔天数的增加趋势达到极显著水平.4影响冬小麦物候期变化最显著的气象因子是平均气温,且物候期与平均气温绝大多数时段呈负相关.5冬小麦返青到起身期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其次是起身到拔节期、抽穗到开花期和乳熟到成熟期.  相似文献   

18.
播种时期对春小麦籽粒增重过程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阿勃等四个春小麦品种(品系)为材料,分析了播种时期对西宁地区春小麦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时期对春小麦籽粒增重过程和籽粒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没有显著影响。晚播使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西宁地区播期晚至4月15日粒重也有增加趋势,但随着播期推迟,春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明显减少,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证明大豆适期早播促进高产,本试验自1995年4月21日至5月18日共设了4个播期,以本省一般常规播期5月5日播期为对照对比试验.结果证明早播大豆产量明显高于正常播期.并说明黑龙江省大豆“满贯”品种早播,对提高大豆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结实期温度对不同粒位稻米镁、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武育粳3号(粳稻)和扬稻6号(籼稻)两个水稻品种,设置三个不同播期以探讨结实期温度对不同粒位稻米镁、钾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位水稻籽粒的镁、钾元素含量以及Mg/K均以强势粒最低,中间型籽粒居中,弱势粒最高;随播种期推后,水稻结实期温度降低,不同粒位稻米Mg、K含量均呈降低的趋势,但Mg/K值则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有利于稻米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