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乡村振兴和城镇化战略给土地要素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挑战,闲置宅基地的退出成为制约土地资源要素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总结归纳关于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发现,现有文献主要从制度视角、微观视角和社会结构视角研究农户退出宅基地的行为框架。通过比较现有文献研究视角发现,文献主要是围绕农户是否是完全理性这一命题展开论述;研究方法上偏向量化研究,农户微观个体的度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种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3.
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100多个乡村2880家农户进行"百村调查"得出结论:生活费用增多是农户宅基地退出的主要顾虑;子女意愿对户主宅基地退出有重要影响;农户的居住环境及住房意愿的影响不可忽视。政策建议:完善宅基地管理立法工作;制定科学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健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 研究农民宅基地退出的意愿和主要影响因素。以中部传统农区河南省新乡市为例,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 并采用Logit模型分析方法, 从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土地资产三方面构建模型。结果表明, 中部传统农区的农民普遍不愿意退出宅基地; 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民宅基地流转的重要因素, 其中见识水平比受教育水平的影响更显著; 经济资本和土地资产对农民宅基地退出的影响相对不显著。政府应当多从见识水平方面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 如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培训等措施提高农民非农就业技能, 以期促进宅基地的有效流转。  相似文献   

5.
基于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天津市蓟州区4个典型村的调查,分析都市山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为完善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提供案例借鉴.本文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借助Spass 22.0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文化程度、性别(男性)、农户生计来源多样化程度、宅基地数量、所在村庄经济发展水平及所在村庄公共设施状况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呈显著的正相关.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及村庄经济发展水平相互促进,尤其在乡村旅游村,以及靠近县城的非农经济发达村,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相对较高;(2)年龄、户口性质(农村户口)、家庭人口总数、宅基地面积、人均宅基地面积、取得方式、是否翻建、是否确权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呈负相关.宅基地退出意愿较低的农户,多为户主年龄较老且以农业为主要生计来源的农户,由于其抵御生计脆弱性的能力较低,宅基地的保障功能较为重要.研究认为,都市山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设计,应该与提高农户生计多样化、促进乡村农家院及休闲旅游发展相结合,同时保障生计脆弱农户的宅基地资产权利,提高补偿标准,发挥政策合力,以此促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6.
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以三峡库区3个沿江村为例,共调查农户276户,通过因子分析方法,从农户角度定量分析了三峡库区沿江村农用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可以将农户层面影响三峡库区沿江村农用地流转的因素归纳为务工因子、务农劳动力因子、政府补偿收入因子、户主因子、教育水平因子、收入因子等6个因子.针对此提出积极转移非农从业人员、提高政府补偿收入、重视农户户主、提高农户的教育水平等对策以促进三峡库区农用地的流转.  相似文献   

7.
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采用问卷调查法、Logistic分析法,从农户视角分析宅基地流转的原因,探寻农村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受教育程度、非农收入、务工距离、社会保障水平、宅基地距城镇距离、宅基地流转政策满意度、宅基地流转收益、人均住房面积等因素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具有明显正向影响,其中,非农收入和宅基地流转收益对农村宅基地流转正向影响最为显著;户主年龄、宅基地利用情况等因素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具有负向作用.研究认为,农村宅基地流转应基于农户自愿原则,通过提高农民宅基地流转的认知水平和经济意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等针对性措施,促进农村宅基地健康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8.
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业规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农村宅基地抵押的影响因素,文章以重庆市巴南区6个镇700户农户调查数据为依据,结合政府和金融机构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宅基地面积、房屋结构、房屋建筑年龄、宅基地闲置情况、公共服务水平、抵押政策宣传情况、政府行为等方面构建8项指标,对抵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宅基地自身属性因子、抵押政策实施行为因子和社会服务影响因子累积贡献方差贡献率达到71. 872,是影响农村宅基地的3个关键因素;其中,闲置情况、建造年龄、房屋结构等宅基地自身属性因子影响最为显著;抵押政策实施行为因子对宅基地抵押的影响较为显著;社会服务影响因子是影响农村宅基地抵押的潜在因素之一。鉴于此,提出建立信息数据库,建立评估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建议,为开展抵押工作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后,农户成为林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根据湖北省利川市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集体林权改革后农户林地投入状况,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影响农户林地投入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受教育程度、农户林地块数和离家距离、农户对集体林权制度的了解程度以及采伐限额制度对农户林地投入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提出了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林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适当放宽采伐限额政策、规范林地流转以及加大对农户经营林业的补贴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户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与创新是深化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大幅度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城镇化稳步发展重要途径。以安徽省为例,就农户宅基地流转的潜力及其方式方法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当前农户宅基地流转现状及其局限性;结合目前国内农户宅基地流转主要方式,对不同类型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方式进行研究设计,并提出相应策略措施。认为不同地市应从自身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实际出发,分别采取政府主导、集体推动和农户自发等宅基地流转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模式,文章以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框架为基础,基于珠海市1973、1988、1998、2008、2018年5期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型幅度和速度模型、空间转移矩阵以及核密度模型等方法分析珠海市近45年间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驱动因子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近45年来,珠海市的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动态度达19.42%,耕地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最主要来源;耕地、林地等地类面积减少。(2)珠海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土地利用转型热点区域呈现从位于东部的香洲区逐渐蔓延至位于西部的斗门区和金湾区的整体趋势。(3)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交通区位因素是珠海市土地利用转型的主导驱动因素,人口密度对土地利用转型的驱动作用最大,表示该因子对土地利用转型的解释程度的q值为0.295 6,坡度、高程、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的q值在0.2~0.3之间;多种因子共同驱动作用大于单因子驱动作用,其中,坡度和第二产业产值的交互作用对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最强,q值达0.376 8,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之...  相似文献   

12.
农地流转是解决当前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撂荒、闲置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从农户这一微观主体角度出发,选取了工业区周边农户作为典型代表,分析了工业区周边农户农地流转现状及特点,发现农户流转意愿主要受家庭人口素质、经济因素及社会保障制度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重庆市38个区县的旅游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整体旅游发展水平偏低且发展不均衡,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旅游核心企业数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GDP、 A级旅游景区数量和城镇化率是影响重庆市县域旅游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影响因子间存在"1+12"和"弱+弱强"的现象;都市旅游区、渝东北旅游区、渝东南旅游区和环城旅游区内部的旅游发展水平主要影响因子呈现出部分服从整体且个体差异性并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农户农药防护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揭示农户防护行为及其变化机理、改善农户身体健康状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依据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行为理论,从农户整体和农户类型两个层面,利用二元Logistic方法,分别对是否使用防护措施及其使用频次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综合分析框架有利于全面揭示农户农药防护行为及其变化机理;2作为影响农户防护措施使用及其频次的主要因素,主观文化因素的改善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3不同农户类型农药防护行为存在差异,表明制定针对性和多样性防护政策和措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结合GIS和RS技术,应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定量分析岷江上游土壤类型、坡度、年降雨量、植被密度、地层岩性等9个影响因子在泥石流活动中的作用及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泥石流具有空间异质性,对泥石流贡献率大于10%的主要影响因子有年降雨量、坡度、距断裂带距离、植被密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交互作用探测表明9个影响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主要是非线性增强,其中年降雨量、距断裂带距离和坡向3种影响因子对泥石流的交互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探究——以陕西省武功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宅基地资源浪费、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基于对陕西省武功县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的实地调查研究,就如何提高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探索适合研究区域的宅基地流转模式,以期对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区活力的营造是围绕空间环境以及人文活动展开的,这些要素对于城市街区活力具有引导作用.为客观认识城市街区活力形成的影响机制,文章选取了赣州市河套老城区,以道路为界线对街区进行划分,以百度热力图、POI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测度不同时段的河套老城区中街区活力特征的空间变化,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空间形态、功能强度、环...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回归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据山西省1986-2001年“十村千户”固定跟踪观察资料,选择C—D生产函数建立农户绩效模型,对山西省农户绩效进行横向、纵向描述,分析影响农户绩效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农户绩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户迁居意愿不仅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也起关键性的作用.以"长株潭"城市群内农户迁居意愿调查数据为支撑,采用受限制因变量二元logit模型对影响"长株潭"城市群内农户迁居意愿的因子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民迁居意愿受到了多方面、多层次因素的影响,其中,户主自身特征变量、现住房的面积、建成时间、住房所处的交通位置、住房的朝向、家庭宅基地数量以及交通的通达度等是影响农民迁居意愿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维吾尔族城市音乐文化也有了发展及变化。在乌鲁木齐,有一系列与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范畴相关的问题:木卡姆等民族音乐传统在城市得以延续,而麦西来甫之类的音乐传统在城市空间变化重组;城市音乐与西方音乐体系碰撞与结合,面临西方化与现代化问题;随着各类音乐风格在城市音乐中的融合,维吾尔流行音乐成为自身变迁和各种音乐风格混合的焦点。对城市维吾尔族音乐文化的关注与研究有待于开展与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