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杂交水稻亲本材料的产量主成分分析及品质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当前长江上游地区杂交水稻亲本材料的产量综合表现以及对其稻米品质的评价,试验利用长江上游地区广泛应用的76份水稻亲本材料,调查了15个产量相关性状,同时对这些水稻的品质特性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单株产量与其中10个产量相关性状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表明在产量相关性状中共提取了4个主成分,分别为产量因子、粒型因子、结实率因子、结实率和粒型的联合因子.同时获得了各供试亲本材料在4个主成分中的得分及排名,筛选出了产量相关性状优良的亲本材料;供试亲本材料的RVA谱特征值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与直链淀粉含量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通过本试验可为长江上游地区的杂交水稻亲本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春性小黑麦材料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抗旱性相对较强的小黑麦品(种)系,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隶属函数值、模糊聚类分析方法,通过室内模拟干旱与大田干旱实验相结合,对20个春性小黑麦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部分生理性状与产量抗旱指数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再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参试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各生育阶段各性状与产量抗旱指数的关联度排序与综合三个生育阶段的各性状的总关联度排序趋势一致(除离体根系失水速率)。再通过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最终筛选抗旱性相对较强的小黑麦抗旱品种(系)05草鉴10、05草鉴12和H03—5。  相似文献   

3.
凉山州地方粳稻品种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部分凉山州地方粳稻品种的生育进程、分蘖成穗情况、株叶特性和抗性、穗部性状及物理品质的研究表明,各品种的生育期均短于对照,单株分蘖力大多高于对照而成穗率大多低于对照,株高偏高,抗倒伏力弱而抗病力强,株型和剑叶性状较好,穗部性状各品种间差异较大,产量和收获指数均不及对照,稻米的物理品质除个别品种的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达粳稻米二级指标外,其它均较差。综合各个品种的农艺性状及物理品质,以Y63、Y64、X32、B95和B134较好,可作为育种材料或经过改良在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合系42号AGP转基因株系产量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粳稻品种合系42号经AGP基因导入后,得到性状稳定的转基因株系,经品比试验,有1个株系的产量高于对照且有显著差异,初步认为转基因水稻材料可能是通过提高结实率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小麦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加1997-1998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春水组10个品种(系)的12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描术客量化评估,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参试品种(系)的优劣,笔认为,与等权关联度排序相比,加权关联度排序的评估结果更能反映品种产量等钦个性状的实际表现;构造参考品种和赋予不同性状以不同权重是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采用3组品质不同的亲本材料,利用6×6 NCⅡ随机设计,配制了108个组合,分析结果如下GMP与各品质性状显著正相关,除品种间差异不明显外,GMP与各品质性状组合差异显著,谷蛋白大聚合体和蛋白质的遗传同时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影响,以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冀东地区夏玉米农艺性状对籽粒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22个夏玉米品种的籽粒产量与9个性状的关联度。结果表明:行粒数、单位面积穗数、株高、出籽率与夏玉米产量关联度最大,说明这些性状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本生态区夏玉米生产中,提高果穗的行粒数、单位面积穗数,同时选择株高适宜、出籽率较高的品种是提高夏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5个早熟马铃薯品种6个数量性状与块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早熟马铃薯产量取决于与其关联度较高的大中薯率、茎粗、株高等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9.
微卫星标记分析籼粳亚种间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8对引物中具有多态性的引物123对,占所用引物的59.13%,不同染色体的微卫星分析的多态性不同,染色体9,10微卫星的多态性高于其它染色体,染色体12上的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最差,仅为46.15%.聚类分析表明,所有的供试材料可分为两群,即籼稻群和粳稻群,聚类结果与亲本材料亲缘关系基本一致,说明微卫星标记能较好地区分籼稻和粳稻,由于农艺性状是基因表达的结果,易受环境影响,聚类结果不能从整体上充分反应品种间的遗传变异,42份常用杂交水稻亲本材料聚类分析表明,恢复系和不育系遗传基础均较狭窄,但恢复系和不育系之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高原粳稻新品种评价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度对四川省2008年凉山州水稻新品种中粳组区域试验5个试点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粳1号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其次是西粳2号,天香1号和西粳3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2006-427综合性状最差。对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方差分析不能反应出与产量性状和生产需求相关的其他性状的信息,易造成对品种评价的片面性,而灰色系统理论对参试品种的综合性状进行分析,能克服只靠产量排序带来的弊端,弥补方差分析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采种地红豆树种子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为红豆树采种地试验和遗传资源保护、优质种质资源的挖掘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采自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四川等5省13个采种地的红豆树种子进行纵径、横径、单粒质量、厚度、纵横径比、体积指数等6个性状测量,并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豆树种子性状都具有丰富的变异性(变异系数均大于10%),其中体积指数变异系数最大,为25.39%。利用相关性分析进一步研究发现,纵径、横径、单粒质量、厚度、纵横径比、体积指数等6个性状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这些性状与经纬度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聚类分析显示13个采种地种子可聚为5个类群,且各类群在6个性状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及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发现,13个采种地种子中综合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四川雅安、福建沙县和安徽歙县富堨的红豆树种子。  相似文献   

12.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ransgenic rice research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hen  Hao  Lin  YongJun  Zhang  QiFa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9,54(22):4049-4068
Ri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rops as the staple food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Rice improvement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success in the past half-century, with the yield doubled in most parts of the world and even tripled in certain regions, which has contributed greatly to food security globally.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ose a constantly increased food requirement. However, rice yield has been hovering in the past decade, 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absence of novel breeding technologies, reduc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rice cultivars, and serious yield loss due to increasingly severe occurrences of insects, diseases, and abiotic stresses.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Chinese scientists proposed a novel rice breeding goal of developing Green Super Rice to improve rice varieties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by focusing on the following 5 classes of traits: insect and disease resistance, drought-tolerance, nutrient-use effi- ciency, quality and yield potential. As a modern breeding approach, transgenic strategy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the goal of Green Super Rice. Presently, many transgenic studies of rice have been conducted, and most of target trai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goal of Green Super Rice. In this paper, we firstly review technical advances of rice transformation, and then outline the main progress in transgenic rice research with respect to the most important traits: insect and disease-resistance, drought-tolerance, nutrient-use efficiency, quality, yield potential and herbicide-tolerance. The prospects of developing transgenic rice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水稻籼粳杂交F1植株育性与花粉育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亲和品种轮回422、02428分别与籼、粳稻配组及粳/籼、籼/粳、粳/粳配组,检测杂种F1代的实率及镜检亲本F1代的花粉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除测49外,亲本花粉可育性均较高,杂种F1代的花粉育性因亲本不同而有所差异,以广亲和品种与籼、粳稻配组所得的杂种F1代的花粉可育性为最高;籼粳杂种F1代的花粉败育率与植株不结实率的相关系数(r)达0.8380。  相似文献   

14.
DTOPSIS法评价四川省2002年水稻区试优质米新组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DTOPSIS法( Dynamic Technique for O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fo Ioleal Solution) 对四川省2002年水稻区试优米D组的14个新组合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综合分析水稻新品种较合理。对水稻选育与推广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宜香优725是一个综合性状较好的新品种,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采用九点快感标度和"恰好"检验,分别对3种市售粳米的年轻消费者喜好度及各感官分属性的偏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年轻消费者更偏爱椭圆、饱满、半透明、有光泽、大小适中的大米;喜欢偏白、光泽度偏强、米粒稍有黏聚、偏软、略黏着、略有嚼劲、香气较浓郁、甜味和后甜味较强的米饭.通过"惩罚"分析可知各样品可改进方向.本研究成果对未来稻米的选种育种和食味品质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地区主要推广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SSR)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4个在内蒙地区选育的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用30对玉米SSR核心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234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到5~15个多态性片段,平均为7.8个.每个位点SSR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为0.408~0.916,平均多态性为0.876.聚类分析(UPGMA)可将24个玉米品种分为5大类.品种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性.内蒙古地区主栽玉米品种有着较为稳定的遗传特性,基础遗传资源丰富.这对新品种选育、品种改良和亲本选配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主分布区浙江红花油茶种实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为浙江红花油茶种质资源遗传评价和选择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来自江西省、浙江省和福建省主分布区6个代表性产地的浙江红花油茶种实的8个性状进行测定,采用Duncan多重比较、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表型分化系数(VST)及相关性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浙江红花油茶总体种实性状变异程度依次为单果籽数>单果质量>千粒质量>鲜出籽率>果皮厚>果高>果径>果形指数,各性状在产地间、产地内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各产地种实性状变异系数排序依次为德兴>乐平>婺源>武夷山>霞浦>开化,种实性状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885 0,德兴与乐平产地具较高的多样性。种实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5.31%,表明浙江红花油茶不同产地的个体变异是其种实性状总体变异的主要来源。各产地遗传聚类结果基本体现了产地的亲缘关系,高海拔的武夷山产地单独成组,显示了高海拔环境对种实性状的分化。种实性状中果皮厚度与海拔、千粒质量与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反映了浙江红花油茶对环境的适应性。【结论】较全面地分析了浙江红花油茶6个产区的种实性状变异情况,8个种实性状在产地间、产地内均变异丰富,其中单果质量、果径、鲜出籽率、果皮厚度等经济性状变异较大,德兴与乐平产地在6个产地中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内变异是种实性状总体变异的主要来源,遗传聚类与产地亲缘关系较一致,高海拔的武夷山产地单独成组,果皮厚度与海拔、千粒质量与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显示了环境对浙江红花油茶种实性状的影响。本研究可为不同产地浙江红花油茶特定性状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观测对菠菜抗霜霉病种质资源的植物学特性、生育周期和抗病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59份菠菜种质资源的10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分布在0.25~1.23之间;8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在24.25%~42.80%之间,平均29.54%.霜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菠菜材料S1~S36为高抗材料,S37~S41为抗病材料,S4...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钟花樱(Cerasus campanulata),花为红色,花期较早,是樱属植物中开发利用前景较大的种系之一。优良品种选育对国产樱花品种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笔者以实生苗为选育材料,对其花器官的变化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惜春’为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花期晚、花径大、花红色鲜艳的特点。通过连续7年的品种比较试验,显示其性状稳定一致。【结论】‘惜春’是优秀的红色系樱花品种之一,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是我国重要的园林经济树种,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身,兼具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桂花新品种的选育不仅可丰富种质资源,更可推动桂花产业的发展。【方法】从桂花实生苗中选育出变异的彩叶单株并对其无性系后代进行DUS(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结果】选育出的新品种‘南林彩玉’,叶色由初期的紫红色变为粉红,逐渐转为橘粉、橘黄色,叶柄紫黑色,幼枝紫红色。【结论】通过DUS测试,该品种与已知彩叶品种性状均不相同,色叶观赏期长达半年,观赏价值高,应用前景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