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罗得西亚同南非一样,是白人种族主义者在非洲推行种族歧視和种族压迫猖獗的地方。非洲人首先在土地占有方面遭到歧視。他們被赶到貧瘠的“保留地”里,过着非人的生活。在南罗得西亚的白人,每人平均占有土地三百零三公頃,而非洲人每人只許占有三点二公頃以下的可耕地。为了保证白人农場主的特权,和不使他們生产的产品受到竞爭的影响,南罗得西亚殖民当  相似文献   

2.
十一月十一日,南罗得西亚片面宣布“独立”,极端种族主义分子伊恩·史密斯(Ian Smith)出任“总理”。史密斯今年四十六岁。他是第一个在南罗得西亚出生而任总理的人。他的父亲苏格兰人老史密斯为了实現其淘金梦于一八九八年来到了南罗得西亚,在离索尔茲伯里西南約三百公里的塞卢克韦城,經营矿山、畜牧場、屠宰业。史密斯从小就受“白人至  相似文献   

3.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南罗得西亚白人殖民主义分子宣布所谓“独立”后,立即派兵占领了南罗得西亚和赞比亚边境上的卡里巴水壩,并利用对这个水壩的控制,对赞比亚进行威胁。卡里巴水壩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壩呢? 卡里巴水壩,位于赞比亚和南罗得西亚分界的赞比西河的中游,长一千七百多米,高一百二十多米,它把奔腾咆哮的赞比西河(这里流量每秒达四百二十至五百七十立方米)拦腰截断,形成一个二百六十多公里长、面积  相似文献   

4.
最近,在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纵容和支持下,崗罗得西亚殖民政府的“总理”史密斯,悍然宣布南罗得西亚在少数白人殖民統治下“独立”。这是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者强加在四百万津巴布韦人民头上的假独立。津巴布韦民族主义組織已經庄严宣布不承认史密斯非法政府,号召所有津巴布韦的非洲人拿起武器,进行战斗。一个声討南罗得西亚殖民当局和支持津巴布韦人民斗爭的运动已在非洲大陆兴起。“独立”的丑剧  相似文献   

5.
“中非联邦”,即“罗得西亚和尼亚薩兰联邦”。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急剧走向崩潰过程中的殖民政策的产物。“中非联邦”包括中南非洲的三个地区——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今贊比亚)和尼亚薩兰(今馬拉維)。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帝国主义就曾策划建立“中非联邦”。战后,加紧拼凑,于一九五一年提出蓝图,一九五三年十月二十三日正式拼成。当时成立的目的有三:(一)在政治上,加紧同南罗得西亚白人移民統治集团勾結,把后者极端  相似文献   

6.
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和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是在反对殖民統治、爭取独立和自由的斗爭中誕生的两个民族主义政党。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是南罗得西亚非洲人最大的政党。联盟主席是乔舒亚·恩科莫。联盟的前身是一九五七年成立的南罗得西亚非洲人国民大会党。該党曾因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爭于一九五九年二月被白人殖民当局禁止活动。国民大会党的一些領导人于一九六○年一月一日在国民大会党的基础上建立了南罗得西亚民族民主党,  相似文献   

7.
优越的自然条件“中非联邦”(又称罗得西亚和尼亚薩兰联邦)位于非洲大陆中南部,由英国的自治領地南罗得西亚和保护地北罗得西亚、尼亚薩兰三个地区組成。面积共計一百二十六万余平方公里,比五个英国加起来还要大。人口約八百四十多万,其中白种移民达三十一万(二十三万集中于南罗得西亚),混血种和亚洲人約三万五千。八百多万非洲人分屬数十个大小部族。南罗得西亚主要部族有馬逊族(Mashona)和馬塔培雷族(Matabele),北罗得西亚有巴罗茲族(Barotzi)、通加族(Fonga)和奔巴族(Bemba),定居  相似文献   

8.
冲伯集团为了挽救它的岌岌可危的反动政权,正在高价收买白人种族主义者当他的雇佣军。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在南罗得西亚的索耳兹伯里,冲伯集团都设有招兵站,并以“一种别有风趣的职业”为诱饵,大登其广告,招募白人。据外国报刊最近的报道,冲伯集团给予每一个应招的白人雇佣兵的月薪高达一百英镑(合二百八十美元),另外,每天发给每一个作战的雇佣兵八英镑(二十二美元四十分)的“危险金”。冲伯拼凑雇佣军是在美帝国主义为首的新老殖民者的支持下进行的。8月25日的美国《纽约时报》透露,早在7月间在比利时首都举行的美比会谈中,就作出了关于招募雇佣军的计划。美国并提出了保证,对雇佣军提供财政“援助”。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罗得西亚的独立问题,英国、津巴布韦爱国阵线、罗得西亚当局在伦敦举行了罗得西亚制宪会议。从一九七九年九月十日开始,经过三个多月的谈判,终于就制定独立的宪法、筹组政府的过渡期安排、实现罗得西亚当局同律巴布韦游击队之间的停火等三大问题达成了协议,从而为和平解决津巴布韦的独立问题打开了新的局面。走到谈判桌旁来自从二十世纪初大批欧洲移民侵入后,罗得西亚一直是英国统治下的“自治领地”。一九六四年十月,在英国的纵容下,当地的白人殖民政府把南罗得西亚改名为罗得西亚,并在第二年的十一月片面宣布“独立”,成立了以史密斯为总理的白人种族主义政权,而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五的非洲黑人(约六百二十多万)处于被奴役的地位。这种极端不合理的状况,激起津巴布韦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九六六  相似文献   

10.
4月9日在约翰内斯堡遇刺受伤的南非联邦总理维沃尔德,是一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是南非种族歧视政策的主要决策人。维沃尔德1901年生于荷兰一个商人家里,两岁时和他的父母一起来到南罗得西亚,后来搬到南非。维沃尔德在充满着种族歧视的环境中长大,年轻时曾在宣扬种族主义的斯泰伦堡希大学读书,毕业后到柏林和来比锡的大学学心理学。1927年,他回到南非,在斯泰伦堡希大学当应用心理学教授。此后十余年间,他同时在开普敦失业委员会及慈善委员会供职,担任过“贫苦白人问题国  相似文献   

11.
①一支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战士在追击敌人。②刚果人民在同新老殖民主义者的斗争中,正在不断壮大起来。这是开赛省巴卢巴族人民进行战斗演习,准备打击侵略者。③南罗得西亚人民积极展开反殖民主义斗争。去年10月由于—个白种人的汽车撞死了—个非洲人而激起了人民的抗议怒潮。这是被人民推翻的殖民主义者的汽车。  相似文献   

12.
九月十三日,南非境内一个名曰文达的黑人保留地“独立”了。这是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政权在实行“班图斯坦计划”的名义下,继炮制特兰斯凯和博普塔茨瓦纳两个“黑人独立国”之后,导演的又一幕“独立”丑剧。南非少数白人长期以来骑在黑色民族的头上,作威作福。为什么到了七十年代,南非白人当局要加紧推行什么“班图斯坦计划”,让黑人“独立”呢?回顾一下南非的历史就可知道,被它吹得天花乱坠的“班图斯坦计划”,恰恰是白人殖民者几个世  相似文献   

13.
贝专纳     
英国在非洲的最后三个“保护国”之一贝专納,于今年3月1日大选以后已經实行“內部自治”。貝专納(非洲人称为博茲瓦納)位于非洲的南部,夹在南非和西南非洲之間,它的东北部与南罗得西亚和赞比亚接壤。面积为五十七万余平方公里,是英国在非洲三个“保护国”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相当于英国本土的两倍。人口約为五十四万八千人。其中貝专納人占98%。其余是布須曼人,欧洲人,亚洲人和混血种人。大部分居民信奉原始宗教,少数信基督教。貝专納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一个人。貝专納北部是盐碱性沼泽地带;南部有卡拉哈里沙漠,占全部面积的一半以上,雨量稀少,河流常年干枯;东部为丘陵地带,雨量較多,土地肥  相似文献   

14.
南罗得西亚拥有丰富的矿藏。万基煤矿是非洲最大的煤矿之一,蘊藏量約为四十亿吨。格格附近有优质铁矿,蘊藏量約为二亿五千万吨,含铁量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在哈特里、馬卓埃、塞巴克韦等地区有金矿。在夏巴尼、馬沙巴、費拉布西等地区有石棉矿,蘊藏量約为七百万吨。在格韦洛、維多利亚等地区有鉻矿石。在維多利亚堡地区有鋰矿  相似文献   

15.
许久以来,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政权一直奉行白人至上的理论。他们鼓吹南非白人血统的“高贵”、“优秀”和“纯洁”,并打着“优生学”的幌子,绝对禁止白人与其他种族通婚,以确保“高等种族”的统治。我们姑且不论种族之间是否存在高低贵贱,只提出一个问题,难道南非的所谓“高等种族”的血统真是纯而又纯的吗?南非一位白人博士新近出版了名为《没有差别的集团》一书,论述了南非白人的血统。这位名叫汉斯·亥斯的博士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很  相似文献   

16.
莫三鼻给     
在莫三鼻给的首府罗伦索马贵斯,可以看到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讲究的别墅,雍容华贵的白人妇女牵着爱犬,在修饰得笔直整齐的柏油马路上散步。华灯初上,闪烁着霓虹灯的大饭店和旅馆车水马龙、穿着笔挺制服的侍者谦恭地在向旅客微笑……俨然有欧洲大城市的情调和风味。但是,就在离开这“白人城”不远的地方,一群被捆着手的黑人,在殖民军警的押送下,在狭窄的街道上蹒跚地走着。这批“奴隶”原来是被送往种植园去作劳工。在莫三鼻给的土地上,一小撮白人殖民者过着穷奢极侈、荒淫无耻的生活,而广大的非洲人却终年胼手胝足,做牛做马,被压榨得透不过气来。这就是莫三鼻给正在酝酿革命风暴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殖民主义者于十五世纪侵入非洲后,便开始对非洲人民进行残酷的压迫和奴役,犯下了无数的惨无人道的罪行。此后,殖民主义者控制非洲殖民地的办法,一般是采取两种手段:一方面,使用暴力和军事镇压,包括公开的殖民战争,来扼杀非洲人民的反抗;另一方面,实行欺骗分化和局部让步的怀柔政策,企图以此削弱人民的斗争意志,而具体作法,因地因时有所不同。例如,在南罗得西亚和怯尼亚等英属中非和东非殖民地中,英国殖民者就把非洲人驱逐到特定的“居留地”去,几乎完全剥夺了非洲人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在气候环境不宜于欧洲人居住的西非,英国则采取所谓“间接统治”的办法,任用世袭的封建酋长作为领取薪俸的地方官员来维持殖民统治。但由于经济的发展,日渐破坏了酋长的地位,并产生了新的民族资产阶级,因之英国又转而竭力拉拢这个阶级的上层  相似文献   

18.
巧取豪夺近三个半世纪以来,英国殖民者和白人移民霸占了南非黑人的大片沃野,黑人为保卫世代安身立命的故土多次奋起抗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次黑人与白人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南非白人政府上台后采取了“划地为牢”的土著保留地政策。1913年6月19日颁布的《土著土地法》规定划出898万公顷土地作为黑人保留地(占全国土地7.3%),黑人在划定地之外不得购买、租佃土地,只许在白人地区以劳换佃(即每年为白人劳动3—9个月,换得住宅地、小块农田和一些牧地)或受雇做工。到1916年,约55%的黑人被纳入保留地。但是狭小的保留地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所有黑人都圈进去。1936年白人政府又通过了《开发托管和  相似文献   

19.
北罗得西亚是地下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它的铜矿早已为世人所瞩目。北罗得西亚铜的年产量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居第二位,而出口量則占第一位。正因为作为“中非联邦”經济支柱的北罗得西亚銅矿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因此,英帝国主义一貫采取各种卑劣的手法妄图永久霸占这块地方。北罗得西亚的銅矿分布在北部靠近剛果加丹加省的广阔地区,形成了一条著名的銅矿带,它宽六十五公里,綿亙达二百二十到二百二十五公里,是剛果銅矿带的直接延續部分。铜的蘊藏量将近八亿吨,占资本主义世界总蘊藏量的五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华裔文学和非裔文学中都有大量的性别暴力描写,其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少数族裔反抗白人霸权的反话语,是从边缘向白人中心的挑战。非裔文学中的性别暴力描写反映了黑人女性受到的压迫,控诉了白人种族主义。以赵健秀为代表的华裔文学中的性别暴力描写,只是一种虚构和“臆想”,试图颠覆所谓华裔模范族裔的神话,但是这种性别暴力指向的是白人女性,最终达到的效果只是印证白人主流的“可怕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