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义翻译与语用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的根本任务是译意。这“意”既包括语义意义也包括语用意义。本文认为,把再现原语的语义意义的语义翻译和传达原文语用意义的语用翻译两大翻译策略结合起来,能使译文更好达到翻译里的意似,神似的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出发,通过对语用意义和语义意义的区分,针对广告语言艺术的特点,提出了广告翻译应遵循的原则是语用等效原则;并指出为了取得语用等效,常牺牲或改变语义意义,从而不可避免产生语义偏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出发,通过对语用意义和语义意义的区分,针对广告语言艺术的特点,提出了广告翻译应遵循的原则是语用等效原则;并指出为了取得语用等效,常牺牲或改变语义意义,从而不可避免产生语义偏离。  相似文献   

4.
语义与语用是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概念范畴。语用意义借助于语义结构,但结构并非全然决定其语用意义。“A是A”结构是语义结构中一种特殊现象,其语用意义取决于其使用的语境。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一语义结构的几种可能性语用解释,尤其是当主位与述位相同的情形下,本结构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从语用对比的角度,介绍了等效翻译理论,亦即近年来称之为“语用翻译”的翻译新论。语用翻译与语义翻译相对应,是一种等效翻译观,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用翻译牵涉到两种语言的语用原则,特别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成了不同的语言与语用原则。而文化间的差异便会影响翻译过程,造成翻译交际活动中的语用失效,导致误解,甚至发生文化冲突。本文对翻译中的语用失效做了大致的描述,并探究其文化根源,希望从语用等效角度为翻译的具体进行提供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意义研究方法是从句法或逻辑-语义的角度去理解语言,解决的是语面意义,但这与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所要表示的真实意义(意图)并不完全等值,后者往往会超出语言形式所表达的语面意义。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结合相应的语境,对超出of course语面意义的意义(言外之力)进行了考察,认为仅仅从语义层面上去把握话语的意义是难以捕捉到真实的交际信息,而缺少对of course之类含有丰富内涵词语从语用意义和语用作用方面所应有的了解,势必会影响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彭小燕 《科技信息》2013,(26):210-210,212
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中国企业更多的进入世界市场,寻求国际合作和贸易。许多企业建设英文网站进行自我宣传,而企业介绍翻译的质量却有待提高。根据功能对等原则、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及德国的功能目的论,作者认为应该从语用翻译角度来做企业介绍翻译。译者在语用翻译指导下,采用合适的方法,就可以实现语用等效翻译。  相似文献   

9.
话语标记的意义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和格赖斯理论初步讨论和分析了话语标记的语义语用意义,指出话语标记在语义上没有真值条件意义或概念意义,但具有程序编码意义,其意义是隐含的;话语标记的作用主要是语用的、动态的,以说话人为取向,明示说话人的态度、方式、评价等,是言语中话语单元之间的内在的语义关系明晰化的一种语言机制或手段。  相似文献   

10.
张丽萍 《科技信息》2011,(11):I0255-I0255,I0267
本文从语用等效理论角度探究实用文体翻译。语用等效翻译即译者力求译文接近或等于原文的效果,既要注意具有明显民族文化特征词语的翻译,也要注重对“言外之义”的理解与传达。  相似文献   

11.
指出规约意义或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仅取其一必导致语义和语用层的相离,而语用模糊(特别是双关)涉及的是两个概念域如何达致最佳融合的交集之中。提出语义—语用共质下的"异构",即通过标记性特征的识别,在不同语言系统中进行结构重组,使原作的双关特征在译作的语义和语用层同时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2.
谭焕新 《科技信息》2010,(18):I0154-I0155
语用翻译是近十多年来出现的一种翻译新论。语用翻译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强调译文应再现原文的语用潜力,达到译文与原文的语用等值。本文浅谈了语用翻译的理论基础,以CET4的汉译英试题为例,从语用等值的角度分析了在汉英翻译中如何运用语用策略达到语用意义等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兰洁 《科技信息》2013,(10):219-220
不同的语言就是不同文化的反映,英汉两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交际双方不了解各自不同的语境因素,交际话语的语义信息是很难实现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语义、语用等值的。一旦交际双方的语义语用信息不等值,语义迁移随之产生,给交际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障碍。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是对语义信息迁移进行语用充实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应该进行相应的语境补缺和语用充实,以填补交际中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价值观的不同而造成的信息空缺。  相似文献   

14.
前提内蕴在人们的思维之中。前提的理解和翻译可以通过三个层次实现,即语义前提、语用前提和文化前提。语用前提和文化前提均寓于文本之中,其理解又都超出文本自身,是对语义前提的有益补充,对翻译也有着更为积极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旅游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际交流,受到英汉两种不同语言规律和文化特征的制约。进行旅游英语翻译应该把握语用等效原则,准确理解原文的语用含义和交际意图,并将其完全反映到译文中。因此,为了有效地完成跨文化语言交际,应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使深层的言内意义对等,即达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换。  相似文献   

16.
语用翻译与语境关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用翻译是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分别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问题。语用翻译同语义翻译相对应,是一种等效翻译。它强调语言在使用中的转换,语境为其提供语义选择的线索。在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译员必须在接受自然语言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然后,再根据话语与语境的关联情况进行推理,求得语境效果。正确处理和理解语用翻译与语境的关系对语用研究以及对翻译研究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悦 《科技信息》2007,(8):125-125,107
And连续反复修辞涉及连贯性、逻辑语义关系、修辞意义和语用意义等因素,对其意义翻译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研究它的翻译方法有益于探讨其翻译模式,寻找翻译规律。  相似文献   

18.
英语重音·语义·语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音在英语语音学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节奏和语调的基础,是言语表达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重音的正确使用可以表达出交际者的真实意图。学习与掌握英语与汉语重音规则相近的英语重音及规则不同的重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英语重音在口头交际及语篇中承载的语义、语用含义,对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避免语用失误而导致交际障碍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语重音·语义·语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音在英语语音学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节奏和语调的基础,是言语表达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重音的正确使用可以表达出交际者的真实意图。学习与掌握英语与汉语重音规则相近的英语重音及规则不同的重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英语重音在口头交际及语篇中承载的语义、语用含义,对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避免语用失误而导致交际障碍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借鉴其他一些跨学科的知识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本文着重解读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