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镍铁合金电镀工艺是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防护装饰性电镀新工艺。由于镀层中以10~30%的铁代替了价格昂贵的镍,使电镀成本降低,且合金镀层的某些性能优于纯镍镀层,又因为光亮镀镍液很容易转化为镍铁合金镀液,所以近年来发展很快。国内已有很多报导。但目前在镀液配方、工艺条件及镀层性能等方面尚有不少缺点,特别是镀层的防腐蚀性能,还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我们参考有关资料,在实验室作了一些研究,得到了下述新工艺。本工艺得到的单层镍铁合金镀层,再镀铬后,经中性盐雾试验测试72小时,仍可达到九级标准,镀层的防腐蚀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正> 外观似金而价格低廉的仿金色泽的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为了提高我省商品的竞争能力,我们也进行了仿金电镀工艺的研究工作。长期以来,人们试图以电镀黄铜(铜锌合金)代替金色用于装饰,但色泽总不像金,后来发现在电镀亮镍基体上镀很薄一层黄铜(时间不超过1分钟,厚度不超过1微米)可以得到类似18K金(含金量为75%)的色泽,但是这层薄薄的黄铜镀层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即使涂上一层清漆保护仍然容易变色,于是人们在此基础上又引进锡、镍、钴、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镉镍电池零件的电镀材料氯化镍的使用。进行了由工业级取代试剂级氯化镍的可行性分析,确定了代用工艺方案,对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证明代用后可以大幅降低成本,而不影响电镀质量,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 将金刚石粉与铜、镍等金属形成复合材料通常采用复合电镀的方法得到。即让超细粒度的金刚石粉悬浮于电镀镍、铜等溶液中,使之与金属共沉积在阴极零件表面。此法可以在铰刀、磨头、磨轮上进行镀复,已取得很大成就,但若使正常粒度的金刚石粉沉积上去是不可能的。笔者在此推荐另一种方法,即对金刚石粉首先进行化学镀铜,然后将这种已镀上一层均匀厚度铜层的金刚石粉同一般铜粉混合一起,进行粉末冶金成型,即可  相似文献   

5.
在塑料基面上镀金属的新工艺美国密执安州的一家公司最近开发了一种利用电磁放射将金属镀到塑料基面上的新工艺。这项被称为“真空沉积法”的新工艺,可在任何塑料基面上有选择地镀上一层8微米厚的纯铝。在70分贝以上衰减的情况下,其导电性能仍优于印刷上去的铜和镍。...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由于陶瓷、半导体材料、水晶、玻璃等材料的切割和开槽等高精度微加工技术日益增多,因此,要求用于这种加工的切割工具必须具有高硬度,磨削效率高,形状误差小且容易保持,高化学惰性,高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等优异性能,而金刚石--镍复合镀层正是具有上述的综合优点,于是成为这种切割工具的最佳材料.本文通过研究金刚石--镍复合镀沉积速率,分析了金刚石--镍复合镀的内在机理,得出了电镀金刚石--镍复合膜的沉积速率分布,有利于电镀出各种厚度的金刚石--镍复合膜,为进一步提高金刚石--镍复膜产品质量作了有力准备.  相似文献   

7.
利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器的特性,监测电镀应力。采用单一变量法,在不同温度和主盐浓度的条件下分别进行了对照实验。测试结果表明,FBG中心波长在电镀应力的累积过程中响应灵敏,不仅可以很好地监测电镀应力的大小,也能表征电镀应力的变化;能够为改善电镀工艺条件提供有效的依据,具有简便性、实时性、精确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铜箔的抗氧化性能,本文采用铬锌镍三元体系对铜箔进行电镀,研究主盐比例、电流密度对镀层的影响,确定主盐质量比为1∶4∶3,电流密度为30A/m2时,镀层外观良好,170℃放置1h不变色。  相似文献   

9.
电沉积镍涂层中的残余应力及激光热冲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研究了电沉积镍涂层中的残余应力,首先介绍了用X射线衍射法(XRD)测量残余应力的基本原理,研究并得出了电镀工艺参数如厚度、电流密度等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并用XRD和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观察,分析了残余应力的形成机制,为了改善电沉积镍涂层的力学性能,采用激光热冲击的方法对镍涂层进行了表面处理,结果发现,经过激光束热冲击之后,涂层中的残余应力由处理前的拉应力变为压应力,而且随激光参数,如扫描速度与光斑直径、激光能量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正> 电镀工艺中的自动控制是长期未解决的问题,一般是采用落后的人工操作,凭经验估计,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合格率低。我们采用555型集成块作定时器,设计了控制电路和测温报警电路,解决了定量加液、自动测温、控制电镀时间这些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既可提高产品质量又可大大节约原材料。而且电路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且耐用。它不仅适用于电镀工艺,也可用于同类型的其它生产工艺中。  相似文献   

11.
<正> 模具是生产塑料制品必须的工艺装备,模具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制品的质量,因此,正确设计和制造模具,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之一。由于型腔加工的重要性和它的困难性,因此很久以来人们想了很多方法来解决,至今已有较为成熟的型腔加工新工艺,电铸型腔就其中的一种新方法。目前,电铸法在世界各国的运用已相当广泛。为了获得造型优美,价值很高的制品,与电铸成型加工塑料模具有关的加工技术和母模加工技术等相关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着重讨论镍电铸法的原理、特性和工艺过程及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介绍了以氢气和甲烷作为反应气体,采用直流热阴极PCVD沉积碳纳米管的方法,研究了制备碳纳米管的工艺过程.介绍了沉积碳纳米管的实验设备,给出了制备工艺参数及对基片的选择.在镀有金镍(金镍膜厚分别为20 nm/40nm、40nm/40nm、60 nm/40nm)复合膜的硅片上仅用十几秒的时间就得到了Y型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直径在20nm到80m之间.  相似文献   

13.
铜锡合金旧电镀液的光亮改造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孙喜莲,冯绍彬一、电镀光亮铜锡合金工艺的发展电镀含锡10%左右的铜锡合金镀层,又叫低锡青铜,是广大电镀工作者所熟悉的镀种,也曾是国内应用普及量最大,生产历史最长的合金镀种之一。传统的工艺没有光泽,需电镀1...  相似文献   

14.
化学镀镍废液处理新工艺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化学沉淀法从废液中回收镍离子,继而采用硫酸亚铁为共沉剂,进一步处理上述废液,达到去除剩余镍离子的目的,考察了双氧水、氢氧化钠、硫酸亚铁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化学镀镍废液处理结果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新工艺双氧水用量少、回收镍纯度高,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回收镍盐化工污泥中的镍为目的,采用酸浸—沉淀—蒸发结晶工艺得到了较高纯度的硫酸镍产品。研究了含镍污泥中镍的最佳浸出条件,重点探讨了浸出液中沉铁和沉镍的最佳pH,考察了水洗工艺对粗产品氢氧化镍中杂质的去除效果,最终通过加酸溶解、蒸发结晶制取了硫酸镍。  相似文献   

16.
<正> 焦炉煤气初步冷却是整个煤气净化系统的基础工序。安阳钢铁公司焦化厂在总结引进日本、西德的间一直式和两段间接初步冷却工艺基础上,组织研制成功了“焦炉煤气间接两段初步冷却新工艺”。该工艺与同类先进技术相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硫酸盐体系中得到工艺稳定、光亮、硬度高的纳米晶镍镀层,进行了4因素(电流密度、喷速、脉冲频率和占空比)3水平正交试验.优选出制备微观结构镀层的最佳的工艺条件是:喷速1000 L/h,电流密度20.4 A/dm2,占空比40%,脉冲频率1000 Hz;制备硬度镀层的最佳的工艺条件是:电流密度15.3 A/dm2,占空比40%,喷速1400 L/h,脉冲频率1000 Hz.分析了各因素对镀层晶粒尺寸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对镀层质量影响较大,而选择合适的喷速使镀层具有优异的硬度和比较小的晶粒尺寸.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一种组合型硫酸越镀锌添加剂及其电镀工艺与镀液的部分性能和应用情况,实验结果和生产考核表明,该工艺具有镀层全光亮,镀液分散能力高,成本低和维护简便等优点,很适合于线材等的快速电镀。  相似文献   

19.
ABS塑料Cu/Ni双镀层的电磁屏蔽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在ABS塑料上电镀Cu/Ni双镀层的方法及镀层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重点研讨了塑料的镀前预处理及电镀铜工艺,同时对镀层的电磁屏蔽性能做了较为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用ABS电镀Cu/Ni材料做电子仪器的外壳,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以对甲基苯硫酚(MP)与草酰氯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作用下合成了5-甲基-2-巯基苯甲酸(MSD),并考察了各操作参数对MSD收率的影响和MSD钠盐处理镍废水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MP、草酰氯和无水三氯化铝的物质的量比为1.0∶1.1∶2.2,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2 h时MSD的收率最高;在pH=9,MSD钠盐实际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2倍时,处理镍含量为625 mg/L的镍废水,镍离子质量浓度下降至0.87 mg/L,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镍螯合沉淀物经10 mol/L的盐酸解螯合,解螯合率达到9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