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平台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互联网自身起源于实验平台,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也起始于实验平台建设.互联网实验平台大体可分为2类:实验网络,如CNGI-CERNET2,Intemet2,Geant等;实验系统,如PlanetLab,NS2等.DRAGON.Lab具有实验网络和实验系统双重特征.首先,DRAGON.Lab是互联网上独立的AS(autonomoussystem),紧密依托多个生产网络,具有鲜明的实验网络特点.其次,DRAGON—Lab整合了大量实验资源,包括自有资源、伙伴资源和互联网上的开放资源,能够提供开放的定制实验服务.DRAGON-Lab的主要技术特点是规模大、开放性强、支持远程可视化实验和可编程实验.文中介绍了DRAGONLab的体系结构设计和关键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2.
随着嵌入式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当今的互联经济时代,为了更快更好地获取信息,越来越多的嵌入式系统被接入网络。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B/S模型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用户只要拥有联网的浏览器就可从Web上监控现场设备的运行,方便可靠。该服务器支持多HTTP连接,支持动态网页,并支持串口波特率和IP地址的动态修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摘要本文在虚拟计算环境之上,研究支持具有自主能力、高并发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开发方法,在已有的基于进程、面向并发的编程模型中引入实体建模机制,扩展出一种兼具进程和自主并发实体的程序设计模型ConEntity,并给出了形式化定义和描述.ConEntity模型具有表达性、并发性和可伸缩性的特点,能对虚拟计算环境资源高效、透明访问.通过扩展Erlang/OTP将其实现为Erlang语言设施UniAgent.本文的模型为在虚拟计算环境上快速直接构建具有自主、高并发能力实体的新型互联网应用提供了模型和语言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的互联网应用相比,移动互联网应用尽管也运行于Web技术栈之上,但移动设备的便携性和多样性,带来了客户端设备计算能力相对有限、数据存储随需而变、显示屏幕大小不一、本地应用与Web应用和服务难以交互等技术挑战.为此,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面向云一端融合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运行平台.首先,提出一种符合移动互联网应用体系结构的构件模型,将客户端应用划分为数据、计算、界面和服务四个部分;其次,设计了一种实现云一端资源融合的构件运行框架,支持应用数据的按需存储、计算任务的云端迁移、以及用户界面的动态切分;再次,设计了一种实现云一端服务融合的组装框架,支持客户端本地应用和传统Web应用的服务封装、和基于总线的服务即时组装;最后,基于Chrome浏览器实现了平台原型,支持基于HTML5和JavaScript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通过多个Web应用基准测试集和热点应用的实验,验证了平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应用的并发用户数量不仅多变并且这种变化常常不可预测.将系统容量配置为固定值的惯用做法在面临多变的请求时常常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因为配置过低而弓l起用户的不满,另一种则因为配置过高而造成计算资源的浪费.而通过运用云架构按需提供、按使用收费的能力,系统具有了实时地按需配置计算资源的能力.然而静态的客户端负载均衡方法作为一种主要的负载均衡技术很难适应云架构条件下更加易变的集群结构.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的客户端负载均衡机制.通过引入分布式的集群视图更新、控制流等技术,该机制在保持客户端负载均衡机制分布式、可伸缩性强的基础上,又为集群节点的动态加入与退出和负载均衡策略的动态调整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同时,本文分析了该机制在一个开源JEE应用服务器PKUAS中的关键实现问题,并通过实验从多方面验证了该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软件的可信机理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王怀民  唐扬斌  尹刚  李磊 《中国科学(E辑)》2006,36(10):1156-1169
通过分析互联网软件的可信内涵及互联网应用的基本特征,指出:一方面,在开放、动态的互联网环境下,软件的身份可信、能力可信都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另一方面,基于自主协同运行模式的新型网络应用需要对软件群体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以保障其行为可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面向互联网虚拟计算环境(iVCE)的互联网软件可信概念模型,并提出集身份可信、能力可信和行为可信为一体的网络软件可信保证体系,并以跨域的授权管理机制、高可用的服务保证机制和面向自主协同的行为激励机制为突破口,研究和探索互联网软件可信问题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     
《中国科学(E辑)》2008,(10):1539-1539
据统计,互联网目前已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占人类信息交流的80%.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是,30多年前发明的互联网技术不可能永远满足它的发展和支持新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高端产品中,越采越细的分工要求嵌入式系统面向特定的产品,专用硬件和应用软件相结合.uClinux作为开源操作系统是许多嵌入式产品的首选.它是专为无MMU的微控制器开发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支持众多嵌入式处理器类型,具有完善的各类驱动支持.本文主要是针时具体的硬件系统,讨论了源代码的组织结构,概括分析了uClinux的进程管理,并对uC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和内存管理进行了源代码级的讨论.为移植做出必要的修改,并对其进行了成功的移植.  相似文献   

9.
网构化软件处于开放、动态、难控的环境之中,需能感知并适应环境的变化,以持续提供用户满意的服务.传统软件构造技术缺乏对环境感知和适应的系统支持.本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网构软件的软件结构,通过为软件系统配备先验的环境模型和环境规约来实现环境处理的显式化.进而,介绍了我们使用这种方式来处理开放环境之分布异步性、感知信息的不一致性以及环境中人类用户行为特性等的若干具体技术进展.而后,讨论了一种先验环境模型及环境规约的开发方法原理,给出了相应的环境驱动逻辑的静态表达与运行实现机制.该方法和机制可较好地支持环境处理与应用业务逻辑间的关注分离.  相似文献   

10.
前言     
《中国科学(E辑)》2008,(6):817-817
在信息技术中,微电子是基础,计算机及通信设施是载体,软件是核心.21世纪是基于Internet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需求向软件与微电子新技术提出了重大挑战,同时也为建立新的软件与微电子技术体系提供了创新空间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门户集成了网络中大量的信息和应用资源,它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入口,访问不同web应用,并为每个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访问控制是门户的重要功能,如何建立一个简单、高效的门户访问控制模块成为研究热点.在分析了portal、RBAC访问控制模型、SAML和XACML后,提出了一个扩展的RBAC访问控制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门户中.该模型对门户资源进行抽象、分类,制定统一的授权策略,能够更好地适应动态网络,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提出在互联网之上构建和谐、可信、透明的虚拟计算环境.通过覆盖网动态组织互联网资源是在虚拟计算环境中实现资源有效共享的重要途径.基于DHT的覆盖网技术具有可扩展、延迟低、可靠性高等优点,然而,虚拟计算环境中现有的DHT覆盖网无法满足互联网应用的"可信"需求.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虚拟计算环境中的嵌入式DHT技术TrustedSKY,支持上层应用在覆盖网中选择可信节点形成"可信子组"(trustedsubgroup)结构,进而在组中实现安全可信的DHT路由.  相似文献   

13.
数据挖掘和国际互联网是信息社会两大重要而有意义的领域。这两个领域的结合就是网络挖掘。网络挖掘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网络内容挖掘,即从互联网的各种资源中检索和提取信息的过程;二是网络使用挖掘,指挖掘网站访问方式或其他网络用户信息的过程。本文主要讨论了WEB网络挖掘,包括有关网络挖掘的多种研究问题、研究技术、研究工具以及网络内容挖掘和网络使用挖掘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窗口的实时友好流媒体传输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流媒体应用的日益丰富, 这些面向音视频的应用以其大数据量、实时性要求高等特性对网络的可用资源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传统基于UDP的实时媒体传输服务不具有TCP友好性, 在瓶颈链路上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资源不公平占用, 甚至出现严重的拥塞, 造成数据交付延迟、吞吐量下降、丢弃概率增加等等服务质量恶化的负面影响. 在TCP流占主要成分的Internet, 要实现实时流媒体传输必须保证其能同TCP流共同公平友好地分享链路资源, 才能保证网络的高效稳定的运行. 提出了一种基于窗口的传输控制方法, 它在改善了传统AIMD慢收敛性的基础上, 不仅具有很好的拥塞控制能力, 同时还具有良好的TCP友好性. 在采用RED拥塞控制链路上, 与多个TCP流竞争时它表现出了高效的网络资源利用率、平稳的传输速率以及低的突发性等诸多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1月初,微软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记者发布会,公布了最新在线服务“Windows Live”及“Microsoft Office Live”(发布资料)。该公司将其定位于和现已提供的Xbox Live服务相同的地位。Windows Live是一种web服务平台,由微软的服务器通过互联网向用户的电脑等终端提供各种应用服务。提供内容包括个人网站设置、电子邮件、VoIP、即时消息、检索等与互联网有关的多种应用服务。Microsoft OfficeLive是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群,主要提供商务应用。所有服务均通过在服务中加载广告,向用户免费提供。微软可通过其运营的在线广告网站“MSNadCenter”,获得广告收入。同时还准备了收费的会员制服务。  相似文献   

16.
虚拟计算环境iVCE:概念与体系结构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卢锡城  王怀民  王戟 《中国科学(E辑)》2006,36(10):1081-1099
互联网资源的“成长性”、“自治性”和“多样性”等自然特性给资源的有效共享和综合利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提出以网络资源的按需聚合和自主协同为核心,建立虚拟计算环境(iVCE)的思路.iVCE将建立在开放的网络基础设施之上,为终端用户或应用系统提供和谐、可信、透明的一体化服务.提出了iVCE的基本概念,通过引入自主元素、虚拟共同体和虚拟执行体三个核心概念,构建iVCE的体系结构.结合iVCEforMemory案例对iVCE体系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内涵、功能和相关支撑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时代,爆炸式增长的数字图像不仅给图像检索带来巨大的技术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机遇和研究问题的新思路.本文简单回顾了图像检索的三个阶段的研究历史.以及在此过程中数据量的增多给图像检索带来的影响,并对作为关键问题的特征提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尤其指出视觉模式挖掘是寻找中层特征表示并缩小语义鸿沟的重要研究方向,并根据视觉模式的表征粒度将其分为五种类别分别进行了介绍,从中可以看到大数据对于视觉模式挖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的能量波动性以及用户驱动的能量需求的时空随机性,导致能源互联网中能量流本身具有先天的不确定性与无秩序性,因此,分布式储能技术由于可以有效消除能量流的不确定性,并使能量的时空转移和能量流的有序流动成为可能,成为能源互联网重要基础支撑.分布式电池储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方式,电池单体本身非线性特性与电池成组或成网后单体间的差异性,使得电池储能系统"管理好"成为真正"使用好"的基础.但是,电池成组或成网后将构成复杂巨系统,这对"管理好"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本文基于作者多年理论与技术的成果积累,总结了一套适用于分布式储能的大规模电池网络优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单体和电池组或电池网络的建模与状态参数精确估算;基于模糊测度的电池网络特征提取及快速计算;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电池网络优化管理.随后,本文将基于能源互联网思想的分布式储能架构及其管理优化方法与技术引入数据中心,并给出了其在数据中心中实际应用原型系统介绍.本文工作可以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础支撑—分布式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方法指导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的操作系统安全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机密性和完整性是操作系统安全的两个重要特性,BLP模型只解决了机密性的问题,而Biba模型只解决了完整性的问题,其他模型也都类似,无法使二者同时兼顾.基于一个特殊可信主体,提出了一种新的操作系统安全模型,融合了以上两种模型,可以同时保持机密性与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在航空航天等领域,高温风洞模拟试验是对飞行器关键材料/结构进行防热性能评估和优化设计的重要方式.结合试验环境特点,发展面向高温风洞的机器视觉系统,以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试验过程信息的获取,对于高温地面模拟试验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面向高温风洞的机器视觉系统的概念原理、关键技术与装备设计,同时结合课题组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对高温风洞机器视觉系统的应用实例进行了介绍.最后,基于高温风洞模拟试验的发展需求,对高温风洞机器视觉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