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谌丁华 《科技信息》2007,(11):66-67
农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产业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然而,农业信息化在中国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利用信息化和中国的农业优势来增强中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出现了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方式,这是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对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革。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经济,实施农业产业化不仅是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也是加速改变中国贫困地区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需要,这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历史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中国历史现象出发,论证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不同气候条件下农业经济的变化情况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计算中既考虑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潜力的影响,又考虑了气候变化对农业有效生产率的影响).将计算结果与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经济影响的历史史实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的气候温暖期农业生产条件良好,历史时期整个农业生产潜力对降水条件的变化敏感,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区.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基本特征是单纯的气候小幅度波动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中国气候温暖期水分条件也比现代优越.中国湿热同期的特点也是中国历史时期气温升高农业经济条件变好的根本原因.由此推测,中国农业经济系统,在全球变化条件下,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是稳定的,对降水变化更为敏感,中国未来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4.
孔令聪 《华东科技》2000,(10):17-18
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双边协议的签署,为中国加入WTO铺平了道路。中国的“入世”,从总体上看,对中国是有利的,但对不同的部门是不同的。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的“入世”,不可避免对我省的农业产生冲击和影响。这里仅就中国“入世”对安徽农业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安徽如何采取妥善的对策,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经济规律的分析上看,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中国发展生态农业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生态农业在内容、形式、方法和结果上都有自身的个性特征。搞好中国的生态农业最重要的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二是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三是优化农业保护体系。实现了生态农业的高效率运行,也就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颜 《凉山大学学报》2001,3(1):60-62,66
工业化偏斜发展战略是中国农业现代化滞后的原因,并且这种战略在将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下去,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而言,农业保护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佳选择,而农业国际化将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及农业科技进步带来新机遇,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赵文军 《科技信息》2007,(12):221-221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需要冷静思考的是,不能单纯搞效益型农业,必须抓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建设,只有两者结合才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农业技术进步是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农业技术进步的现状,对农业技术进步对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其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农业技术进步水平提高1时,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8.758,并根据这一实证结论,提出促进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如何面对入世的冲击与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 ,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新的历史进程 ,而推动中国农业参与全球竞争是这一进程的重要标志和必由之路。凡仔细研究世贸规则 ,特别是关注1999年12月15日签署的《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人都不难发现 ,中国在入世问题上对农业的承诺 ,无论从那一角度去衡量和判断 ,都将对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带来巨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面对挑战与冲击 ,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 ,依据中国的国情 ,运用WTO规则允许的方式 ,对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进行有效的引导和保护 ,以使中国的农业…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历史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历史现象出发,论证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不同气候条件下农业经济的变化情况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计算中既考虑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潜力的影响,又考虑了气候变化对农业有效生产率的影响).将计算结果与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经济影响的历史史实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的气候温暖期农业生产条件良好,历史时期整个农业生产潜力对降水条件的变化敏感,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区.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基本特征是单纯的气候小幅度波动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中国气候温暖期水分条件也比现代优越.中国湿热同期的特点也是中国历史时期气温升高农业经济条件变好的根本原因.由此推测,中国农业经济系统,在全球变化条件下,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是稳定的,对降水变化更为敏感,中国未来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1.
国外农业科技金融经验借鉴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了国外农业科技金融体系的主要架构与特点,以及促进农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实践经验,对中国发展农业科技金融具有深刻启示意义:基于政府的有力引导完善农业科技金融政策体系、组织体系和法律体系是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转折,对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拓展了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内涵;确立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理念;廓清了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加速实现四化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自然地理如何为四化服务,应当是这次会议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 根据中国自然地理的学科特点和农业的生产特点,作者认为,中国自然地理的研究,首先要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现代农业生产的特点,土地仍然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没有土地就无法进行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影响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对1994-2008年影响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子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计算各因子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及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结果表明:农民文化程度、农业劳动力转移率和农民收入水平是影响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导因子,耕地经营规模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直接作用较小,但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文化程度的间接影响比较大,这对于制订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提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贺孝红 《科技资讯》2010,(29):144-144
复合农林业有其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实际内涵,而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有自身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发展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正确处理复合农林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将来中国的农业从业者将是真正懂得农业技术的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农业种植生产将走规模化道路。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9月8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财经大学进行了题为"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的演讲,就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收入分配问题、农村确权、两种户口制度合二为一、中国农村前景展  相似文献   

17.
立足2013-2021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在构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熵权法测算各省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进一步采用Dagum基尼系数实证分析不同地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差异及时空演化规律,并通过地理探测器细致考察经济、生产、人力等因素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影响的时空分异。结果表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呈逐年缓慢递增趋势且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在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由区域间差异引起。从区域内差异来看,东部地区区域内各省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差异最大,中部地区差异最小;从区域间差异来看,西部-东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区域间基尼系数最大,中部-西部区域间基尼系数最小。农村人均GDP、政府扶持力度和农村产业现代化是导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产生分异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据此,提出有效完善农业农村现代化系统、多维打造农村新型服务模式和统筹整合农业农村资源建议,以全面驱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归纳分析,试图从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土地制度、经营模式与市场化程度视角,比较中韩两国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异同,并通过总结韩国经验,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研究发现,农业化起点低、小农经济占比高、农户兼业现象普遍和政府主导农业发展是中韩两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特征,但是中国农业现代化也有其特殊性,集中表现在农地集体所有、经营方式分散化、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以及农业面临的挑战性更为复杂。发挥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势、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抓住城镇化发展反补农业的契机,是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迈入更高层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1998年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 ,1999年总人口中的69.11 %分布在农村地区。另一方面 ,由于主要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地下水质量日益恶化、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等原因 ,中国又是世界上面临农业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 ,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环境和农业环境教育问题。一、中国高等农业环境教育发展的背景分析中国的现代高等农业教育起步于1949年。由于中国选择的是一种政府推进型的教育体制 ,因此 ,自1949年以来 ,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背景…  相似文献   

20.
加入世贸后中国农业亟待改革的根本性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指日可待。在4、5年内对中国农业的关税和非关税保护措施将逐步取消 ,中国农业将面临国际上发达国家大农业的冲击 ,为使中国农业在世界贸易组织所建构的规范下持续稳定地发展 ,必须参照世界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 ,解决中国农业所面临的耕作制度转变、土地使用权集中和农业产业一体化等根本问题。一、实现谷物大田耕作制度向混合饲养型耕作制度转变1.谷物大田耕作制度的弊端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耕作制度改革是一项农业实践活动 ,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