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国内的竞争意识日趋强烈,竞争的实质是知识与人的竞争,即科技优势与人才优势的竞争,谁掌握了最新科学技术,谁造就了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谁就拥有最大竞争力.工科机械专业要为四化建设培养出高水平的机械工程技术人才,就应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会探索、会创新、能适应科技高速  相似文献   

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科技人才已成为竞争的关键,是发展的原动力.科学技术发展重点就在于科技人才的持续创新,因此,加大科技人才管理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促进机制非常关键.本文将基于科技人才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科学、有效的促进机制,以此深化科技人才管理的全面发展,多层面、多维度地...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掌握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而科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技教育,每个科教工作者都肩负着这个艰巨而又神圣的使命。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注小学生科技教育的德育功能,致力于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并把它渗透于科技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杨荣 《大理科技》2009,(3):26-27
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取胜的关键因素。对于加快我县经济发展而言,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更是推进创新型宾川建设,实现宾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针对我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本人就如何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肤浅的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①~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发展科学技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人才。基于这一深刻认识,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科技人才问题,并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科技人才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科技人才问题,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肖蓉 《科技潮》2008,(2):45-45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2005,(4)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科技新星计划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2003,(10)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科技新星计划  相似文献   

9.
张乃军 《科技潮》2004,(6):25-25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科技新星计划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新星     
刘俊 《科技潮》2010,(9):33-33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5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星     
刘俊 《科技潮》2010,(4):43-43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2.
刘俊 《科技潮》2009,(7):41-41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3.
郭剑峰 《科技潮》2010,(1):43-43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4.
孙尧 《银川科技》2007,(4):12-20
一、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概述 “十五”期间,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按照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科教兴省、人才兴业和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通过组织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攻关、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等重点领域的技术开发,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全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吉林省科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06,(10):41-41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星     
刘俊 《科技潮》2010,(11):35-35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5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星     
刘俊 《科技潮》2010,(8):49-49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压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2006,(11):39-39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5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2007,(2)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责任编辑邓爱华)科技新星计划  相似文献   

20.
郭剑峰 《科技潮》2009,(12):41-41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资助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使其成为能够担负科技研究重任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