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行我国的间日疟原虫一新亚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1年江静波,马鸿澄报告广东发现的一种人体寄生的(疒虐)原虫,其形态和未经证实的P.wilsoni Robert,1940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和卵形(疒虐)原虫相似之点。1962年江静波,陈俊民报告发现50多个(疒虐)疾患者的血片中出现这种(疒虐)原虫。1962年至今,我们在广东观察到这种(疒虐)原虫的患者已达80余例。1964年我们在河南开封进行(疒虐)原虫调查,在当地12个(疒虐)疾患者的血片标本中也发现这种(疒虐)原虫。与此同时,我们在广东也发现典型的卵形(疒虐)原虫。这样使我们有可能把前二次报告的具有特异形态的(疒虐)原虫的大量标本和卵形(疒虐)原虫以及我们历年收集到  相似文献   

2.
近百年来西方科学工作者以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和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接种猕猴类(macaques)做了大量的试验,仅Cadigan等(1966)以恶性疟原虫接种三种猕猴使它们出现极轻度的虫血症。1974年两广疟疾猴模研究协作组,在广西百色地区以间日疟原虫接种经切脾的熊猴,发现原虫不但能在熊猴体内生存六天,而且繁殖良好。在接种后的第三天静注健康人的鲜血7毫升,次日(第四日),原虫密度突然升高,超过了接种后一小时内的原虫密度。这一实验结果,说明前人(Ganha 1966)等关于“间日疟原虫既不能在猕猴体内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存在着大量晚期疟原虫重复感染的现象,有两例分别占被晚期原虫感染血球总数的9.5%和13.0%。它说明了重复感染的早期原虫是可以同时在同一血球中发育的。这种现象也可能是本虫临床症状较严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多起教师虐童事件,受害人多为幼童,引发社会舆论的激烈讨论,其讨论焦点集中于我国是否应设立类似“虐童罪”之罪。从法律人的视角以温岭教师虐童案为基点,分析我国“虐童”这一特殊现象的立法现状和设定“虐童罪”相关问题的研究,呼吁刑法尽快增设虐童罪,以预防和打击此类伤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搜集2009-2019年间CNKI所刊辱虐管理高频词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我国辱虐管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工作绩效、离职倾向、情绪耗竭等方面,且目前对辱虐管理的研究多偏重其消极作用。由此提出建议:关注下属在遭受辱虐管理后的行为表现;从源头上避免或减少辱虐管理的发生;进一步加强探索辱虐管理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6.
以随机抽取的320名知识型员工为样本,依据社会交换和社会认同等理论,实证研究了中国情境下辱虐管理对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组织认同和人格特质所起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辱虐管理与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倾向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组织认同在辱虐管理对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人格特质会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缓冲辱虐管理对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因此,企业应加强制度和文化建设,通过减少领导的辱虐管理,增强员工的组织认同等,避免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萧红在其成名作《生死场》中刻画了一个哈尔滨附近村庄的人们(尤其是女性群体)的生与死的故事。在小说中,女性的生命价值被践踏,难逃"被虐"的命运,而女性也在有意无意中将自身所受到的种种压迫强加到同类或比自身更为弱小的孩子身上,对他们施以"虐人"行径。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探讨萧红在《生死场》中对女性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试图挖掘造成小说中女性"被虐"与"虐人"的双重困境的根源,并由《生死场》出发来探究萧红独特的女性写作的背后原因。  相似文献   

8.
虐童事件的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高度的关注与思考。不难发现,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法律问题。本文从罪刑法定原则、民意与司法、增设虐待儿童罪这三个方面对虐童案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旨在通过法律切实保护儿童权益,竭力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使其能够远离伤害,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9.
<正>缘起自有人类以来,疟疾就如影随形。四种能够感染人的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在上万年间,与人类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生存竞争,甚至人类的基因都为之变异。在西非和中非,人们演化出了Duffy血型,使得红细胞表面的Duffy抗原缺失,阻断了间日疟进入红细胞的通道。而针对危害性最大的恶性疟,非洲人还演化出了镰状细胞贫血,这是β珠蛋白基因单一碱基突变导致的性状,可将恶性  相似文献   

10.
为明晰辱虐管理、负性情绪和自我损耗对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理,在文献研究和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建立四者关系的假设模型。采用辱虐管理量表、负性情绪量表、自我损耗量表和反生产行为量表对395名员工进行调查,通过SPSS和AMOS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验证假设模型。结果表明:辱虐管理、负性情绪和自我损耗三者均与反生产行为呈显著正相关;辱虐管理既直接预测反生产行为,又间接影响反生产行为;间接影响主要通过负性情绪和自我损耗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负性情绪和自我损耗的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穆旦晚年对诗及诗歌创作中的准自虐现象中探析其享虐心态的成因,以透视当代知识分子隐秘的内心和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12.
H1N1肆虐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的关注。介绍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存在的潜在危机,探讨了防止H1N1病毒流行和解决其他危机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齿龈阿米巴及口腔滴虫是寄生人体口腔中的两种原虫,至今未发现包囊,其与疾病的关系也未肯定,一般说来,这两种原虫都是在口腔卫生情况不良及有口腔疾患的人感染率较高。有关这方面国内报导不多。我们为了解本市口腔原虫的感染情况,对我部附院口腔科门诊病人进行调查,为口腔原虫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十几年来,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质谱技术,比较蛋白质组方法,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酵母双杂交技术等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蛋白质组研究的进程。原虫作为单细胞的真核动物,虽体积微小但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全部生理机能,其中近万种原虫为寄生性原虫,它们常寄生在动物体内或体表使其致病,从而对人类及牲畜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原虫蛋白质组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也迅速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73种原虫的基因组已完成或正在进行测序工作,并且大部分已经进入了蛋白质组研究的工作。本文综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原虫蛋白质组的研究情况,如:溶组织性阿米巴,布氏锥虫,间日疟原虫等,同时阐述了它们的致病机理、诊断及疫苗等方面的蛋白质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日本警察厅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日本全国受虐待儿童人数首次超过两万人,再创新高,虐童问题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日本社会围绕青少年的两大悖论近三十年来,日本针对青少年犯罪以及青少年自身犯罪行为逐年下降。据日本警察厅统计数据,2013年日本针对青少年犯罪的刑事案件已降至20万件以下,而2002年该数字曾高达40万件;针对青少年的民事案件也  相似文献   

16.
猪弓形体病是由龚地弓形体原虫引起猪的急性热性原虫疾病。目前疾病已在世界上多数养猪国家中流行。在自然条件下可感染许多哺乳动物和鸟类。在猪群中可以感染各种年令的猪,但以感染幼令猪为主,引起大批幼令猪发病和死亡。成年  相似文献   

17.
陈祥 《世界知识》2020,(20):26-27
2020年9月24日,上午,日本新首相营义伟与韩国总统文在寅进行了电话会谈。这是管义伟上任后首次与韩国领导人通话,也是时隔九个月后日韩首脑的首次对话。安倍晋三在8月28日宣布辞职的记者会上所谈内容颇广,却对日韩关系只字未提。日韩之间会否以两国领导人通话和日本新内阁就任为契机,改变一年多来的“互虐”状态,实现关系的转圆,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正> 脑胞内原虫病是由脑胞内原虫引起的慢性、隐性原虫性疾病。据国外报道小鼠、大鼠、豚鼠、猫、齁鼱、兔、狗、猪、羊、猴等多种哺乳动物出现过脑胞内原虫的自然感染。国内仅见家兔脑胞内原虫病报告,我们在1985年初的工作中遇到Wistar大鼠脑胞内原虫感染的病例,简报如下。自我院实验动物场领取Wistar大鼠128只,体重150—200克,雌雄兼有。临床观察:发育营养良好,未见偏颈、歪头、前后肢麻痹、震颤旋转运动等神经症和其它异常现象。大体解剖:脑、脊髓、肾、肝、脾等脏器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在  相似文献   

19.
原产于中国海南岛的大劣按蚊是新近从美国引进的食蟹猴疟原虫巴氏亚种的适宜媒介;该虫对大劣按蚊的最佳感染时机是在原虫血症高峰后的一段时间;实验结果说明按蚊的感染性与保存这种原虫的方法无关。提出以原虫血症高峰后的天数作为按蚊最佳感染时机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由于实验寄生虫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疟疾免疫的研究已进入了虫苗的研制阶段,疟疾动物模型的研究已日形重要。疟疾动物模型的研究,主要是从事寄生于人的两种最重要的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和恶性疟原虫(P. falciparum)实验寄主的研究,至今已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的灵长类被证实对这两种疟原虫有不同程度的感受性。在这方面近年来曾有文献综述。我们在1973和1974两年间,在广西百色地区以恶性疟患者的鲜血,直接静注接种于猕猴(Macaca mutatta)22只,熊猴(M. assamensis)9只,黑叶猴(Presbytis francicoisi)7只,在11只猕猴、5只熊猴和4只黑叶猴的外周血液中皆看到原虫无性发育的各个时期和配子母体的形成。但除在黑叶猴体内所见的配子母体较接近于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