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子化过程普遍存在于各种高能反应中,属于当前仍未解决的非微扰量子色动力学问题,只能通过各种唯象模型来描述.该文根据当前流行的LUND弦碎裂模型和夸克组合模型的强子化图象,针对超级Z工厂,讨论了强子多重数、重子介子比、重子反重子关联等系列强子化效应,将上述强子化模型的理论预言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未来计划建造的超级Z工厂,在实验精细检验强子化机制、探寻稀有强子产生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强相互作用短距离量子场的重整化半群对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子喷注的形成过程,喷注本身产生强子的过程,重强子衰变产生π,K介子的过程,都服从同一能量动量分布(αQ)~(-γ)K_γ(βQ)与KNO-Kendall标度律。J.D.Bjorken的Parent-Child关系只是重整化半群对称性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3.
自从1969年詹姆斯·托宾提出"Tobin’s Q理论"以来,大量的文献研究Tobin’s Q作为成长性指标的内在经济含义。本文选取2003年至2006年间上证180与深证100指数成份股作为研究对象,考察Tobin’s Q与我国股票价格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对于我国股市而言,在2003至2006年这段时期内,Tobin’s Q与股票价格的关系要分为两个阶段,2003、2004年,Tobin’sQ与股票价格相关性不是很明显;2005、2006年,Tobin’s Q与股票价格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证明了静电场中点电荷的禁闭条件是禁闭区外部为抗电介质,或者在禁闭区外排布镜像点自由电荷系列线.通过与色电场的类比得到,夸克禁闭区外部应为抗色介质,或者排布镜像点自由色荷系列线.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常规抗电介质,一般物质密度下也不存在点状自由色荷/夸克.因此,只有镜像点自由电荷系列线才能实现电荷禁闭,只有在强子外面存在作为抗色介质的(量子)真空区才能实现色电场的夸克/色荷禁闭.计算结果显示,当强子物质的密度足够高,以致强子互相重叠、抗色介质不再存在时,夸克/色荷禁闭即可解除.  相似文献   

5.
对单重味强子质量中短程束缚的起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重味强子Regge公式中加入与约化质量成正比的束缚能之后,可以对实验上已有的单重强子质量进行普适的描述,且可以预言实验上没有探测到的单重强子质量.此外,本文证实单重强子(包括奇异味强子)束缚能与夸克间短程色库仑吸引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假定强子碰掩的多重产生主要来自两个强子中的胶子相互作用,我们利用量子色动力学中的一些结论,得到强子非弹性碰撞中末态荷电粒子平均多重数  相似文献   

7.
正高原宁院士因实验发现五夸克态而获得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本刊为此对他进行了专访,请他讲述从事粒子物理学研究、参与大型LHCb实验的故事与见解。研究强子谱学和量子色动力学的意义世界上有多少种强子?研究这些强子有什么作用呢?高原宁:迄今共发现了大约1000种强子。我一直希望学生能认真数一下到底有多少种,但还没发现有谁愿意干(笑)。研究强子性质的学科就是强子谱学,希望通过发现强子性质的规律,来反推其中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8.
在高能强子-强子碰撞中高能单光子γ的产生和快中微子γμ的产生,其实验数据由π±介子动量分布的(a Q⊥)-VKV(a Q⊥)Basset广函刻画,因此粒子产生动力学在耦合(gR,eR,gw)空间中是普适的,并且决定亚群算符D的形状.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量子色动力学和态叠加原理提出了强子的相对论性束缚态方程,它们与对强子建立的B—S方程既相似又不同,例如,就束缚态中粒子间相互作用部分而言,前者要比后者简单,而且适用范围前者也比后者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CMS探测器对底夸克偶素产生截面的测量方法、提取极化参数的算法以及触发率的计算。给出了利用CMS实验探测的底夸克偶素的分辨率、重建效率和触发率等。目的是在前所未有的超高能量下,通过测量强子对撞产生底夸克偶素的截面和极化度来验证非相对论量子色动力学(NRQCD)的因子化方法。  相似文献   

11.
依据QCD基本性质建立的扩展手征SU(3)夸克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轻强子方面的问题,本文将该模型应用到重味领域,通过变分法计算自旋为0和1的基态含单个重味夸克介子D、Ds、B、Bs,与自旋为1/2和3/2的基态含单个重味夸克重子ΛQ、ΣQ、ΩQ、ΞQ(其中Q代表c或b夸克)的质量,得到一些初步的结果.当含单个重味夸克介子质量的数值结果基本符合实验值时,实验上已发现的重味重子ΛQ、ΣQ、ΩQ、Σ*Q、Ω*c质量的理论值与相应实验值和其它理论方法的结论也基本符合,除了ΞQ、Ξc*的计算值偏大;实验上未发现的重味重子Ξ*b,Ω*b质量的理论预测值与其它理论方法所得结果偏差不大.同时,简要分析了强子内部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假定强子碰撞的多重产生主要来自两个强子中的胶子相互作用,我们利用量子色动力学中的一些结论,得到强子非弹性碰撞中末态荷电粒子平均多重数〈n_(ch)〉=(Q~(3/4))/(a+bQ~(1/4)lnQ+cQ~(1/4))。理论与目前加速器实验测得的质子——质子碰撞多重产生结果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热等静压(HIP)连接DD402单晶合金与FGH95粉末合金的扩散偶中,DD402单晶合金的γ’相筏形化过程.提出了一种新的γ’相筏形化的机理,分析了γ’相筏形化的驱动力问题,建立了γ’相筏形化过程的物理模型.讨论了筏形γ’片层厚度与原始γ’相的尺寸、体积分数以及γ’相形成元素的扩散流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晶合金的γ’筏形化是由于其形成元素的扩散使γ’定向长大.筏形化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一是γ’粒子的定向连接阶段;二是筏形γ’片层的平坦化.筏形化γ’的初始片层厚度及筏形化方向主要由γ’原始尺寸及晶体取向决定.  相似文献   

14.
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MFT)描述强子物质, 用MIT口袋模型描述色味锁闭(CFL)色超导夸克物质, 用GL85,GL1和NL3参数组考察CFL色超导能隙(Δ)对混合星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Δ的增加, 混合星的最大质量和半径分布在3个区域, 强子星区(Δ<76 MeV)、 中间相变过渡区域(76 MeV≤Δ<160 MeV)与CFL色超导夸克星区(160 MeV≤Δ≤200 MeV); 随着Δ的增加, 混合星内强子 CFL夸克相变的相变密度变小, 相变区域变窄, 状态方程(EOS)先变软后变硬, 星体的最大质量先减小后增加; GL85和GL1参数组研究 CFL色超导能隙对混合星性质的影响规律一致; NL3参数组在较小能隙(Δ<30 MeV)可获得PSR J1614 2230中子星.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续接《图的着色证明与图的着色定理》一文,着重于对"地图以4色区分会不会发生‘爆炸’的问题"和"图的‘仅需着色种数’与其区分等式"进行了证明,证明四色猜想成立。同时,应用"两点连线"的证明方法对事物中的连接现象进行了论证,强调"组合与区分"两者之间关系才是四色猜想命题研究的归结点。此外,指出物体表面的全相邻力是验证物体同胚体的依据,可构造出需用百、万、亿种颜色区分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玻色强子与费米强子的Dimensiongrad(维度)算子不同,重整化群是亚群(Demigroup),不是半群(Semi—group)。亚群对称性导致Callan—Symanzik方程,其广义函数解,耦合传播子及耦合对易函数都是真实的。海鸥效应理论与实验数据符合且给出:γ_B(g_R)=-(0.045±0.015),α_S=0.15±0.03。强子产生的短距离条件与QED普通量子场论框架一致,不是模型假设。  相似文献   

17.
在重离子碰撞中,由于强子不能占据较近的时空点,因而强子的形成与类点物体不同.如果两个玻色子距离太近,它们就会无法区分,这样的玻色子认为是没有经历玻色-爱因斯坦统计的玻色子,而这种性质就定义为强子的复合性.强子的复合性对HBT关联的影响与强子的大小和源的尺寸有关.我们利用理想流体动力学去描述(2+1)维零重子密度的横向膨胀源,同时结合Bjorken关于源纵向膨胀的增强不变的假设,根据HBT干涉学,分析了对于不同尺寸的源,研究了复合性对π介子产生的影响,同时利用高斯公式对2π关联函数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表明,复合性对于HBT半径和混沌参量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对于很小的演化源,复合性导致归一化参数明显减小,而且HBT半径减小,归一化参数也会减小.  相似文献   

18.
’C5X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s)具有改进哈佛结构、硬件乘法器、流水线结构、高效特殊指令集等特点,非常适合于自适应滤波器的设计。本文在分析了’C5XDSP结构特,文之后,介绍了利用这一特点实现的自适应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于利用铁乳胶室观测宇宙线强子的探测几率进行了计算。计算中对乳胶室的结构和事例的选择标准等做了考虑。给出并讨论了强子探测几率与强子在大气和在铁中的衰减长度的依赖关系及强子探测几率与入射天顶角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分布估计算法的性能高度依赖于如何估计和采样概率分布,连接函数(Copula)是构建概率分布模型的强有力的工具.论文给出了一个基于Kendall’s τ的正态连接函数分布估计算法,算法通过估计Kendall’s τ和利用Kendall’s τ与相关矩阵的关系首先估计正态连接函数中的相关矩阵,由此估计出联合分布.然后,Cholesky分解算法被用于该矩阵生成新的个体.由于正态连接函数的简单性,使得该算法具有简单明了的优点.算法被应用于一些测试函数和云计算中的SaaS部署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