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动能弹低速垂直侵彻钢筋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提出了一种大长径比动能侵彻体侵彻钢筋混凝土的模拟试验方法,通过侵彻速度为300m/s~400m/s的57mm动能侵彻弹对半无限厚钢筋混凝土靶的垂直侵彻试验,得到了最大侵彻深度、着靶姿态等试验参数。由侵彻钢筋混凝土的经验公式得到的最大侵彻深度数据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试验数据为反深层工事的毁伤机理和数字仿真研究提供依据,同时通过毁伤效应的试验研究,为找到一条高效毁伤典型深层工事的方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防暴动能弹侵彻靶板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选取弹体材料、着靶速度、入射角度及弹体头部形状等参数,对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得出了各个参数对防暴动能弹侵彻性能的影响。最后,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分析程序,对大长径比杆条高速斜侵彻钢板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侵彻过程中重要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并探究了侵彻过程中应力波的传播特性,得到了一些符合实际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长径比对定向式动能杆飞散特性的影响规律,以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LS-DYNA为工具,分别对11种不同长径比的动能杆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动能杆飞散速度、空间分布与动能杆长径比的关系:当长径比大于5小于11时,动能杆的速度呈递增趋势,当长径比大于11时,动能杆的速度趋于平缓,有所降低;从空间分布看,长径比大于5小于8时,动能杆的空间分布较密集,长径比大于8时,动能杆的空间分布相对散开,分布也均匀,当长径比为11时,动能杆的飞散速度和空间分布最优.和文献中的数据进行对比,仿真与文献中数值计算结果基本吻合,和实验稍有差距,可能是由数值模拟采用的材料模型和试验所用的材料有一定误差所致.仿真结果可为此类战斗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动能杆战斗部杆条抛撒规律及散布场数值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概念动能杆反导战斗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中心式动能杆战斗部的杆条排布参数、抛撒装药参数和填充介质等主要因素对动能杆径向抛撒速度的影响,得到了动能杆抛撒规律;以经典的格尼(Gurney)公式为基础,通过引入修正函数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建立动能杆条抛撒速度的工程计算模型,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能为工程设计提供帮助.运用该计算模型,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杆条散布场进行了实时三维仿真.  相似文献   

6.
动能弹对混凝土靶板侵彻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描述材料特性的经验公式和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对控制方程组在欧拉网格上进行离散差分求解,建立三维数值模拟模型,给出一种基于Youngs技术的三维界面处理方法,并对动能杆侵彻混凝土靶板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数值模拟结果,得出模拟结果与工程中的现象基本吻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采用LS-DYNA软件,对动能弹侵彻机场跑道的过程及混凝土的性质对侵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有效的数值模拟,得到了一定结构下动能弹侵彻机场跑道的侵彻深度、各层的穿透速度等特征.混凝土的性质决定了侵彻深度及破坏范围的大小.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弹模的增加,动能弹侵彻机场跑道深度有增加趋势,侵彻深度的增加,使得弹药爆炸时,跑道破坏的范围增加;而且随着混凝土弹模的增加,混凝土层的抗侵彻能力增强,研究结果对机场跑道的设计及要采取的抢修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图8,参12.  相似文献   

8.
采用对半无限靶侵彻深度的测量方法进行固连接异形侵彻体的侵彻威力实验,并与同质量、直径和异形侵彻体管外径也相同的基准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同一速度下该异形侵彻体相对于基准杆有较大的穿深增益;管的内外径比对穿深的影响较大。建立了固连接异形侵彻体垂直侵彻半无限靶板的理论分析模型,计算和实验结果较为一致;得出了穿深增益随速度的变化规律,发现速度在1.7km/s左右时异形侵彻体相对于基准杆的优势最为明显。得出了侵彻体穿深随内外径比的变化规律,在某一范围内,穿深随着内外径比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王猛  丁羽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6):6506-6514
针对厚钢筋混凝土靶在弹体高速侵彻时的毁伤特性,基于混凝土连续帽盖模型(concrete continuous cap model, CSCM)和共节点耦合建模方法对弹体高速侵彻厚钢筋混凝土靶的毁伤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钢筋混凝土靶的损伤分布特性、钢筋结构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结果表明:高速侵彻时,延性损伤体现在混凝土内部,脆性损伤更多体现在混凝土外部表层,钢筋网能较大程度地约束混凝土延性损伤的扩展;增加竖筋的配置,可预防厚钢筋混凝土靶沿钢筋层产生层断脱离破坏,从而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抗弹性能;钢筋混凝土迎弹面的崩落面积随侵彻速度增加而增大,首层钢筋越接近表面,约束效果越好。可见,混凝土连续帽盖模型和共节点耦合建模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厚钢筋混凝土靶在弹体高速侵彻作用下的毁伤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穿甲弹的侵彻性能,研究了攻角对杆式弹侵彻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长径比为21的钨芯长杆弹高速斜侵彻匀质钢板进行了一系列数值模拟,得到了侵蚀杆式弹侵彻半无限靶板时弹靶系统的变化过程。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均表明,带攻角侵彻时弹道轨迹向有利于穿透靶板的一侧偏转。通过对剩余动能、侵彻深度、剩余速度、穿透时间各因素的分析,得出了对长径比为21的钨合金杆式弹穿深有利的攻角范围为-0.2°δ0°,给弹丸设计及发射过程中的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动能弹对装甲目标毁伤评估的等效靶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讨论了对特定弹靶系统毁伤作用的等效问题。根据动能弹对装甲目标作用的毁伤破坏机理,提出了这一特定弹靶系统中装甲目标等效靶的建立方法。结合钨合金长杆弹毁伤某型坦克目标,讨论了如何利用等效靶模型进行目标毁伤评估。结果表明,运用等效方法进行目标毁伤评估是可行的。该文对进一步研究目标毁伤等效靶及等效模拟靶的建立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发展了计算撞击力的刚体-流体撞击模型和靶体变形的法向膨胀理论。在此基础上,按照动能定律和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建立了圆锥杆倾斜侵彻半无限厚水泥靶时的动力学方程,并由此求得撞击力。通过对撞击力的研究,得出了与文献[3]实验基本一致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3.
钢制长杆弹斜侵彻中厚靶板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大型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Johnson-Cook动态本构模型,对长杆弹侵彻中厚靶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弹体与靶体的破坏变形发展过程及应力波传播过程,得到了弹体的受力曲线,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的试验现象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根据动能定律和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建立了圆锥杆倾斜侵彻半无限厚水泥靶时的动力学方程。对这些方程进行数值求解,求得侵彻时的轴向撞击力和横向撞击力,讨论了初始侵彻角度对轴向撞击力和横向撞击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圆锥杆的波动方程,分别研究了正应力和剪应力在圆锥杆中的传播规律和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初始侵彻角度对轴向撞击...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海37 mm弹道炮发射次口径钨合金和钨纤维增强非晶复合长杆弹进行了高速侵彻装甲钢靶试验,并借助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程序ANSYS LS-DYNA对1.0~2.6 km/s速度条件下两种长杆弹侵彻半无限厚装甲钢靶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弹体材料和速度对其侵彻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毁伤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与数值计算结果均表明钨纤维增强非晶复合长杆弹的侵彻性能优于钨合金长杆弹;实验侵彻过程中,钨纤维增强非晶复合长杆弹产生了自锐现象,而钨合金长杆弹则是形成了蘑菇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两种长杆弹的破坏模式随入射弹速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理论上确定混凝土材料的靶板阻力,采用三段式线性状态方程和考虑拉伸破坏与剪切饱和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描述混凝土材料,将半无限混凝土靶在高速冲击下的响应分为弹性区、开裂区、孔隙压实区和密实区,建立了混凝土材料的准静态空腔膨胀理论,确定了靶板阻力,运用A-T模型进行了长杆弹高速侵彻半无限混凝土靶的理论分析.算例结果表明,侵彻深度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网格对混凝土侵彻数值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动能弹侵彻混凝土类问题的数值模拟计算中,网格单元尺寸的划分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找出合理的网格尺寸取值范围.应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AUTODYN-2D,对57 mm口径尖头弹丸以300 m/s着速垂直侵彻直径1.6 m,厚1 m的混凝土靶板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了靶板不同计算网格尺寸条件下的侵彻深度、侵彻过载以及损伤区数据.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为得到比较理想的计算结果,弹丸半径和网格边长的比值λ应该在6.0左右取值.  相似文献   

18.
动能弹侵彻混凝土靶体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累积损伤模型,应用MMIC3D程序,研究了动能弹垂直和斜侵彻混凝土靶体的过程,探讨了不同头形的动能弹对侵彻效果的影响,其三维图像显示了动能弹对混凝土靶体的损伤效应以及混凝土靶体中应力波的形成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