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然黄玉与辐照改色黄玉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子辐照改色法把天然无色黄玉改成蓝色黄玉,对天然黄玉和改色后的蓝黄玉分别进行了常规检测,X-荧光测试,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及红外光谱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改色前后黄玉的比重,折射率,成分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其紫外-可见光光谱,红外光谱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为鉴别天然黄玉与辐照改良黄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用MCVD工艺熊猫型保偏光纤用高掺硼应力预制棒的制作工艺过程。通过分析高应力预制棒制作的技术难点,实施工艺改进制作出熊猫型保偏光纤用高掺硼应力预制棒,所制作的应力预制棒用于制备高双折射的熊猫型保偏光纤。由于应力预制棒的折射率和应力区直径都显著提高,且芯部的三氧化二硼掺杂浓度也显著提高,有效防止了组装和加工过程中应力棒的炸裂问题,同时大幅提高了保偏光纤的偏振特性,偏振串音从之前的-23 dB/km提高到最低-28 dB/km。  相似文献   

3.
g-C_3N_4纳米棒/TiO_2/Ni/CNTs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简单的快速加热回流本体氮化碳制备了缺陷较少的g-C3N4纳米棒;然后采用缓慢水解法在g-C3N4纳米棒表面负载掺杂镍的TiO2前驱体,经热处理制得g-C3N4纳米棒/TiO2/NiO纳米复合光催化剂;最后以TiO2中的Ni为催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原位生长CNTs,制备g-C3N4纳米棒/TiO2/Ni/CNTs纳米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RD、TG、TEM、FT-IR、UV-Vis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样品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对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g-C3N4纳米棒/TiO2/Ni/CNT纳米复合物在紫外和可见光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分别为87%和68%,光催化活性较g-C3N4/TiO2/NiO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改进的化学汽相沉积工艺结合稀土螯合物高温气相掺杂法制备的双包层铒镱共掺光纤,通过研究铒镱共掺光纤预制棒的芯层沉积层数、每一层芯层反应物流量等因素对铒镱共掺光纤纤芯折射率分布与锗元素浓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降低了双包层铒镱共掺光纤纤芯中心处折射率凹陷的宽度和深度,同时改善了锗元素浓度分布的均匀性,最终将铒镱共掺光纤在1 535 nm波长处的纤芯吸收系数提高到66.1 dB/m,同时将双包层铒镱共掺光纤在1 200 nm波长处的纤芯本底损耗降低到10.8 dB/km。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合成技术生长铌酸钾钠(KNN)纳米棒阵列,研究KNN纳米棒阵列的压电响应、光吸收特性和紫外光辐照下的压电发电性能.结果表明,在190℃的水热反应下,可在[100]取向的钛酸锶单晶衬底上生长出沿正交相[110]取向的KNN纳米棒阵列.单根KNN纳米棒的径向压电常数约为56 pm/V.此外,KNN纳米棒阵列对360 nm以下的紫外光具有较强吸收,且吸收峰位于245 nm处.将纳米棒阵列进行封装,可构成垂直结构的压电发电器件.在作用力为8 N、频率为3 Hz的垂直敲击作用下,纳米棒阵列在黑暗环境中可产生峰峰值为8.11 V的交流脉冲电压,且输出电压峰峰值会随器件所受紫外辐照的波长和功率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呈显著自供电的紫外光敏特性.其中,当光功率为0.25 mW/cm~2、紫外光波长从310 nm降低至265 nm时,器件输出电压峰峰值由7.87 V降低至7.64 V.当紫外光波长为310 nm,光功率提高至3.25 mW/cm~2时,器件峰峰值降低至7.54 V.KNN纳米棒阵列这种自供电紫外敏感特性,可归因于紫外光照射下KNN纳米棒中光生载流子在压电势作用下的重新分布对压电势的屏蔽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优质光纤预制棒的研制,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前向散射光纤预制棒测试仪。经测试证明:该仪器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本设计在工艺和技术上有较大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造价较低、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图像清晰等优点。测试误差小于1%,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研磨预制棒的方法,制备了D形光纤样品,并在此样品上制作了Bragg光栅,介绍了工艺制作和测量中的一些实际经验.采用深度化学腐蚀技术以增强Bragg波长对外界折射率的传感灵敏度,测量了D形少模光纤Bragg光栅各模式谐振波长随外界折射率和温度的变化曲线,为进一步进行折射率传感研究打下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打印字迹成份的可见光谱及其导数光谱鉴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打印字迹成份的紫外可见光谱鉴别法的研究理论。对38种打印字迹成份进行测试,分别获得可见吸收光谱及其导数光谱,同时对部分样品做了紫外光谱,并提出了鉴别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测量自聚焦透镜的折射率分布常数的方法——自准直反射法,用几何传像原理对光路计算,并用来分析光路原理,同时利用理论公式推导出经验公式,且对经验公式进行了精度分析。其测量不确定度为±1×10-3;其次,简要地介绍了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证明了自准直反射法是测量自聚焦透镜的折射率分布常数的简单实用方法,它具有装置简单、数据处理也不复杂的特点。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紫外成像技术的发展,高压电力设备对于紫外成像图谱的量化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紫外图谱的量化分析需要用到除紫外成像仪所输出“光子数”额外的紫外光斑图像信息,所以需要将紫外放电光斑从可见光的背景中分割出来。然而,传统紫外图谱光斑分割方法仍存在复杂背景及小光斑分离困难、特征选取复杂、分割精准度低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紫外图谱光斑分割提取的方法。首先,采用紫外成像仪拍摄电力设备放电缺陷紫外图谱;而后,分别构建FCN-32s、FCN-16s、FCN-8s三种FCN子模型架构,并利用随机梯度下降法进行模型训练;最后,实现输变电设备放电缺陷紫外图谱主光斑的自主分割提取。经过对FCN 3种子模型架构的训练、测试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FCN-16s模型为紫外光斑分割提取的最佳模型,测试准确率可达99.34%。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紫外图谱光斑分割方法准确高效,为紫外光斑的量化提取及电力设备放电缺陷的紫外诊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