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乙酸和丁醇的酯化为探针反应,着重考察了制备条件对SO2-4MoO3ZrO2超强酸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考察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结果表明,MoO3含量和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有显著影响,而H2SO4浓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却不明显;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另外,用XRD、FTIR等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物性测试。  相似文献   

2.
三苄基锡类化合物的催化性能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究了三苄基锡羧酸酯,碘酸酯、三苄基氯化锡、氧化双(三苄基锡)、二丁基氧化锡等8种化合物对苯甲醛、庚醛与乙二醇缩合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发现,三苄基锡氯化物或氧化物中的氯或氧被取代后催化活性发生变化,酸根的吸电子能力越强,三苄基锡酯的催化活性也越高。三苄基锡3-羟基-4-羟基苯磺酸酯的催化性能最好,在90℃,催化剂用量0.2%,反应时间2h条件下,催化活性近100%,选择性96%以上。  相似文献   

3.
双长链酯胺的合成工艺条件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三乙醇胺脂肪酸酯型双长链酯基季铵盐的合成中,单/双/三长链的比例对其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三乙醇胺双硬脂酸酯的酯化工艺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催化剂及其用量等)与酯化产物中单、双、三酯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较高的反应温度可使单酯含量降低,双酯、三酯含量升高;合适的催化剂和反应时间有利于双酯含量的提高.在较高的反应温度(170℃)下,综合选择合适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问和催化剂,可获得双酯含量迭61%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用膦酸盐改性的磺化聚苯乙烯负载型新型固体酸催化剂代替传统的液体酸催化剂合成己二酸2-乙基己酯,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了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2g,2-乙基己醇0.5mol,己二酸0.1mol,二甲苯带水剂15mL,反应温度165℃,反应时间2h,酯最高收率超过97.8%。催化剂可以连续重复使用11次,催化活性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端羟基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聚氨酯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步法合成端羟基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聚氨酯。DSC,DTA和静态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粘合剂和硝酸酯增塑剂1,2,4-丁三醇三硝酸酯(BTTN)具有良好的溶混性;随硝酸酯含量的增加,聚氨酯胶片的分解峰温下降。同时观察到胶片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随交联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断裂延伸率随之下降。固体填料HMX和GAP粘合剂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小,从而导致推进剂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三醋酸甘油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三醋酸甘油酯的反应.考察了磷钨酸的负载量、醇酸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种类和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并且对其他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磷钨酸是合成三醋酸甘油酯的优良催化剂;在优化条件下,三酯产率达86.4%,纯度99.2%;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7.
在采用红外光谱仪和X衍射仪了解新鲜乳酸锌和回收乳酸锌的化学结构和晶型的基础上,比较了新鲜乳酸锌和回收乳酸锌对丙交酯粗产率和丙交酯含酸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脱结合水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乳酸锌和回收乳酸锌的化学结构相同,都是由正方晶、斜方晶和单斜晶组成的混晶结构,但各晶型的含量不同.回收乳酸锌的催化活性与新鲜乳酸锌相当,丙交酯产率分别为75.7%、72.1%.这表明乳酸锌是一种价廉、催化效率高且可回收使用的丙交酯催化剂,这对于工业化生产中降低生产成本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对乙烯基酯树脂(VERs)进行共固化改性,采用FT-IR和XPS分析了固化物结构及表面性能,并采用交流阻抗(EIS)分析了不同氟含量的树脂涂层在质量分数为3.5%Na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的交流阻抗谱,进行了等效电路、孔隙率及吸水率分析。结果表明,含氟乙烯基酯树脂固化后,氟元素在树脂表面富集;树脂涂层的阻抗值随氟含量的提高而逐渐增加;当DFHMA质量分数为7% 时阻抗值达到最高,且其孔隙率和吸水率均较未改性树脂涂层低;经DFHMA改性的VERs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和耐蚀性。  相似文献   

9.
有机酯加速碱性酚醛树脂凝胶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凝胶时间的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在室温和强碱性条件下,有机酯加速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强碱性条件下,有机酯对甲阶酚醛树脂凝胶固化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快速促进树脂分子生成活性中间体亚甲基醌来实现的;同时伴有酚羟基的醚化反应.有机酯分子中羰基碳原子的电正性越大、空间位阻越小;羟甲基含量越高,甲阶酚醛树脂的凝胶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丁酯/聚(丙烯酯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单体)核/壳型胶乳,用TEM、AUTOSIZER、DSC、TG及IR等手段对胶粒进行表征,探讨3种不同交联单体及含量以胶粒结构形态、胶乳性能及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交联单体不同,但胶粒都量核/壳结构;随交联单体含量减少,粒径逐渐减小;交联单体尽可能地分布在粒子表面;热处理过程中功能基团之间发生交联反应,使得胶  相似文献   

11.
采用网格重叠技术(MST)生成串联式磨盘螺杆挤出机混炼段的有限元网格,对物料在混炼段流场中的动态混合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物料粒子的运动轨迹和混合过程;采用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POLYFLOW模拟混炼过程,选取停留时间和最大剪切应力作为量化指标,分析和评价了该挤出机混炼段的物料混合性能.研究发现物料在串联式磨盘螺杆挤出机混炼段的停留时间较长,分布范围较广,有利于物料的分散混合和分布混合,得到性能稳定的产品.  相似文献   

12.
斜卧青霉P6木素过氧化物酶的褐煤降解活性及cDNA克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纯化得到的斜卧青霉P6分泌的木素过氧化物酶的褐煤降解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纯酶的褐煤降解活性依赖于 H2O2 的激活。降解后产物中小分子黄腐酸含量显著提高,褐煤及降解产物的经验分子式分别为 C100H86.5O36.5N2.09 和 C100H103.9O48.6N11.4,降解产物比原褐煤具有更高的 H、O、N 含量,而 C 含量明显下降。并且降解产物可提高豌豆种子的发芽率并明显缩短发芽时间。根据 N 末端氨基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 RT-PCR 方法扩增得到一条约 2000 bp 的 cDNA 片段,序列测定的大小为 1956 bp,通过序列比对,与已报道的 Piloderma croceum 菌的 mnp2 基因具有 45% 的同源性,具有过氧化氢酶的保守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13.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萃取得到的粉枝莓精油收率为1.86%.利用气相色谱仪-质谱仪(GC-MS)对粉枝莓萃取物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鉴定,并用面积归一法测得各成分的含量.共分离出42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1种化合物,占出峰物质总量的94.32%,主要成分为9,12-十八碳烯酸乙酯17.53%,碳酸二苯酯12.63%,3-(4-苯甲氧基)-2苯丙烯酸-2-乙基庚酯12.31%.其中有14种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由L-半胱氨酸乙酯与二硫化碳在Et3N存在下反应,得到光学活性(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乙酯,后者同3-(2-氧代环已基)丙酸在N,N-二环己基胺二亚胺(DCC)存在下反应,得到光学活性(R)-N-3-(2-氧代环己基)丙酰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酯乙酯及光学活性的3-(2-氧代环己基)丙酸.用半经验的量子化学PM3方法研究反应物和产物的最优构型与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15.
混合层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混合层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了离散涡方法。计算中采用扩散速度法处理粘性作用项。计算结果表明:与通常采用随机涡方法或核膨胀法处理粘性作用项相比,采用扩散速度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更吻合,同时更准确地反映了混合层流动的自相似性。在混合层流动中,邻近大尺度涡结构之间存在着连续不断的合并;采用二维离散涡方法预报的横向脉动速度均方根大于实验值是由二维离散涡方法忽略了真实流动的三维特性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研究了我国马尾松松香结晶趋势较大的原因、结晶趋势与树种、树脂酸组成之间的关系以及抑制松香结晶趋势的方法。试验采用改变松香中某种树脂酸含量的方法进行。结晶趋势测定采用国际通用的Palkin和Smith法(松香:丙酮=1:1)。 试验得到下列结果: 1.马尾松松脂和松香中均含有较高的枞酸型树脂酸(70%以上),导致松香具有较高的结晶趋势。 2.改变马尾松松香组成中海松酸型酸、脱氢枞酸的含量对减小其结晶趋势无明显的作用。对松香结晶趋势起重要作用的是枞酸型树脂酸中的长叶松酸与枞酸的含量。 3.马尾松松脂(60%)与湿地松松脂(40%)混炼或马尾松松香与适量(40%,以松香计)湿地松松香混合,混合松香具有良好的结晶趋势指标,析出结晶的时间约2小时,其组成中长叶松酸与枞酸的含量比在1:1.10—1.40范围内。 4.江西吉安湿地松松香具有较小的结晶趋势,析出晶体时间约2小时。但如加入纯枞酸使其量为松香量的30%以上时,其结晶趋势即行恶化,在15分钟内即析出树脂酸晶体。  相似文献   

17.
反式菊酸酯经臭氧化得蒈醛酸酯,然后在甲酸钠的甲醇溶液中发生差向异构,获得顺式蒈醛酸及它的半缩醛内酯的混合物,收率从原来文献报导的27%提高到60%。  相似文献   

18.
反式菊酸酯经臭氧化得蒈醛酸酯,然后在甲醇钠的甲醇溶液中发生差向异构,获得顺式蒈醛酸及它的半缩醛内酯的混合物,收率从原来文献报导的27%提高到60%。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机械混合法,利用ZrO2和WOx/ZrO2对Pt/HY分子筛进行了改性,考察了改性催化剂Pt/Zr—HY和Pt/WZr—HY上的正庚烷临氢异构化反应性能,探讨了改性催化剂影响催化反应活性和异构化选择性的原因。结果表明,改性后的Pt/HY催化剂,在反应活性下降的同时,异构化选择性显著提高,且异构化产物向裂解产物的转化温度明显提高,其中Pt/WZr—HY催化剂的这一效果尤为显著。但改性并不改变反应历程。同时改性也使:HY的酸量明显减少,酸强度改变,造成转化率减少及异构化选择性增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大鼠灌胃白花蛇舌草环烯醚萜类提取物后尿液中的E-6-O-对香豆酰鸡屎藤苷甲酯(M0)及其代谢产物.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60 mg/kg的剂量灌胃给予白花蛇舌草环烯醚萜类提取物,收集给药后0~8 h尿液并制备样品,采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代谢产物.结果:在大鼠尿液中检测到M0(原药E-6-O-对香豆酰鸡屎藤苷甲酯),M1(E-6-O-对香豆酰鸡屎藤苷甲酯葡萄糖醛酸化产物),M2(对香豆酸),M3(对香豆酸硫酸化产物),其中M1和M3均为首次发现.结论:M0在大鼠体内以葡萄糖醛酸形式代谢,最终以对香豆酸及对香豆酸硫酸化产物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