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郁飞翻译林语堂的英语长篇小说Moment in Peking,是译界一件很特殊的任务。其中原文及原文作者与译本及译者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涉及到乱世沧桑与生离死别的社会背景,至交好友与至亲父子的人物关系,倾情相托与父债子还的文坛佳话。这些背景,对译者的主体性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此译作的解读,不能忽略了其译者主体性对译作的影响及其在译作中的体现。本文试图借用杨晓荣老师的"同情的理解"的观点,从译者主体性的形成背景,对译作的影响,以及译本中语言风格和文化意象的回归等方面对郁飞的译本《瞬息京华》中的译者主体性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文化预设对文学翻译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梦  涂靖 《长沙大学学报》2006,20(1):107-109
文化预设对文学翻译有三大作用,即完整性、有效性和目的性。完整性──目的语读者根据已有文化体验自发补充译作所缺省的文化信息;有效性──同一作品在不同时代有不同译作,时代背景赋予不同译作以新的生命,使各译作相对原作来说均具可读性;目的性———文化预设使原作作者的创作意图在译作中得以体现,三大作用使源语文化在目的语中得以再现。  相似文献   

3.
从艺术哲学的模仿、创新说与诠释学视角出发,探讨翻译的对等性、译作与原作关系以及译者的作用这些基本的翻译问题,是构建翻译学元理论的一种初步尝试。原语和目的语诸层面的差异以及文本的开放性使得翻译的完全对等性是不可能的。译者在翻译中的作用如同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一样,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和创造力;译者的作用是画师而不是摄影师。译作与原作之关系,犹如艺术作品与自然作品之关系一样。  相似文献   

4.
就特定的原作和它的译作而言,原作是“老子”,译作是“儿子”。就泛指的原作和译作之间的关系而言,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译作可能成为“老子”,原创则转换成“儿子”。  相似文献   

5.
編后記     
本期所收的八篇译文,除“雅典改制”外,都是本校世界古代史研究生和进修教师在1955—56年雨年间的译作;力野和日知合译的“雅典政制”,则从1954年秋季就开始翻译,译稿经过几番更易。当初翻译这些论文和史料的目的,不是为着发表,而是为着我们自己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参考。这些译作无疑的都是不成熟的初稿。近来校外有些从事古代世界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同志常常责备我们不肯把这一类的非成品公诸同好,我们接受这种意见,  相似文献   

6.
引言在英汉各自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大量的成语,成语以其精辟、形象、生动等特点,牢固地确立了它在英语中的地位。翻译时若能处理好这些成语可以更传神地反映原作的风姿,使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更形象生动,从而为译作增色,读者也能更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已被翻译为多种文字。意识形态对毛泽东诗词的翻译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内翻译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前苏联第一个推出外语译本,亚非拉第三世界人民对毛泽东的索拜促使他们接受毛泽东诗词,改革开放后我国更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给译者更大的翻译自由。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间的转换,在评论译作时,不应只着重译作是否“忠实”于原文,还应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语言外因素对翻译活动和译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短篇小说《人同此心》、《且说屋里》英译最初发表于《天下》英文杂志,是老舍作品译作的发端。基于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考察老舍作品初期英译的赞助人、译者与作品,探讨译作中的文化元素翻译策略选择及制约,填补了老舍作品初期译作研究的空白。通过分析表明,宏观归化翻译策略并不排斥微观异化翻译策略。此种翻译策略的选择反映了各种文本及文外因素尤其是社会文化因素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信、达、雅”是完善得当的翻译理论。“信”即是忠实于原作,讲的是译德。只有“信”字为先,才能以负责的精神深探原义,使译作文通、理通、义达,谓之“以信求达”。要检验译作是否达义,关键是看其是否合乎情理。因而在翻译中,善于发现译作中的不合理点,着力探求其真,才是达义的正道  相似文献   

10.
文学翻译中的主体就是指译者,而客体则包括原作者、原作、原作读者、译作、译作读者五个方面。译者要做好翻译工作,就必须处理好同这几个方面的关系。对主客体关系的正确认识是建立新翻译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翻译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化上差异对译的影响。译对这些化差异现象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译作的质量。本拟就这一问题常见的处理方法进行归纳,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软实力(soft power)这一概念,于1990年诞生于美国,提出者是哈佛大学著名政治学者约瑟夫·奈。在中国,人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和翻译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有人译作"软权力",这显然是政治学的译法,因为权力是政治学的核心术语。有人译作"软力量",这是中国人对power一词的长期理解,即指强权。有人译作"软实力",目前大多数中国人都这样理解这个概念。还有人不  相似文献   

13.
<鲁宾逊漂流记>的原著和译作在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从目的论的目的规则、连贯规则及对读者因素的考虑三方面.对胡允桓的<鲁宾逊漂流记>中译本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这一译本尽管存在缺点,基本上还是实现了以青少年为阅读对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邓睿  王忠霞 《科技信息》2009,(24):I0136-I0137
以原著中心论和语言转换观为核心的传统翻译观轻视甚至是忽略了翻译主体和主体性,然而译者的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当代翻译观倡导对译者的研究不能单纯地从语言层面来评价其译作的优劣,而应从文学、文化多维度地予以评介。本文拟从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表现,分析辜鸿铭在其诗歌译作《赠卫八处士》中归化策略的选择。笔者认为,辜氏在译作中充分发挥了译者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动选取归化策略,实现了翻译中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的四篇英文译作为例,具体分析了各篇译作的精彩之处与商榷之点,从而引发出对汉诗英译原则的探讨.为我们今后汉诗英译的工作提供了以资借鉴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鲁宾逊漂流记》的原著和译作在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从目的论的目的规则、连贯规则及对读者因素的考虑三方面,对胡允桓的《鲁宾逊漂流记》中译本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这一译本尽管存在缺点,基本上还是实现了以青少年为阅读对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注释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翻译功能补偿的一种手段。张谷若先生的译作中注释数量多,精确度高,无疑是文学译品中的上乘之作。本文将结合张谷若译作《无名的裘德》中的注释特点,来探讨翻译时必须加注的原因以及加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刘阳 《科技信息》2012,(34):I0087-I0087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翻译工作者以及翻译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加之翻译学科的建设不够完善,出现了许多译作的质量问题。针对这些现象,季羡林先生曾发表过多篇文章,提出过许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建议和学术观点,本文将季老的文章总结起来,以供翻译工作者和学生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汉诗《回乡偶书》的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的四篇英文译作为例,具体分析了各篇译作的精彩之处与商榷之点,从而引发对汉诗英译原则的探讨,为我们今后汉诗英译的工作提供了以资借鉴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陶沙  韩杰 《科技信息》2010,(24):175-175,176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译文分析,认为翻译诗歌要意形结合。不仅要把握原作的意象、原作者的本意,还应该注重形式上语言、韵律、风格的使用,尽量与原作保持"形"的一致。译者应该在体现原作的范围之内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使目的语读者能够读到最接近原作的译作。应尽量避免译作中出现美文之风和译者中的"意象派",使意形结合体现和谐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