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但与省外比较仍显滞后。为使河南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必须打破传统思想,培育新的旅游经济产业、树立产品开发观念,开发现代的文明的旅游资源,加强内外旅游环境建设,发挥河南旅游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2.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如果对"基础"的基本情况不清楚,势必会给旅游资源开发的客观布局、旅游发展规划、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及具体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一定的局限性,甚至盲目性,其结果必然影响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崆峒山风景名胜区自然地理和旅游资源概况,重点分析了崆峒山的开发历史和开发现状,最后提出了今后崆峒山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和意见,希望能为崆峒山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河南旅游业存在的文化性薄弱问题,从树立文化旅游大产业的理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重视非物质文化旅游、全面实施整合开发、依靠文化创意促进旅游产品升级、建立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的长效机制等方面,为河南文化旅游的强省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体育旅游发展优势分析与开发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近年来河南旅游业逐步向多元化的层次发展,集赏心与健体为一体的体育旅游已成为引导旅游业的新时尚,也成为河南旅游业发展的又一亮点。本文分析了河南体育旅游的发展优势,提出了河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交叉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因而文化产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模式等等,对于旅游业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以名人故居作为青岛市特色文化资源的代表,通过分析当前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结合的角度探讨其旅游开发的创新模式,提出科技纪念馆模式、茶室或酒吧模式等,为青岛市特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论河南旅游商品的深度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河南旅游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河南旅游商品的开发和利用却一直处于薄弱环节。通过合理调整旅游产品结构,积极引导旅游购物消费,建立旅游商品深度开发与利用体系,开发突出河南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产品质量,建立河南旅游商品完善的销售体系等措施,将实现以提高旅游商品的收入来提升河南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乐山市是一座具有悠久旅游文化历史的城市,但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滞后阻碍了乐山市旅游业的发展.乐山市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4个方面对旅游资源开发机制进行了合理的解析,弥补了乐山市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不足,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化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城郊农业旅游拓展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针对郑州市城郊农业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和市场优势。本文针对郑州市城郊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居民旅游消费偏好的郑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郑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郑州市居民乡村旅游消费偏好,并提出开发策略.研究表明:郑州市乡村旅游存在开发程度低、产业关联性弱、产品层次偏低、品牌形象模糊等问题;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产品偏好侧重于农事体验、观光休闲、运动养生、文化体验、商务度假和自然科考等,对体验型、参与性强的乡村旅游活动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在开发策略上应走集群化发展战略,形成"一圈两翼 "的空间发展结构,打造复合型的旅游产品体系,从而实现郑州市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要使新疆旅游业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且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就必须遵循高起点、高水平的开发原则.在开发中引入创新理论,把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不断更新和再生其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使旅游资源在旅游市场永葆青春活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11.
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了农业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了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旅游资源评价是使潜在的旅游资源和现有的旅游资源的优势能更好地转化为社会经济优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婺源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乡村生态旅游热点地,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开发此地现有和潜在的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I18972-2003)对婺源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3.
萍乡的红色旅游资源应遵循主题性、效益性、协调性、独特性、保护性、创新性、形象性等原则加以整合。整合可采用联合制、股份制、独立制、主题式、区域式等具体方式。通过整合,解决体制、观念、资金、人才等问题,推动萍乡红色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清查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家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并利用ANP改良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旅游资源评价模型的权重处理方式,对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丰富、质量优秀.其中,特级景源4处、一级景源15处、二级景源34处、三级景源80处、四级景源75处,旅游资源等级搭配较为合理;提出了深度开发10个旅游项目的设想,对太姥山旅游开发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回顾珠江三角洲的旅游发展和立足于与香港、澳门间旅游资源、旅游空间和旅游市场的相互补充关系,论述其旅游开发特色和旅游活动的结构层次,旨在树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形象,与港澳之间形成一个相得而益彰的旅游整体,成为东亚国际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旅游经济竞争进入了区域竞争时代,以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形成合力,树立品牌为内容的合作竞争成为区域旅游竞争的主要形式.黄河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区域位置优越.在遵循开发与保护、有序开发与协同发展、功能分区与整体推进、突出区域主题形象等原则下,实现黄河沿线旅游资源的整合,构建大黄河旅游走廊,是黄河沿线各省区旅游业发展参与区域竞争的必要选择.为此,黄河沿线各省区要加强合作,在编制全流域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组建跨区域旅游企业集团、建立制度化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加强旅游推广合作、共拓客源市场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夏河县旅游资源优势的分析,提出了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的模式,并从宣传和企业角度阐述了如何取得市场优势,最后指出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旅游业产业优势确立的关键因素,旨在为西北地区资源导向型旅游地如何确立旅游产业优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文旅资源数据的种类多样,格式复杂,存储管理难度大,文旅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需求迫切,亟需建立一种数据组织管理方法。基于GeoSOT网格剖分理论,提出了一种对多元文旅资源数据的统一组织管理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文旅资源数据概况、剖分方案、编码方法、检索机制和检索结果。设计了一个文旅资源数据库,使GeoSOT编码组织管理各种类型数据,结果表明:基于GeoSOT剖分网格编码能够有效地组织管理文旅资源数据,提升数据检索访问效率,满足文旅资源数据的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9.
民营企业投资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利益诉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旅游资源开发和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众多民营企业顺应需求也纷纷投入到旅游景点开发和经营中.本文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从资源价值的角度,运用产权理论、效用价值论等分析了景区旅游资源的特性,并由此探讨了民营企业进入景区开发存在的矛盾冲突及协调手段.  相似文献   

20.
从湘西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出发,阐述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及可开发项目,对民俗旅游经济作出特征分析,为湘西经济发展与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