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将意象作为核心概念,将文化融入进去,认为意象是由社会文化和个人经历经验决定的,意象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拟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出发,以《功夫熊猫》为例,浅析文化意象在字幕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象和诗歌联系紧密,具有美的意象的诗,才能给读者以美感。因此意象是衡量一首诗歌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角度出发,通过对杜甫的《登高》两个英译本的分析,试图探讨其对于诗歌意象翻译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杜开怀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28-31
意象是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整合构建思路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和主要特征。基于认知视角的引入,意象被认为是通过语言的中介产生的联想及在大脑中相应的图像。小说人物的命名既是作者创作过程中进行人物塑造及主题揭示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也是读者和批评家文本解读与阐释的对象之一。以几部美国小说的人物命名为切入口,寻找意象理论与文学作品解读的界面,从而可验证、拓展意象理论的解释力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对汉诗英译的解释力——以杜甫《登高》的两个英译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加利·帕尔默(Gary B.Palmer)为了进一步发展和丰富美国语言人类学和语言与文化研究中的三大传统,把它们与认知语言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以意象为核心概念的文化语言学理论。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本文试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角度,以《登高》的两个英译本为例来探讨其对汉诗英译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龙、凤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其意象的多变,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龙凤文化意象进行探究,不仅加强了其科学理据性,更为龙凤文化的探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从隐喻的视角,辅之意象图式理论,对龙凤文化意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认知阐释,能够科学客观地溯源龙凤文化源流,进一步地剖析“龙”“凤”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蔡燕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9,(4)
盛唐的送别诗以其健康的审美理想、真挚的动人情感、乐观的进取精神和广阔的胸怀志向而超绝前人送别诗哀怨感伤的基调,呈现出雄健的格调和宏伟的境界。深究其增发的原因,有社会政治的原素,也同诗人审美追求和人格理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林燕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2):149-151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以《虞美人》为例,从文化语言学的意象角度出发,对这首词及其两种英译文进行探讨,指出从文化语言学角度赏析中国古词的意象美,有助于从新的角度更深层次的理解原词,也为古词的翻译开辟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44-46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其写作的乡愁诗表达了他们那一代人对祖国的强烈思念之情。在乡愁诗的写作中,作者成功地运用意象表达了其内心的真实感情。在其乡愁诗的代表作《乡愁》和《乡愁四韵》中,作者各自选取了四个典型意象表达了他浓浓的思乡之情。其中,《乡愁》中的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意象层层递进地表达了作者在人生不同时期的乡愁,《乡愁四韵》中的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和腊梅香四个意象同时在空间中展开,表达了作者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相似文献
9.
贾红霞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4,(6):91-95
随着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翻译活动中文化意象的准确传递成为当前翻译界关注的热点。基于框架语义学,探讨古典诗词中文化意象的英译。分析结果表明框架语义学对文化意象的准确传递有较强解释力,验证了框架语义学对文化意象英译的解释力。该研究对古典诗词英译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诗歌中的文化意象由于负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翻译的难度很大。所以通过李白《长干行》的不同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提出了翻译文化意象的几种策略,以期为译者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隐喻作为人类的认知手段之一,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帕尔默在文化心象理论中提出,隐喻与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这个世界上,各民族的深层文化绝大多数都是通过隐喻来传承与发展的,中西方国家的文化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其独异的部分。通过帕尔默文化心象理论来分析中西方文化异同下的概念隐喻及其翻译,以期为外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诗歌被喻为"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话语世界而存在,其翻译特别强调文化信息与美感效应的传递。因此,译者需要从研究民族文化差异入手去研究诗歌意象翻译。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差异,才能够进行有效的语言转换。从文化视角着眼,针对诗歌中的意象,提出几种行之有效的翻译手法。 相似文献
13.
帕尔默在《文化语言学理论构建》中论述了文化脚本理论,用文化脚本来解释不同地区由于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一些特定事物和语言上的差异。《花样年华》是电影中的经典之作,以《花样年华》的字幕英译为例,分析文化脚本理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4.
谭顺志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91-96
语言对人类精神发展起决定作用,是民族精神的外显。通过不同语言中相同能指对应的所指之对比,映射出相应民族的文化精神。即通过语言世界图景与现实世界图景之间存在的像似性,推论出不同语言词汇语义蕴涵的文化意象之异质性,其理据是: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不同意识观念→不同文化意象。文章通过俄、英、汉三种语言中文化意象的显性形式-动物意象、植物意象、数字意象、彩色意象等对比分析,证明地理环境决定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5.
以李清照的词为研究对象,以许渊冲对其词的翻译为例证,提出以模仿、移情、象征和拟人等美学翻译方法来再现李清照词中意境之美感。这些方法的提出和运用不仅有助于在汉英翻译中完美地再现中国古诗词意境之美感,同时也有助于弘扬中国绚丽灿烂的诗词文化。 相似文献
16.
意象是由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的创造而转化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传递是指以意象为载体传达独特情感活动的过程。作为词这一艺术形式发展的巅峰,宋词以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的明喻方法,赋予词极强的情感表现力和审美意义。柳永词将风、月、酒、泪、柳、云、黄昏等作为意象符号,在意象传递中注重情与景的融汇、虚与实的结合,注重对韵与味的追求,对整个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萧雄的《西疆杂述诗》是边塞诗第二次繁荣时期的产物。时代之于《西疆杂述诗》创作风格的影响表现在对于新疆领土的历史追溯,诗集中还重墨描写地域文化的相互影响。作为新疆竹枝词定型期的代表作,其竹枝词内容上对新疆民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记叙,其诗注结合的方式达到了竹枝词创作最完善的境地,同时从意象的选择上又体现了南方文化与新疆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题目是学术论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苏科技信息》2013年1~24期刊登的学术论文为例,通过穷尽性的定量统计,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句法、语义、语用等3个方面定性分析了科技期刊论文题目的语言学特色,旨在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论文的题目写作及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孟子》及其英译本的对比分析,从语篇语言学的视角对《孟子》汉英翻译的主语显化进行了考察.对比分析了汉英句式的变化以及主语的数量、频次和转换类型,结果发现:(1)英译本的主语数量和频次明显增多;(2)从转换类型看,充当主语的成分呈多样化趋势.文章围绕语际转换前后主语的差异化问题进行了统计,并对英译本主语数量增加和趋于多样性的原因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