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福柯关于权力话语中“人”的理论和有关文本阐释的思想来分析简·爱这一形象,认为她真实体现了福柯关于历史语境下人的有限性,反映了有关“人”的真实历史,不能仅仅当作一个先锋和叛逆的符号来理解,从而昭示作品的不朽价值。  相似文献   

2.
浅谈歌唱者的二度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唱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通过我多年的歌唱实践,深深地感受到歌唱者的二度创作会使作品演绎出特殊的感染力。本文着重从准确把握作品内涵、充分想象作品意境、正确运用声音技巧、细心品味作品风格、充分体现作品韵味、正确进行艺术处理、身心投入忘我歌唱和声情并茂追求完美八个方面阐释歌唱者二度创作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3.
最能体现凌叔华小说创作意义的是她的小说集《花之诗》和《女人》,因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别于同时代作家笔下的“时代新女性”,而被称为“新闺秀”小说的代表,不管当初这个称谓是褒是贬,但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认为,凌叔华小说中的闺秀形象有深远的文化意蕴:这些女性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化育的结果,同时又是人类女性身份中生与俱来的特质与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毕淑敏,这位当代知名女作家,自八十年代后期登上文坛以来,先后创作了一百多万字的作品。以其善意、祥和、冷静的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本文试图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开掘和写作方法的追求等方面,对她的小说作些探讨。一、崇尚真实 注重体验毕淑敏小说创作,“写作题材比较宽范”,正如她自己所说:“我写了高原严酷的军旅生活,也写了贫民百姓的酸甜苦辣。我的笔触有时涉及女性微妙的心理,有时也探讨经济领域眼花缭乱的现象……”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她的小说创作在取材上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规律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崇尚真实,注重体验”。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用嘲弄和批判的笔法,书写她作品中包括父亲在内的男性形象,他们由表及里的残缺情形,表达了她对男性世界的无情贬抑和彻底颠覆.被张爱玲放大了的男性的人性弱点与阴暗面书写,是建立在人与时代的命定结构关系之上的.这别有意味的男性世界重设,消解张爱玲对现实与未来的荒凉感和悲剧感,是她荒原意识的另一种诉求.  相似文献   

6.
沈曼桢是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十八春》的女主人公,在张爱玲笔下的众多女性形象中,她以近乎“完人”的形象出现,而张爱玲却是一贯不主张写“完人”的。因而,不能忽略《十八春》创作的特殊时代,以及在这部作品中透露出来的作者力图适应新时代的努力,因为张爱玲不久以后就离开了大陆,故而这篇作品和这个人物形象也就分外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7.
杜拉斯的部分作品带有浓烈的自传色彩,利用“自传性书写”,形成具有虚构色彩的“自传体小说”。而她对自己经历的反复书写,是她自恋与自卑的转移和升华。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用嘲弄和批判的笔法,书写她作品中包括父亲在内的男性形象,他们由表及里的残缺情形,表达了她对男性世界的无情贬抑和彻底颠覆。被张爱玲放大了的男性的人性弱点与阴暗面书写,是建立在人与时代的命定结构关系之上的。这别有意味的男性世界重设,消解了张爱玲对现实与未来的荒凉感和悲剧感,是她荒原意识的另一种诉求。  相似文献   

9.
最能体现凌叔华小说创作意义的是她的小说集《花之寺》和《女人》,因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别于同时代作家笔下的“时代新女性”,而被称为“新闺秀”小说的代表。不管当初这个称谓是褒是贬,但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认为,凌叔华小说中的闺秀形象有深远的文化意蕴:这些女性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化育的结果,同时又是人类女性身份中与生俱来的特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是“爵士时代的代言人”。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繁华的背后美国梦的破灭,然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一种他特有的法国情结。这种法国情结始终伴随着他的创作,在他的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他的作品更加浪漫,更加有异国情调,通过他的法国情结我们还可以看到作家更为真实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80年代的同一声音的独白式,翟永明以犀利的笔墨道出了女性敏感的神经和自我意识,从而奠定其女性诗人的地位,但同时"女性诗人"的称号也受到她本人的排斥.从第二人称的大量使用开始.她踏上了对话与交流之路,进而发展到完全抽离地第三人称书写,进入一个纯叙事性的"戏剧化"描写.自<时间美人>等一系列作品开始,诗人开始进行自我独自与戏剧描述的融合.这一流变过程同时也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诗歌叙事声音,特别是女性诗歌的普遍道路.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面对重压之下的个人形象的隐匿以及凸现,而最终完成现代女性书写者在面对社会压力中的自我话语的确立.  相似文献   

12.
目前学界对林纾《金陵秋》的研究远远不够,尤其是艺术层面的探讨更为少见。《金陵秋》中多种声音的共存以及各种声音之间的对话,构成了小说思想形象的复调;《金陵秋》中叙事视点在人物之间、人物与叙述者之间以及故事内外之间的自由转换,形成了小说叙事的复调;《金陵秋》中不同文类的组合、双重情节线索的独立并行生成了小说结构的复调。多重声音、多向视角、多种文类、多条线索互动共生,构成了《金陵秋》的复调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以一个公关学研究者的身份走进《红楼梦》大世界时,我注意到了薛宝钗。先让我们从纵的方面进行分析。薛宝钗是一个顺向接受着全套封建礼教的典范。《红楼梦》的客观描写告诉我们:薛宝钗到这个世界上来,就是要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这个形象在不同阶段上有着不同的指标,概言之即是封建的淑女形象,贤妻良母形象。这个做人的总目标,规定了她处事为人的原则;而这些“超我”的理性原则,则是无处不在,并在灵与肉、情与理的交战中始终护卫着理性对本能的战胜。封建时代,不得不容忍偷情的存在,但却绝对不允许恋爱的自由。薛宝…  相似文献   

14.
范畴概念是人们进行科学思维和研究的符号工具,也是思维成果的存在方式之一,“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组结”(列宁语).在文学反映论中,核心范畴无疑是形象,而在艺术生产论这个全新的理论体系中,这个核心范畴的位置则应让位于艺象,其中的原因,我想通过阐释形象与艺象的本义,检视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就能看得清楚了.“形象”是艺术反映论的核心范畴概念,这一点,大家都不会怀疑.主要例证就是,在以反映论为指导的文艺理论教科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结论:文学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家创作的是作品的形象;读者在接受中感受的是形象;作品的内容因素最重要的是形象;形式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中“咪咪”角色塑造为论题,通过剧本分析、形象分析、音乐分析和声音塑造四个方面来诠释这一歌剧形象的深刻内涵,希望能为女高音从业者更好的表演好这一角色提供出有益的帮助。本文认为:成否成功塑造好一个歌剧形象,理解作品的深刻程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寻梦者:试论白玛娜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玛娜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同行者,她以她的作品介入了和平解放以来西藏所经历的社会文化转型,为当代文坛推出了全新的艺术形象——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的“寻梦者”藏族女性典型形象,拓宽了我们的审美视域。在当代的藏族社会中有一类处于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边缘地带的女性群体,她们既不完全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也没能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她们只能在两种文化的夹缝里苦闷、彷徨,成为精神的虚空者,白玛娜珍的文本就关涉到了这一群体。尽管“寻梦者”女性不是新时代藏族女性的主流或全部,但她们的生存状态也是一种现实存在,塑造这一形象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钢笔的书写     
这文章原来的题目叫“怀念钢笔”。但细想,我真正怀念的是那钢笔书写的味道,更进一步说,是特别怀念那钢笔书写的时代。那稿纸的芬芳、钢笔书写的流利、字迹的真实,都会让我的心坎生出一份情意,如寒冬点了一炉熊熊燃烧的炭火,不仅暖和,还会让人眼睛一亮。但现在很少有这种感觉。  相似文献   

18.
萧乾小说多采取儿童视角作为叙事策略,本文拟从儿童视角的角度观照萧乾小说,借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探究儿童声音和成年人声音的对话,尤其在儿童和成年人、隐含的成年作者和作品中人物两个层面对话复调中探究小说独特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19.
前两天,一个大学时代的朋友给我打了个电话,很兴奋地告诉我她要由台北到北京来参加图书博览会,并向我描述她如何处心积虑、威胁利诱地让主管同意她将年假一次休足的经过,然后又滔滔不绝地对我诉说着她要如何利用这次机会,到多少个地方去游览。“其实我好想去青康藏高原啊!”她的声音带着点三毛式的梦幻,然后还哼起小学时音乐课本里教的歌曲,“青海青、黄河黄,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现在叫青藏高原,西康省早没了……”“那我要来一次东北九省走透透,顺便买双乌拉草鞋。”“东北只有三省了,乌拉草鞋也不太暖……”“那我去迪化吃葡萄总行…  相似文献   

20.
作家王安忆从1976年踏入文坛,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在这三十几年中,她的作品题材与叙述策略几经变化,作品风格也由稚嫩逐渐走向成熟。然而对现实的关注,对女性的书写,却从未改变。她的作品承载着作家对世俗生活的悉心关怀、对人类命运的哲学性思考和对小说构筑心灵世界这个目标的不懈追求。以王安忆小说对女性的关注这个视角,来揭示作家对人生、对社会、对文学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