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味地进行宗教传播和对西方教育体制进行复制,而是在不断地调整自身定位、办学目标与专业设置等以适应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教会大学中国化的努力,不仅实现了其本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与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教会大学中国化的特点及其随后产生的影响,旨在正确认识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山东大学     
《实验室科学》2013,(4):F0004-F0004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3.
教会大学从19世纪末诞生到20世纪50年代初撤销,在中国的存在时间不过半个世纪。然而它们在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教育史上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是引人注目的。校歌塑造了教会大学的精神形象。文章从燕京大学、东吴大学、岭南大学、华西协合大学的校歌歌词中,梳理出校歌的内在光谱和细密纹理,探寻其对当今大学精神文化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校情、校史和校园文化的高度提炼,是其独有的"文化名片"。梳理大学校训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不论是西方国家早期的名牌大学,还是我国近代设立的教会大学,他们都十分重视校训的作用,都提出了自己特有的校训。而在新时期的中国,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数量可谓惊人。大学校训出现了雷同现象严重和缺乏个性等问题。鉴于此,我国的大学校训必须与大学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必须彰显个性,突出特色,并且借鉴域外校训之优点,使我国的大学校训更加多样化、个性化。  相似文献   

5.
作为近代知识和西方文化载体的基督教大学在中国出现后就开始了本土化历程。基督教大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表现在校园文化、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学校管理、服务对象等方面。中国基督教大学本土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中国社会的客观需要,基督教教会内部的变化以及办学经费的需要。中国基督教大学本土化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化人才的培养,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这种本土化体现了外部嵌入和内部培育之间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梁启超与私立南开学校的互动中,国学教育是重要的媒介。梁启超与严修、张伯苓的早期互动为其在私立南开学校开展国学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演讲或讲座以及文化学院的筹建是梁启超在私立南开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具体实践。虽然最终文化学院以失败告终,但梁启超与私立南开学校的互动富有深意,它是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国学教育时代境遇的缩影与写照。近代中国私立大学中的国学教育是近代国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私立大学国学教育的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国学教育在近代社会的时代命运,也有助于为现代国学教育的开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学”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大学”具有不同的内涵特征.适应于中国古代礼乐社会文化背景的中国古代大学,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和教育层次上区别于“小学”而存在,具有明显人伦色彩.与西方大学突出“求真”与“自由”的文化理念不同,中国大学突出的道德本位色彩强调通过教育达到“修齐治平”的最高境界,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大学的文化理念和终极追求.在中西合璧的现代大学文化理念探索过程中,西南联大在吸取西方大学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始终坚守对中国传统道德本位“大学之道”的自觉文化抉择,是它在中国教育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的大学理念对当前大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主持北京大学期间,被称为“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这一时期不仅是北大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觉醒奋起的时期。发源于北京大学的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为中国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可惜的是,蔡元培这一伟大教育家的业绩和形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和发扬。就是在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对他的宣传也很不够力度和完满。 剖析蔡元培的大学理念,并用其精神指导当前的大学改革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我们希望“江山代有人才出”,时代需要出现更…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随着金陵大学农学院的不断发展,来金大任职的农学家不断增多,他们在长期共事中逐渐形成一个相互关联且具有共同特征的群体,即金大农学家群体。该群体扮演着大学教师和科学研究者的双重角色,对中国近代农业教育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入探究这一群体内部结构,可以发现他们在国籍与籍贯、年龄、学历、学科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合理的内部结构是金大农学家成为中国近代农业改良中坚的重要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0.
依据原始期刊文献,研究近代物理学家、教育家李书华在中法大学代理校长任内,于1926年10月邀请法国电传发明家白兰来华在北京中法大学讲演早期传真技术的历史经过,并对白兰演讲、李书华所译的《传递图像的电报》作了文本分析。结论认为,这是近代传真技术在中国的首次公开演示,开启了中国传真技术经由实物传播的新路径,标志着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新起点。李书华在其传者选择、名词术语命名、系统绍介、公开发表于期刊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成为这一重大技术的首要传播者。  相似文献   

11.
大学从她产生开始就一直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她所衍生的大学精神也始终具有着特殊魅力与力量。然而,在历史的沉淀中,无论东方或者西方,这种所谓的大学精神都在物质发达的同时慢慢褪色,于是,大学精神复兴又成为了一种呼喊。本文就将从历史的角度探索大学精神的演变与复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北平大学存留的历史地理遗迹,为中国战时高等教育史研究提供历史佐证。方法文献考证法、实地调查法。结果北平大学作为西北大学京源的主体,是民国时期大学区制的产物,是北京高等教育史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史的重要篇章。北平大学建校时由许多学院组成,其校区众多,广泛分布在北京城内的各个地方。其遗迹大多数已不复存在,尚存的一些遗迹,也很少有人与北平大学(包括北平大学的后继校——西北大学)相联系。结论北平大学校址遗迹是历史的见证,能够与建筑遗址联系起来,才更容易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对其校址遗迹进行探寻,可以更好地挖掘、回忆历史,为今后展开的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困境中寻找出路——谈当代大学精神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云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4):114-118
经历了千年风雨后,大学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机构之一,并且其重要性仍在与日俱增.在现代社会里,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已经政治化,市场化,功利化了.早期的大学精神如何?大学精神又是如何失落的呢?又该如何重塑大学精神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从回顾大学精神的历史入手,进而对当代大学精神作一个全面了解,明确大学定位,把握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尺度,建立多样化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各个层面和领域对决策建议的需求呈几何级增长趋势,大学智库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部分。中国大学智库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学智库的发展与转型还存在诸多问题,大学智库转型必须保持其独立性,加强其合作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智库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孙国封(1890—1936)先生是中国近代教育家、物理学家,是中国第一届在国内培养的物理学毕业生。他参与筹建了东北地区第一所高水平大学——东北大学,并担任理工院院长,复任教育部督学、北平大学工学院院长,而这两所工学院于1938年与西北联大工学院合组为西北工学院,从而奠定了我国东北、西北工程技术教育的基础。通过研究中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代物理学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中国物理学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进而引发人们对中国物理学史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政府和大学是既相互依赖又互为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其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学能否持续健康发展。自大学出现开始,大学自治与政府控制就成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难题,也是中国教育学者长期关注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府到底应该管理大学的哪些事务,而大学又究竟需要哪些办学自主权?双方的权力边界亟需厘清。  相似文献   

17.
日本大学有着完善的外部和内部治理结构,保障了民主管理、教授治校的良性运行,成就了他们高等教育强国梦想.其大学治理经验对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启示意义.但制度往往是内生的,世界上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优越的制度安排,任何制度都是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只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他人、立足创新,才能走向理想的彼岸.  相似文献   

18.
"教授治校"思想是建立在蔡元培对大学培养目标、对大学本质的认识、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基础上的。它是中国近代大学起步阶段对大学内部管理体制问题探索的起点。"教授治校"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反映了大学内部管理的一些共性特点。它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对当前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石建国 《世界知识》2011,(22):60-61
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美国圣公会在上海创办的圣约翰大学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为中国培养和输送了许多著名外交人才,早期有施肇基、颜惠庆、顾维钧,后期有宋子文等代表人物,严鹤龄也是其中一位名人。  相似文献   

20.
薛福成是 19世纪后期中国近代重要启蒙思想家 ,对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文化变迁有着重大影响。本文从文化对比的大视野入手 ,通过时代背景、思想资源、认知范围、理论架构、特征和影响等方面的论述 ,揭示了薛福成中西文化思想的丰富多彩和独特个性 ,并充分肯定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