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小鼠肺腺癌高、低转移潜能亚系(C6/C7)细胞,在体外对其细胞移动性、粘连性、细胞骨架以及内源性非特异性酯酶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小鼠肺腺癌高、低转移潜能亚系(C6/C7)细胞体内转移能力与其体外移动性、粘连性呈负相关;与其细胞胞浆骨架网络分布不均、紊乱,常纠集于胞核一侧以及细胞内非特异性酯酶的高表达里正相关。提示:癌细胞体内转移能力与其体外移动性、粘连性不一定相互平行:癌细胞浆骨架分布不均、紊乱,尤其常纠集于胞核一侧的现象,以及内源性非特异性酯酶的高表达,很可能是高转移性癌细胞的重要生物学表型。  相似文献   

2.
对小鼠肺腺癌细胞系(LA-795)高、低转移亚系(LA-795-C6和LA-795-C7)体外培养第20及30代细胞染色体G显带核型进行比较,结果高转移细胞染色体众数较低转移亚系细胞具有不稳定的特点,表明转移潜的差异和遗传物质的稳定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单细胞克隆化培养技术,对小鼠肺脓癌LA795细胞系进行单细胞克隆化培养,分离出8个亚系,体外培养35代内生物学特性稳定,反复液氮冻存能复苏。将其中4个亚系细胞在裸鼠体内移植,结果命名为LA795-C6的细胞亚系较命名为LA795-C7的细胞亚系具有更大的肺转移能力,表明了母系确实存在转移潜能不同的异质细胞;将高、低转移潜能细胞体外培养,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高转移潜能细胞比低转移潜能细胞表现为更幼稚,且更具有生长活跃性的特点,说明高转移亚系LA795-C6和低转移亚系LA795-C7在体外培养存在着分化程度上的差异,且该肿瘤体内转移能力和体外培养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这提示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其分化程度和体内转移潜能有密切的矢系。  相似文献   

4.
对小鼠肺腺癌细胞系(LA-795)高、低转移亚系(LA-795-C_6和LA-795-C_7)体外培养第20及30代细胞染色体G显带核型进行比较,结果高转移亚系细胞染色体众数较低转移亚系细胞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表明转移潜能的差异和遗传物质的稳定程度密切相关.高、低转移亚系出现相同及不同的标志染色体和异常染色体,其中,高转移亚系出现标志染色体8种及del(8)q ̄(ter),del(12)q ̄(ter),11P ̄+,13P ̄+,tri(2M4),dic(2M5),M6:7q ̄+?;而低转移潜能亚系出现标志染色体12种及del(8)q ̄(ter),del(12)q ̄(ter),r(15),dic(M6;2M7),M8:7q ̄_?t(2:2),t(2:15),t(15:M10),t(15:M11),t(5:M12).表明来源于同一母系而转移潜能不同的亚系染色体核型具有本质上的差异,转移潜能与其密切相关.另外,分析低转移亚系出现t(2:2);t(C2:15)t(15:M10);t(15:M11); t(5:M12);r(15)等现象,推测高、低转移潜能亚系细胞可能存在本身H-2系统及CD44抗元表达的差异,这很可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A-LAK细胞的抑瘤和抗转移作用,并与LAK细胞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LAK对高转移人肺腺癌细胞在裸小鼠体内的肺转移抑制率达82.7%,而LAK的肺转移抑制率46%,二者相比(p<0.01)有显著差异,对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也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并有明显的延长动物生存期的作用。总之,A-LAK细胞具有较高的抗肿瘤和抗转移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新型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癌很容易发生转移。实验以17例肺癌(5例肺腺癌、1例腺鳞癌、7例肺鳞癌及4例小细胞末分化癌)的原发灶、癌旁正常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为材料,采用PCR及非放射性标记的RNA斑点杂交分析LTR在基因组的存在及其表达情况。研究结果发现:LTR序列在17例肺癌病人的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的基因组中普遍存在,LTR致肺癌转移与其插入基因组中无关;LTR致肺癌转移与其表达增高有关,而且其高表达与小细胞肺癌的转移无关,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提示LTR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过程。实验结果为从细胞系获得的结论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BALB/C系小鼠动情周期的观察李娟,李芝兰(兰州市城关区卫生防疫站730030)(兰州医学院预防医学系730000)为了掌握利用观察阴道粘膜脱落细胞形态判定动物动情周期的方法。笔者进行了小鼠正常条件下动情周期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对苯的性腺毒性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HMBA和亚硒酸钠对人胃腺癌细胞的诱导分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5×10(-3)mol/L环六亚甲基双乙酰胺和3×10(-6)mol/L亚硒酸钠诱导剂组合处理人胃腺癌MGc80-3细胞,结果细胞的群体增殖和DNA合成均受到显著抑制,生长抑制率最高达72.8%,DNA合成的抑制率达84.1%,液门测定的CPM值也较诱导处理之前降低了5.26倍;同时,MGC80-3细胞的表型由典型恶性特征向相应正常细胞类似的形态结构特征转变,细胞对裸鼠的致瘤性也明显降低(P值<0.05)·表明HMBA和亚硒酸钠的组合能够有效地诱导人胃腺癌细胞的分化,而且这种诱导分化作用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诱导物所产生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复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口服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复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口服液(COL-TAI)对正常及化疗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应用环磷酰胺(CTX)对实验小鼠进行化疗或给实验小鼠以致死量的阿糖胞苷(ARA-C),然后给小鼠口服COL-TAI,比较用药组和对照组之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3b受体活性、吞噬功能、淋巴细胞酸性非特异性酯酶和生存时间等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COL-TAI可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3b受体性活,COL-TAI对化疗小鼠的免疫缺损有恢复作用,可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增加ANAE+(α-乙酸苯酯酶+)淋巴细胞百分率;COL-TAI可显著延长给阿糖胞苷致死量小鼠的生命(P<0.01).COL-TAI具有增强正常和化疗小鼠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口服COL-TAI可显著提高化疗小鼠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通过检测小鼠脾脏PFC,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淋巴细胞转化活性及脾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免疫指标,观察三普虫草精(SPCS)对环磷酰胺(CY)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SPCS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单独使用,能促进CY损伤小鼠PFC功能的恢复(P<0.01);使因CY损伤而失调的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得到改善(P<0.05);使降低了的淋巴细胞转化活性得以恢复(P<0.001);能显著促进ConA诱导CY损伤小鼠脾细胞TNFβ的合成与释放(P<0.001)。  相似文献   

11.
以Lewis肺癌细胞株接种C57BL/6J纯系小鼠造成荷瘤模型,观察中药复方保肺泰对荷瘤小鼠及其化疗后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保肺泰组与荷瘤对照组比较、保肺泰+化疗组与化疗组比较,NK细胞活性均有明显升高(P〈0.05)。提示保肺泰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人肝癌细胞株HepG2母系克隆分离异质性亚系,探讨肝癌异质性机理。方法:应用有限稀释法对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进行单细胞克隆分离异质性亚系,并应用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和DNA含量,MTT法检测其对不同抗癌药物敏感性,同时应用裸鼠脾种植肝转移在体实验模型探讨其生物学行为的差异。结果:分离到HepG2—D3及HepG2—F4两个细胞亚系。HepG2—F4亚系细胞呈长梭形,体外增殖能力强,但脾脏内种植后不成瘤,不转移(0/10);HepG2—D3亚系细胞呈多角形、多突起,脾脏内种植成瘤率高(10/10),并在肝脏形成广泛转移(10/10)。结论:从人肝癌细胞株HepG2母系成功分离建立了两个异质性细胞亚系,两在形态学、增殖能力及其对不同抗癌药物敏感性、成瘤和转移能力方面均存在差异,该亚系可为进一步研究肝癌异质性尤其是转移的确切机制提供良好的素材。  相似文献   

13.
丝裂霉素、长春碱酰胺、顺铂(MVP)方案是目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最常用方案之一,但它毒性大。卡铂和顺铂具有不同毒性,我们观察了用卡铂代替顺铂的MVC方案治疗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应用方案为:丝裂霉素(MMC)6~8mg/m2ivdl、长春碱酰胺(VDS)3mg/m2ivdl,d8和卡铂(CBP)300mg/m2ivdripdl。30例ⅢB~Ⅳ期肺腺癌(男性10例,女性20例,ⅢB期20例,Ⅳ期10例)的总有效率为45%,ⅢB期有效率为55%,Ⅳ期有效率为40%,其中完全缓解3例(占10%),部分缓解12例(占40%)。副反应轻,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级白细胞减少分别为10%和33%;Ⅲ、Ⅵ级血小板减少均为33%;Ⅲ级血红蛋白减少33%;未见Ⅳ级血红蛋白减少,未见肾毒性,其它副反应多数为Ⅰ~Ⅱ级,发生率也低。MVC方案对肺腺癌特别是ⅢB肺腺癌有较好疗效,毒性小,无须水化,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可在门诊使用,可作首选方案之一代替MVP方案治疗肺腺癌  相似文献   

14.
用50mmol/LAOT反胶团系统在添加0.1mol/LKCl,pH7.5条件下萃取了猪心糜粗提液(Ⅰ)、pH7.5沉淀杂质蛋白后的提取液的滤液(Ⅱ)、硫酸铵(500g/L)盐析除杂蛋白的清液透析液(Ⅲ)、硫酸矮(50g/L)除杂蛋白的滤液并透析除盐的溶液(Ⅳ)、细胞色素C的三氯乙酸的沉淀物的饱和硫酸铵溶液透析除盐细胞色素C溶液(Ⅴ)中的细胞色素C。用1mol/LKCl、pH13.0的水溶液对萃取有机相中的细胞色素C进行反萃取获得细胞色素C溶液。结果显示,AOT反胶团系统能够将细胞色素C从猪心提取液中萃取到有机相中,并经调节离子强度和pH值又能将细胞色素C从有机相中反萃取到水溶液中。其萃取效率(%)分别为86.9、78.1、63.1、43.1和6。  相似文献   

15.
研究CM分担两个有穷集合的亚纯函数的唯一性,证明了如下结果:设S={z:z^7-z^6=1},f和g是两个满足H(∞,f)〉11/12,H(∞,g)〉11/12的亚纯函数。如果E(S,f)=E(S,g),E(∞,f)=E(∞,g),则f≡g。  相似文献   

16.
用提纯的LCM病毒抗原(主要为NP63)免疫BALB/C小鼠,应用鼠—鼠杂交瘤技术获得了三珠(1E2、1C6和2D2)分泌抗LCM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经检测,它们所分泌的抗体亚类分别为IgG1(1E2)和IgM(1C6)。亲和力为75μg(1E2)和5μg(1C6)。腹水效价为105。免疫荧光阻断法和ELISA阻断试验测定结果一致,1E2的标记物能阻断2D2,但不能阻断1C6。三株McAb对7种鼠源性病毒抗原(ReO3、Sendai、MHV、GDⅦ、EHFPVM和Ectro)均无反应。  相似文献   

17.
抗小鼠雄性特异性抗原(H—Y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经C57BL/6J雄鼠脾细胞免疫的同系雌鼠脾细胞与Balb/c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进行融合,以雌、雄鼠脾细胞作细胞性ELISA、间接免疫荧光和精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进行筛选,共建立了5株稳定分泌抗H-Y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该杂交瘤细胞可在C57BL/6J与Balb/c杂交子一代雌性小鼠腹腔生长并形成腹水性抗体。鉴定结果证明这些抗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人体肺腺癌和人体鼻咽癌两株细胞系,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的背侧皮下和后肢爪技爪垫移植;(1)爪垫移植组,两种肿瘤细胞系各用6只scid小鼠,分别于每只动物左后肢爪垫移植2个瘤组织小块,同一只动物右后肢爪垫接种。  相似文献   

19.
报道一种经亚硝化后用极谱定量二苯胺的极谱测定方法。在0.2mol/LHAc-0.025mol/LH_2SO_4-4×10 ̄(-6)mol/LNaNO_2底液中,二苯胺的亚硝化产物有一良好的极谱还原波,峰电位为-0.61V(vs,SCE),峰高与二苯胺浓度在2×10 ̄(-7)~1×10 ̄(-5)mol/L范围内有线性关系(r=0.9999)。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细胞在体外用SD大鼠视网膜为其侵袭靶子,经扫描电镜、透视电镜观察,显示了肿瘤细胞借助其丝状伪足粘附于内界膜上,进一步向下侵袭视网膜深层。对照组用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和直径9.28μm的胶粒分别种植在视网膜上均不见上述改变。此外,又将6株人肺癌细胞分别注射于裸鼠眼玻璃体房内,在注射后第15天、30天取出眼球,制片经光镜观察,结果发现在体外实验表现出高移动性、高粘连性的肺巨细胞癌在体内对视网膜侵袭力最强,为6株肺癌之冠;相反,体外实验表现低移动性、低粘连性的一株肺癌腺在体内对视网膜的侵袭力亦最低。体内、体外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视网膜既可以用于体内又可以用于体外实验,它是用来作为研究肿瘤侵袭行为理想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