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斯坦贝克的许多优秀小说被成功地改编和拍摄为电影,其中获奖最多和影响比较突出的有《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和《伊甸园之东》3部影片。这3部电影作品分别通过不同的角度和题材,塑造典型化角色,以现实主义的手段聚焦斯坦贝克关注的困窘,展示了对原作媒介的跨越及其悲剧意识小说主题模式的再提炼;改编作品还对原故事叙事时空进行了集中式重构,在电影的影响上体现出电影作品对小说及社会语境的映射性,完成了从不同风格的小说到现实主义风格电影的集体转身,实现了小说与电影的精彩握手,为诠释斯坦贝克悲剧意识作品所具备的特殊魅力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与可能。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期美国文学批评界普通认为,斯坦贝克的作品因为对人物语言及性行为不加修饰的直白描写而显"粗俗"。论文在新的语境下就斯坦贝克文本的这一特色重新作出分析指出,在所谓"文明"人士看来是"粗俗"的东西实际上是还原了人类作为动物世界一员的事实,是熟悉生态科学的作家对人类生物本性的客观呈现,从而有力地反驳了对人的地位的过分夸大。囿于特定的时代眼光和批评视野,那些批评斯坦贝克作品"粗俗"的批评家显然是忽略了小说家斯坦贝克同时也是一名业余海洋生态学家这一双重身份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如今人们已不满足于浮浅的,有限的信息,而要求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内涵丰富,更有价值的信息,要求看到更多的形象生动“新闻背后的新闻”,需要深度报道,这就出现了新闻与文学“合流”现象,如报告文学,大特写,文艺性通讯等,它快速,真实,艺术地反映现实,切近生活,贴近读者,深得读者的青睐。但它们必须遵循新闻规律,即应遵守真实性原则。“新闻与文学的合流是指题材上,技巧上的合流,而不是本质上的混同。”  相似文献   

4.
李斌 《科技信息》2009,(22):113-113
美国现代作家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菊花》以菊花为贯穿全文的象征,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痛苦和精神追求,真实地反映了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农村妇女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5.
《圣经》对西方作家的影响难以估量,但20世纪初美国作家受尼采等人影响,普遍对宗教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斯坦贝克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愤怒的葡萄》中体现了一种矛盾的宗教观,一方面小说大量地借鉴了《圣经》的典故和结构,另一方面又对其中的教义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6.
张建林 《科技信息》2007,(10):128-128
本文从人类需求层次角度分析斯坦贝克的《菊花》中女主人公伊莉莎。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人就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伊莉莎在有了稳定、宽裕的生活后,还渴望有精神层面的满足,如被理解和欣赏。通过分析女主人公不同层次的需求,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小说的象征意义及主题。  相似文献   

7.
“角度”一词源于摄影 ,是新闻写作向兄弟学科借来的一个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记者处理新闻素材、挖掘材料的新闻价值的流程。提炼新闻角度 ,为的是突出特点 ,突出事物独自的特色 ,突出最鲜活的事实 ,突出读者最关心的侧面。一句话 ,就是追求新闻价值。新闻报道的角度选择过程 ,实际上是记者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综合运用的过程。何谓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扩散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去思考 ,不墨守成规 ,不拘于传统方法 ,不受点、线、面局限 ,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 ,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形式。而集中思维则与之相对应 ,它是以某个思…  相似文献   

8.
新闻文学是以当前发生的新闻事实为由头和题材,用文学创作手法创作出来,通过新闻媒体及时传播的、具有一定导向性和大众阅读品味的文学作品。新闻文学是基于报纸副刊的诞生而诞生,又随着新型副刊的出现而发展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相互借鉴,产生新型的“副刊”形态,新闻文学的种类也更加多样化,使新闻文学呈现又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9.
10.
一大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师,到了1949年名的"中国当代文学"阶段再也没有能够创作出与他们身份相称的作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探寻这一文学历史的"断裂"现象,说明作家社会事雾繁忙,无暇顾及文学;时代政治原则惟一,无法自由创造;文化心态失重,无谓销蚀自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周易》文学价值的初步阐释,试图阐明《周易》不仅充满哲理,而且富有文学色彩,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深刻的生命意识、简洁的叙事艺术和萌动的寓言意识。  相似文献   

12.
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当前新闻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实践能力缺失的问题着眼,探讨了新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原则,并紧紧围绕新闻学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一系列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文学的存在方式是指文学赖以存在的整体结构。通过对文学创作活动(事件)、文学接受活动(事件)的现象学描述,建构了文学的存在方式———文学存在的四维整体结构和文学存在之主体间的交流结构,后两者共同组建着文学的存在整体。  相似文献   

14.
文学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与“归化”作为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历来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在文学翻译中存在着异化和归化现象,而文学翻译又主要采用“异化”,“归化”是“异化”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5.
在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一直困扰着翻译研究者的难题。从文化融合的角度分析了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认为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忠实有效地传递文化意象是文化融合的大势所趋,既是对外传播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丰富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风格体现在每位作家的笔端、每部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探讨翻译工作者在文学翻译中如何既忠实于原作者、原著的特色,同时又体现译者的风格,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反映在译文中传达给读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学翻译的美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中,译者在传递原文意义的同时,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艺术意境。以杨宪益夫妇的译作《边城》为例,探讨译者如何从语言、句式、修辞三方面再现原作的艺术特征和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伍联群 《菏泽学院学报》2003,25(3):26-30,34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其生活于蜀地的九年时间里,形成了他成熟的文论思想和主张。他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论中的“文道论”、“文气说”,从其自身的创作实践出发,主张文学创作应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吸取素材。我们从文学批评理论的角度对陆游的文论进行了论说和评析,指出其对传统文论的反思和改进。陆游的文论充满了积极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对于现代文艺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学翻译是艺术,是再创造,是语言和文学互输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它使读者大大增加文学作品“外贸知识”,丰富译入语语言和译语文学。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殊途同归,应兼收并存,共同为再现原文文学色彩、艺术风格、体现文学价值服务。  相似文献   

20.
论文学语言研究的几个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从事文学语言的研究之前,有必要对这一研究的前提进行一番清理和辨析。文学语言研究的前提主要有对象的界定、方法论、文学观、语言观等。从这一观点出发,本文就文学语言研究的对象范围、方法论原则、文学观和语言观基础提供了初步的思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