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讨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特征与设色规律.从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地域位置、题材内容、色彩等方面,分析了杨家埠年画的色彩象征性表现及色彩对比与和谐的设色规律.总结出杨家埠木版年画中的色彩美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下的统一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民间装饰新年环境、增强节日气氛、祈求吉祥如意的美术作品形式之一,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本文主要通过其外在形式,比如造型、题材、张贴、色彩运用等几个方面,对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特点作了一个浅显的概述,求满、求活、求全、求美四个大的特点,在不同题材的年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它们各有不同,又互相影响,共同体现了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审美追求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寄托、向往。  相似文献   

3.
肖俊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155-157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进行审美教育,根据美感的直觉性特征,把教材中的艺术形象或艺术境界生动展现于学生面前;根据美感的易变性特征,授课时另辟蹊径,常教常新,激发学生的美感;根据美感的情感性特征,设法激荡起学生的审美情感;调动学生美感心理因素,驱遣想象;运用比较,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4.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间情趣强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是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朱仙镇木版年画中的造型线条粗犷,形象夸张,构图饱满,质朴大气。它最切合实际生活并执著于对合人意的生命价值。从中不难看出,以需要为目的的民间文化观念及衍生出的原始意味极强的审美趋向,自然地成为了朱仙镇木版年画造型中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5.
《潍坊学院学报》2016,(5):73-78
杨家埠木版年画具有浓郁的民间性和地域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样作为造型艺术,油画和杨家埠木版年画有着许多相通的地方。对杨家埠年画文化元素,如主观意识、色彩的象征性和最大表现力、意象造型和质朴线条等加以研究提取,并融入到油画创作中去,对于杨家埠年画文化元素的传承和保护,以及对推动油画民族化进程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进行 审美教育,根据美感的直觉性特征,把教材中的艺术形象或艺术境界生动展现于学生面前;根据美感的易交性 特征,授课时另辟蹊径,常教常新,激发学生的美感;根据美感的情感性特征,设法激荡起学生的审美情感;调动 学生美感心理因素,驱遣想象;运用比较,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从学审美的本质和特征、学的审美功能和审丑效应、学美感的传达和接受、学形式和风格的审美情趣、民族宗教与学审美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学审美理论的研究范畴。旨在建构具有民族性、大众性、科学性的学审美理论,使之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本土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褚凯 《科技信息》2009,(33):273-274
高职语文教材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内涵,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让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因此,高职语文呼唤教师的美教。它要求语文教师导入激情关语,激发审美情趣;配放优美音乐,烘托教学氛围;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审美情景;感受真挚情感,培养审美观念;挖掘内在关点,揭示审美情操;再现艺术形象,启发审美想象。  相似文献   

9.
装饰是一个非常流行且有普遍性的概念,以其审美的个性满足着人们的需要,装点着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是审美方式的形象表现,又是审美改造的具体实践。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色彩、材料、形式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三方面的研究使人们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直接感受事物的深层美感,并提高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审美观的角度,分别从审美标准、审美情趣、审美理想三个方面对建国后武术审美变化进行论述,认为武术现代审美观的主要特征是追求直观的外在形体美,注重动作外在形式的造型,美感,趋向于表演、艺术化,更加突出其养生、娱乐性,技击性不再是武术的首要的审美标准;动作内涵意境相对传统武术下降,或者说形成与时代相应的新风格和意境;练武术的理想、追求更加现实化、功利化.  相似文献   

11.
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具有浓郁乡土民间特色,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绵竹的一大旅游品牌,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中遭到了重创。本文在分析了绵竹年画旅游开发价值的基础上,针对震后的具体现状,提出了绵竹市年画旅游相应的恢复重建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过年不仅在民间有许多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也是历代宫廷的重要庆典。乾隆帝在圆明园同乐园中特意定时设置买卖街,专供皇室成员新年期间体验老百姓逛街购物的乐趣;此可视为宫中的新年文化活动,也可以反映宫中年俗的特色。透过史料了解清宫春节活动,探讨满清皇帝如何欢度新年,并对买卖街的经营特点及文化内涵加以分析,藉此更深一层地认识清代皇家年节文化。  相似文献   

13.
从本雅明的艺术复制理论出发,对中国年画做出一番梳理和认知。究其本质,机械复制的出现与艺术世界的“韵味”消逝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牵连。社会文化心理氛围的变异,导致年画艺术在现代的困境,说明了复制的非决定性因素。因此,人们把一切艺术中美学意蕴失落的现象仅仅指向技术发达时,有失公允,甚至是对社会进步的自我否定。技术可以使艺术更加精致,复制同样可以使艺术更加完美,关键在于审美主体自身。因为无论技术怎样发达,记忆都是最重要的。有了记忆,艺术才充满底蕴和生气,才能让人回溯和瞻望。  相似文献   

14.
韩贤 《太原科技》2006,(3):43-44
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挖掘和培养,从审美教育、审美心理导向、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情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学生应正确地感知音乐审美情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审美想像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文学唯美主义审美理想的生成,与江南文化有着内在的关联。江南文化那独特的精细坚韧、柔美飘逸,而又略带浪漫、伤感的审美气质及其诗性审美意识,触动着现代中国人的精神隐忧,反映出现代中国由文化冲突而引发意义危机的现实境况,抒发了由文明失落而带来的民族苦难情怀。新文学的唯美主义审美理想,承历史的积淀演化而来,又不断地糅入时代的情愫,成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鲜明标志。  相似文献   

16.
韦娜 《洛阳大学学报》2005,20(3):102-104
洛阳传统年画,以人物画为主,取材于喜闻乐见的神话、历史和民间故事,反映了百姓的愿望和追求.其构图不受“学院派”画像元素的约束,讲究均衡、对称、和谐、充盈,大量吸收传统戏剧脸谱和着装艺术的优点.在色彩运用方面以红、黄、绿、紫、白、黑诸色为主,多采用木刻水印,以充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且与广大百姓的爱憎交融.因此为广大老百姓所喜爱,从而使传统年画充满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特点和理念的界定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语文美育教育实则是审美期待——审美展开——审美弥漫的审美过程。依据审美心理学原理并遵循中学语文教育的自身规律,就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诱导学生入情入境,启发学生知情悟理以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等问题,联系教学实际和具体作品进行阐述。肯定并强调审美心理过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体验情感的基础上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杨振宁的物理美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振宁的物理美学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探究了物理美的结构、层次与物理学家的审美风格;二是提出了对称支配相互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19.
木版年画起源于春节贴在门上的"桃符",桃符是年画的艺术雏形,历史久远。它伴随着雕版技术的产生兴于宋,盛于明清,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具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朱仙镇木版年画和桃花坞木版年画有着相同的历史渊源,但由于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历史境遇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风格面貌有着很大的差异。通过比较研究它们的历史沿革及风格差异,使我们更好的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提高创新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为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提供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为人们赞叹吟咏.然而思想境界、人生阅历不同者在山水面前各得其所.有的写山河之美,有的抒内心之情,有的感人生之悟,有的体物我相融,有的四种境界皆备,留下了无数篇隽永优美的画卷.阅读这些山水游记,欣赏他们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心灵感受,从而培养我们对山水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