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访问控制列表是一种应用在路由器接口上的包过滤技术,其在网络设备接口上读取和分析数据包头中的信息,与自身设置的策略进行比对,进而控制数据流的转发或者阻塞。访问控制列表在网络安全防范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首先介绍了访问控制列表的一些基本原理,接着结合东莞理工学院校园网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访问控制列表技术在校园网应用中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2.
访问控制列表是通过事先制定的命令序列来控制内外网之间的访问,在内外网隔离的环境中应用广泛。利用Packet Tracer和GNS 3软件设计两种不同类型的网络拓扑,通过设备配置,以及进一步应用访问控制列表,实现内外网隔离的目的。通过分析访问控制列表在隔离内外网中的功能机制,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访问控制列表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对大中型结构的园区网隔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带来的安全问题与日俱增。虽有防火墙等设备可以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但是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一次性投入过大。为了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提高网络使用安全性,引入访问控制列表的方法。访问控制列表(ACL)是应用在路由器接口的指令列表。可以起到控制网络流量、流向的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保护网络设备、服务器的关键作用。本文从通过企业实际案例说明使用访问控制列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路由器在计算机网络流量控制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其关键技术就是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本文在介绍路由器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访问控制列表的工作原理,同时结合一个实际用例,提出了访问控制列表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5.
蔡磊 《科技信息》2013,(35):47-47
计算机网络安全、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与作用解析,看公司的网络如何配置访问控制列表来达到一些防火墙达不到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利用策略路由技术和网络地址转换,结合访问控制列表,在校园网的路由器上实现多径路由。  相似文献   

7.
访问控制列表是网络防御的前沿阵地,它提供了一种可以控制通过路由器和交换机不同接口的信息流的机制.文章对访问控制列表的概念、工作原理、分类、作用作了概括性的介绍;通过应用实例讲解了访问控制列表对病毒的过滤和基于时间访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大型企业信息网络采用三层交换技术,可以确保计算机网络更加合理、安全、有效。采用三层交换技术的网络架构,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二层交换技术的缺陷。在VLAN间采用访问控制策略,能够加强网络的整体安全。在核心层和汇接层交换机的接口上建立访问控制列表来实现VLAN之间的访问控制,决定哪些用户数据流可以在VLAN之间进行交换,以及最终到达核心层。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系统中的访问控制一般都是基于访问控制矩阵建立起来的 ,最普遍的访问控制是访问控制列表和能力模型。本文总结了访问控制在网络安全中的功能而且分析了几种访问控制模型的优缺点 ,并在我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能力模型的优化模型 ,展望了我们未来需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朱启明 《科技资讯》2007,(21):108-108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CISCO路由器技术。合理有效地利用基于时间的访问控制列表,制订安全保护策略,实现用户对网络的定时访问。  相似文献   

11.
访问控制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实系统中的访问控制一般都是基于访问控制矩阵建立起来的,最普遍的访问控制是访问控制列表和能力模型,本文总结了访问控制在网络安全中的功能而且分析了几种访问控制模型的优缺点,并在我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能力模型的优化模型,展望了我们未来需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对网络访问进行安全保护一直是网络管理和使用的关键问题.本文探讨网络访问构建基于访问控制列表的安全访问控制策略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网络层访问控制列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控制访问列表的作用和规则作了概括性介绍后,给出了一个应用的实例,具体分析了访问控制列表的使用方法,并对于它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给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利用数据起源对其它数据进行访问控制,建立了一种基于角色的起源访问控制模型(PRBAC).该模型以基于起源的访问控制模型(PBAC)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RBAC)为基础,划分了作为访问控制基础的依赖关系列表,并引入RBAC中角色集的概念,给出了具体的访问控制算法.分析结果表明PRBAC能解决基于起源的访问控制模型中授权管理不灵活、系统运行效率低和访问控制策略不够安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访问控制列表ACL(Access Control Last)是一种细粒度的自主访问控制DAC(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技术。在Linux内核中基于框架模式设计并实现了ACL安全子系统,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更灵活的自主访问控制,同时还与Linux内核中现有的基于文件权限位的DAC功能最大程度地兼容,避免了因引入ACL可能带来的系统兼容性问题。同时还实现了符合POSIX 1003.2c标准的API及命令行工具,便于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开发。  相似文献   

16.
胡海英 《科技资讯》2010,(26):22-23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基于网络的服务,网络安全问题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ACL即访问控制列表,它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三层以上设备,通过对数据包中的第三、四层中的包头信息按照给定的规则进行分析,判断是否转发该数据包。基于ACL的网络病毒的过滤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比较好的保护局域网用户免遭外界病毒的干扰,是一种比较好的中小型局域网网络安全控制技术。本设计重点从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出现、基本特征以及发展现状的角度出发,比较深入的研究了相关网络安全技术,深入分析了当前几种严重影响网络性能的网络病毒,结合ACL的工作原理,制定了相应的访问控制规则列表,并且通过模拟实验,对ACL的可行性进行了相应的测试。  相似文献   

17.
利用路由器加强网络安全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路由器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着重介绍了关于访问控制列表的知识,指出了路由器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8.
0引言可信网络连接(TNC)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网络访问控制(NAC)技术.传统的NAC系统主要集中于鉴别机制,也就是说,禁止非授权的设备接入局域网.然而,当安全状态比较可疑的网络设备请求连接入网时,它们却做不到禁止其连接.当网络设备处于不合适的安全状态,如没有安全更新、没有合适的防病毒软件或个人防火墙软件,它们就会威胁服务器和同一网络中其他工作站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网络设备脆弱性分析与预测,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网络设备脆弱性知识库构建方法。该方法将知识库构建分为3个部分:基于通用缺陷列表(CWE)构建网络设备脆弱性本体,形成脆弱性领域语义知识;为解决网络设备脆弱性数据获取难度大的问题,设计开发并发爬虫工具,高效构建网络设备脆弱性数据库;为提升关联规则挖掘效果,借助脆弱性领域语义知识,将构建的脆弱性数据库中、低层级脆弱性提升为高层级脆弱性,提高项集支持度,采用Apriori算法挖掘网络设备和脆弱性之间的关联规则。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网络设备脆弱性知识库中包含更多网络设备和脆弱性关联规则,根据关联规则可对网络设备脆弱性进行有效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20.
广域存储虚拟化的数据访问控制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传统的单域分布式存储服务中几种常用的访问控制模型.针对广域存储虚拟化的需求,指出传统模型的不足之处.进而引出了存储服务点的概念.提出通过使用存储服务点结合基于票据的访问控制的形式来实现广域范围类的单一用户身份认证并提高存储服务的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将基于票据的访问控制与扩展的访问控制列表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存储服务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