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朝华 《科技信息》2013,(23):155-155,164
在日语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表示自发性的动作行为表现方式,经常使用的助动词「れる、られる」动词「なる」等等都表现出日本人在思维和伦理构造上对于自发性的尊重和喜好。本文通过对助动词「れる、られる」、动词「なる」的外在表现形式的考查,来进一步探究自发性对于日本人内在的思维构造的影响,以及潜藏在日本文化中的自发性元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叶柳青 《科技信息》2011,(4):174-175
日本語の学習では、「は」と「が」の使い分けがとても重要である。本稿では、いままで読んできた研究成果を踏まえ、また筆者が日本語を教える間の経験も加え、「は」と「が」の使い分けを整理する。これが日本語学習者や日本語教師のみなさんに役立てば幸いと思う。  相似文献   

3.
芦立军 《科技信息》2010,(6):153-153
语言是一个民族成员用于社会交际的符号体系。同时,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作为该民族的寒暄语更是集中反映了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构造。本文通过对日语中表达谢意的寒暄语「ありがとう」和「すみません」入手,分析日本人的"和"意识,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陈秀林 《海峡科学》2012,(11):78-80
当初日本从中国引入汉字时,按照中文汉字的发音而引入.虽然经历了这么久的文字变化,还是不难发现日语的汉字音读与中文的发音有众多相似之处.该文通过日本常用汉字的音读与拼音的比较,从中发现拼音的声母与日语音读的子音有着相对完整的对称关系.而韵母与日语母音之间的关系虽然较为复杂,但也有一定的规律.例如韵母「ang」、「iang」、「uang」的日语音读的母音为「ou」,韵母[er」的母音为[i」,而且没有例外.  相似文献   

5.
在日语句子中「たい」是一种常见的助动词,它常常表示说话人的某种希望或愿望。根据人称的不同,「たい」的另一种形式「たがる」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它由「たい」加上接尾词「がる」所构成,主要用于表示第三者的希望,也可以说是表示说话人观察到的别人流露在外表或行为上的愿望。一般情况下所出现的误用现象的原因是:我们对于第二人称或者第三人称所涉及的句子语气不能整体把握,本文主要通过实例来说明「たい」和「たがる」的用法差异以及第一人称和其他人称所涉及的语气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外语时,经常会产生误用。尤其是中日两国,在文化和语言上有很多共同点,非常容易导致混淆,比如在日语中关于副词的近义表现很多,所以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日语学习者来说,副词的误用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对学习者来说,清楚地掌握近义副词的区别是迫在眉睫的事。本着这个目的,希望通过分析副词的性质特征、语法功能等对日语学习者更加透彻地理解近义副词提供帮助。该文主要以「せっかく」、「わざわざ」、「わざと」这三个词为例,对三个词的例句进行分析。从而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使中国人日语学习者能正确的把握近义副词,减少误用。  相似文献   

7.
日语的「らしい」和「ようだ」都是助动词。「らしい」是推量助动词,表示按客观的实际情况,有根据的推测,不是主观的设想。「ようだ」是比况助动词,是用某种事物来比喻其他事物的助动词。我们中国人把「らしい」和「ようだ」大都翻译成「好像」。但实际上这是不准确的,通常翻译成「好像」的情况比较多,但有时也必须翻译成「像」。汉语的「好像」「像」意思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李霞 《科技信息》2011,(21):I0203-I0203
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中国学习者会发现,同样一个中文的词语在日语的词汇中,既有外来语这一词类,又有汉语这一词类。例如「スポーツ」、「体育」、「運動」也就是说外来语单词「スポーツ」翻译成中文后,与汉语词汇「体育」、「運動」翻译成中文后意义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9.
孙瑞雪 《科技信息》2012,(23):19+51-19,51
补助动词「てみる」从语法的角度来看,本身就是有助词「て」和动词「みる」所构成的。其意义很单纯,表示尝试的意义。但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说其意义及用法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和性质。从语用学的角度,就是要将日语中的语言现象放在实际的语言操作中进行分析,理解,最后得出这一语言现象的深层含义。本文是将日语中补助动词「てみる」放在语用学的角度进行研究。首先研究日语补助动词「てみる」的意义和功能。「てみる」从语法的角度来讲是表示尝试的意义,在本文的研究中要探究「てみる」解释为尝试的原因。同时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研究「てみる」的"结果期待性"和"体验性"双重含义。由于在日语教学中对于「てみる」的解释一般只看到"尝试"这层意思的用法,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不能单纯的拿"尝试"这层意义进行分析理解,因此探索「てみる」在不同的情形,不同的场合下的意义及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日语在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在这种环境下,对于广大日语爱好者来说了解日语中的「砕けた表現」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对比的角度对日语中的「砕けた表現」进行了细致的分类研究,认为「砕けた表現」虽然不是日语中所特有的,但却是日常会话中随处可见的语言现象,研究这一问题对日语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宏恩 《科技信息》2009,(30):I0147-I0148
日语汉字"中"的读音规则仍然和其他汉字一样,存在着训读和音读两种现象。作为独立词(自立語)时,"中"只有其训读发音「なか」的读法。作为合成词(複合語)的一部时,读音则相对有些复杂。在日语合成词中,无论是人名还是地名几乎都是训读音「なか」。如人名「中井竹山(なかいちくざん)」、地名「中伊豆(なかいず)」等。在汉语中的人名、地名以及汉语式的日语单词中,"中"的读音以音读音「ちゅう」居多,如「李中玉(りちゅうぎょく)」、「中南海(ちゅうなんかい)」、「中肉(ちゅうにく)」、「御中(おんちゅう)」等。当然也存在「じゅう」的读音如「心中(しんじゅう)」。汉字"中"作为接尾词时,读音只有音读音「ちゅう」和「じゅう」两种情况,读音不同,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は」和「が」难以被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使用和区分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中日两种语言,在两者当中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并以此导入该语言现象,可以使学生快捷且准确地掌握「は」和「が」的基本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ちょっと」四种用法的考察,可以发现「ちょっと」的比较标准由客观存在的事物转向了主观判断,其客观性逐渐减弱,主观性逐渐加强。这些变化反映了日本人中考虑对方心理感受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4.
「は」和「が」难以被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使用和区分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中日两种语言,在两者当中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并以此导入该语言现象,可以使学生快捷且准确地掌握「は」和「が」的基本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田惠 《科技咨询导报》2012,(19):226-226
日语中的授受动词在日语学习中是个难点。本文通过例句对三组授受动词进行比较,解析了「あげる」、「もらう」、「くれる」作为授受动词的用法,也同时介绍了这三组动词作为补助动词时的表达。授受动词不仅仅是单纯表示"物的移动",也经常作为包含敬语的依赖表达来使用。  相似文献   

16.
日语中的助动词「れる」、「られる」有四种用法,即"自发"、"可能"、"被动"和"尊敬".表面上看它们的意思,所表达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但如果从日语形式的文化背景,从语言心理和语言机能来考察就可以发现其中有相通之处,并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分析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索日本这一民族的性格特点,日本人的信仰,生活价值取向,心理结构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日语教学实例为依据,指出受母语方言影响,长江流域地区的日语学习者发音存在的问题。在测试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人学习者带有特殊性的日语发音,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对中日相似辅音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异同展开论述。提出「ナ」行和「ラ」行假名发音的矫正方法。日语教师应分析来自不同地区学习者的发音并给予相应指导,在严格指导后,日语发音问题会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8.
彭方洁 《科技信息》2008,(20):184-185
在中文的会话之中,“我”、“你”、“我们”、“你们”等的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相当高,英语会话中,第一、第二人称的“I”、“you”也频繁地出现。而在日语会话中,很少出现「私」、「ぁなた」等人称代词,特别是第三人称「彼/彼女」、使用的频率则更少。本文就日语对话中的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及「コソァ」系列代词之间的联系,来探讨日语中较少直接使用第三人称代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日语提示助词「は」在日语语法,修辞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使用频率极高。「は」的主要作用是提示主题和表示限定及强调,如何正确地区别它们的作用,对于理解日语句子至关重要。针对这个问题。从三个大的方面提出其作用的辨析方法,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日语研究和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纪念过了「七七」,现在我们又在纪念「八一三」了.「七七」的芦沟桥事件,是日本侵略者大众进攻华北的第一个信号:「八一三」的淞芦冲突,则是我们发动全面抗战的第一响炮声.时间过得很快,我们的全面抗战已经满一年了!「八一三」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它发动了我们全面的抗战。侵略者的用心是狠毒的,他企图利用虹桥飞机场事件,把我们上海这个国防、经济与文化重要中心,突然攫在手中;然而「玩火」究竟是危险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