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是近些年在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交叉领域出现的崭新课题,尤其是从社会语言学及心理语言学双重影响下探讨语言性别差异带来的交际模式和自我认同变化的研究已引起广大语言学家的重视。通过对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探讨性别差异在语音语调、词汇层面、话语表达等社会交际方面的表现,试分析男女各自交际模式的不同与变化,从而验证其交际模式的变化受内在自我认同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的语言性别差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同时又是对社会传统和文化的反映。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英语在语音、词法、句法、言语交际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刘莹 《科技信息》2011,(35):310-310
语言的运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存在着性别差异。本文从话语的社会性质入手,系统地分析了由于女性对语言手段不同的选择和组合运用所表现出得在语音、词汇、句法、话语交际和话题选择方面的诸多异于男性语言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4.
英语语言的性别差异体现在语言层面和会话风格层面.本文从语言层面上(语音语调、词汇、句法等方面)和会话风格上研究语言使用的性别差异,从社会文化方面分析其根源,探索英语会话性别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即了解产生两性会话差异社会文化原因,尊重性别会话特点,促进跨性别交际.  相似文献   

5.
王龙婷  周莉莉 《科技信息》2008,(36):275-275
语言的性别差异是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但初期的研究大多是从语言的结构和形式入手对男女语言使用上的差异进行观察和研究,有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重点逐渐转移到了交际中的话语风格方面,力图在更高的层次上较为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语言使用与性别差异的关系问题。本文从话语风格角度探讨男女在交际过程中的语言差异,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根源,指出社会文化因素是导致男女话语风格差异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6.
男性与女性的性别差异是生物性的,遗传性的。而在人类语言及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性别差异则是心理性的、社会性的和文化性的。文章从语音、词汇、语法结构以及言语行为等方面描述了某些自然语言及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性别差异现象,分析了导致这些差异的两种主要因素,一是社会因素,即不同性别在社会中不同的社会分工和社会角色;二是传统文化因素。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自然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既有助于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又对语言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志强 《科技信息》2008,(5):267-267
本文重点讨论性别差异在语言中的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性别原形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在两性言语交际中有所反映,同时指出这一研究在人际交往及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结构与社会语境中语言使用的一种学说,它把"语言"作为研究内容,考察社会对语言的影响,揭示语言的本质。品牌名称与社会语言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蕴含了语义预设、性别差异、社会语境等大量的社会语言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试论英语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美玲 《科技信息》2010,(16):I0136-I0136
男女性别差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差异,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研究课题,许多研究领域都对它给予了重视。自20世纪60年代始,随着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发展,许多语言学家研究的焦点开始转向性别差异和语言使用的相互关系问题上来,并对性别语言差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性别差异不仅造成社会分工与地位不同,而且直接导致了男女双方在使用语言和会话模式上的差异。本文旨在提出研究语言和性别时,不仅要关心男性和女性在语言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而且应该把性别这个变量放置到更大的语境中去全面客观地发掘性别与语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语言性别差异研究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分工、社会偏见、心理原因和生理方面的原因.性别语言主要在语音语调、词语和句法的选择以及言语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旨在对性别语言差异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作一个简单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语言性别差异研究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于生理和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因素,人们在非语言符号传播中表现出种种性别差异。正确理解不同性别人的非语言符号对传播活动的成功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蓉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131-134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关系密切。英语词汇、谚语中保留有很多西方轻视和压迫妇女的痕迹。这一性别歧视近些年来越来越引起女权主义者的不满和抗争。从社会心理语言学角度探讨英语中性别歧视语存在的诸多表现及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女权运动对性别歧视语的影响,号召人们特别是女性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并通过不断地努力来逐步改变这一不合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陈力 《科技资讯》2010,(21):240-240
作为一个社会现象,语言不可避免地会被带上人物的性格特点,而这其中性别是尤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分析的语言性别差异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中一个有意思的角度就是从1987年Brown和Levinson提出的礼貌原则的语用观来分析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4.
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同时语言又有各种变异,其中性别差异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试从生理、心理、社会等角度系统阐述影响语言性别差异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来英语的普及和发展,愈来愈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到英美文化中性别语言差异,也对多元化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研究人员在社会语言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性别语言差异的动态和静态分析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社会语言学与性别差异现象,提出了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研究的必要性及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的具体表现,从而实现男女间跨性别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使用常常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作为拥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一个社会群体,其语言的性别差异更赋予了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作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大学生在词汇使用上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大学生在礼貌用语、社交称谓语、影视流行语、网络用语等方面存在性别差异。通过对大学生语言性别差异原因的分析,指出了语言性别差异对教育的影响,对指导我们大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语言学家们从文化、权力等角度分析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形成了支配论和差异论两大体系.依据这两个理论体系,对美剧《老友记》中人物语言的语调、词汇、句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可发现人物性格、社会经历以及语境等非性别因素对语言性别差异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是反映社会中各种观念的镜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现象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各种文化共有的现象。由于人们没有意识到性别语言的差异以及差异背后的原因,导致相互误解甚至产生冲突,因此了解性别语言的差异并利用其差异进行交流就显得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话题选择、语音语调、词汇、句法方面阐述了两性使用语言时的主要差异,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英语中性别差异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方面的具体表现,并分析了这些差异产生的根源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大学生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是否为独生子女、生源地等因素在气候环境适应、饮食文化适应、语言环境适应等方面的适应表现。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呼吁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活适应性,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为进入社会独立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网络交际语言中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性别差异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课题,从最初的描述性记录,到后来的根源性研究,无一不渗透着语言学家们对这一语言社会问题的学术热情。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形式,类似电子邮件、无纸化办公、网络聊天、视频会议等新兴的语言表现形式于我们已不再陌生。在这一语言领域中,是否也存在性别差异,如果存在,它的原因是否与传统语言性别差异原因吻合,差异的层面是否相同,这些便成为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