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双排配筋陶粒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共设计了3个同类型试件,即加纤维和保温板的陶粒混凝土剪力墙、加保温板的陶粒混凝土剪力墙及普通陶粒混凝土剪力墙对比试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采用抗震实验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各试件的实验现象、承载力与变形、滞回与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延性及耗能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件都是以脚部陶粒混凝土被压碎或钢筋被拉长、压弯导致剪力墙无法继续承受荷载而最终破坏.添加纤维并内置保温板对陶粒混凝土剪力墙的承载能力略有折减,但滞回环所包围面积相对较大,延性提高了9.87%,耗能系数提高了3.55%,刚度退化曲线相对更加平缓等,有利于构件或整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可见,此类剪力墙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在实际工程中,建议此类复合剪力墙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配置HRB400钢筋陶粒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采用试验方法,完成了6根受弯梁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陶粒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大于普通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荷载则和普通混凝土梁的相差不大,破坏时具有显著的脆性特征;在相同荷载作用下,陶粒混凝土梁的挠度比普通混凝土梁的大,刚度则小于普通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比普通混凝土梁的小。纤维的加入明显提高了陶粒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减小了陶粒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  相似文献   

3.
工程实际里常遇到高梁或类似高梁的一些结构,如高水头下支墩坝的面版,船闸的肋形 闸墙,高椿台、高坝及隧洞初砌等。这些结构的计算,需要利用弹性力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求出应力配置钢筋。我们知逍,混凝土材料是非均质的弹性塑性体,视如弹性体进行分析是 不能符合于实际情况的。 本文为了了解实际情况与计算情况的关系,跨高对承载能力的影响,以及配筋多少的作 用。选了三组长高比和配筋各不相同的梁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分析比较提出简单近似的计算 方法和意见,并提出有关裂缝出现理论中的某些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冲击荷载作用下掺有端钩型钢纤维的配筋混凝土梁的抗冲击性能,对6根简支的有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和不同配箍率的试件进行了落锤冲击试验,冲击点为跨中.分析了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和不同配箍率对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冲击能力的影响,并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各试件的开裂形态.详细分析了试件的开裂形态、跨中位移时程曲线、试件中纵筋和箍筋应变时程曲线的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冲击荷载作用下,配箍率较高的试件中钢筋发生屈服乃至失效的几率相对较小,随着配箍率的增加,试件承受冲击荷载时产生的最大裂缝宽度减小;在冲击荷载作用下,提高钢纤维体积掺量对构件混凝土基体强度的影响相对不大,但对于试件刚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同时,钢纤维含量的增加,会减少梁中箍筋的应变,使得钢筋混凝土梁中钢筋发挥更好的作用;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可以明显减少试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裂纹的发生与开展,并改变梁本身的开裂形态,使得裂缝发生的区域相对集中,形成主要集中在试件跨中的竖直裂纹,而支座附近裂纹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5.
陶粒混凝土单向板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16块陶粒混凝土单向板进行试验研究.板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正常使用条件下的裂缝宽度和挠度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技术要求.给出了开裂弯矩的计算公式,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高强页岩陶粒配制沥青陶粒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强碎石型页岩陶粒取代沥青混凝土中的普通石料进行骨料及沥青混合料的系统试验,配制出密度较小(1 896 kg.cm-3)、马歇尔稳定度及车辙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可用于桥面铺装的沥青陶粒混凝土,并进行了试生产和10 m长路段路面的现场试验.3年后的观测表明,沥青陶粒混凝土路面状况良好,可有效减轻铺装层的荷载20%以上.该试验结果具有实际应用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废陶粒透水混凝土的配比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陶粒掺量、颗粒级配及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孔隙率、抗压强度、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及掺入陶粒大粒径质量占比量的增大,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透水系数增大。试验最优配比方案为:陶粒掺量40%,陶粒级配为m(5~10 mm)∶m(10~15 mm)=6∶4,水灰比为0.3,该组合下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为25.2 MPa,透水系数为3.9 mm/s。  相似文献   

8.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配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发展状况的研究提出目前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针对有粘结非预应力筋对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裂缝宽度、裂缝间距等几方面的影响 ,通过试测和理论分析 ,提出了非预应力筋的有效配筋范围。  相似文献   

9.
10.
陶粒轻质高强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普通原材料和工业废渣,通过正交试验和普通成型工艺配制出抗压强度超过50M Pa、表观密度1950 kg/m^3的轻质高强混凝土材料,并给出优选配比方案,归纳出轻质高强混凝土强度、强质比与胶水比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以最低表观密度达到设计强度的目的,本文将砂浆视为一相,粗轻骨料视为一相,砂浆相主要提供强度,粗轻骨料相主要起填充和轻质的作用。将砂浆相和粗轻骨料相按不同比例复合,得到不同表观密度的轻骨料混凝土,测量轻骨料混凝土的28天强度和实际表观密度,绘制28天强度—表观密度曲线,得出满足以最低表观密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的CL35轻质高强混凝土的最佳配比。配置出表观密度为1550Kg/m3,28天抗压强度为38.7MPa的轻质高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12.
在恒温恒湿的实验室内进行混凝土受压柱的徐变试验.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徐变应变随时间发展的曲线对配筋混凝土与素混凝土的徐变应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钢筋能有效地抑制混凝土徐变.基于实测徐变应变数据提出了较精确的混凝土徐变系数预测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获得了普通钢筋对混凝土构件徐变影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试验,以胶结料405kg/m^3、陶粒552kg/m^3、建筑用砂845k/m^3及少量外加剂配制出了强度高、工作性好、坍落度损失小的高性能粉煤灰陶粒混凝土。  相似文献   

14.
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钢纤维,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能改善混凝土的脆性性质等力学性能。在钢筋混凝土梁中,加入钢纤维后,使梁在斜裂缝截面上的抗剪承载力有明显的增长。实验证明,用梁内配置钢箍和加入钢纤维的方法,在钢箍和钢纤维的共同作用下,达到提高抗剪承载力和改善混凝土的脆性性质 目的是可行的,也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对机制砂陶粒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进行了机制砂陶粒混凝土抗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陶粒混凝土的立方体和轴心抗压强度在砂率较小时受水泥用量的影响较大,在砂率较大时受水泥用量的影响较小;弹性模量同时受到砂率和水泥用量的关联影响,存在着最佳砂率和水泥用量;相比于天然砂轻骨料混凝土,机制砂轻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大;立方体和轴心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均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建议给出了拌合物工作性和强度均满足要求的LC35级机制砂陶粒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用量460~520 kg/m3、水灰比0.35和砂率42%),可供实际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混凝土桥梁剪切徐变问题,提出基于两点加载梁的剪切徐变测试方法。阐述了剪切徐变的测试原理,并推导剪切徐变系数的计算公式。采用数据补偿对温度及收缩的影响进行物理排除,对传感器的布置方案及数据误差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三组不同加载等级的试验梁为例,测试了混凝土梁的剪切徐变特性并给出规范系数的修正值。试验结果表明,我国现行规范对于轴向受力混凝土的徐变系数规定是可行的,剪切徐变系数则需乘以2.5~3倍的放大系数;三系数徐变公式修正法可为相关实验和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的受力特性,提出对配筋混凝土进行轴拉试验研究;对试验研究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设计。分别从试件设计、试验装置、原材料处理、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这几个方面做了研究与探讨。在配筋混凝土轴拉试验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分离钢筋和混凝土所承担的荷载,从而得到得到适用于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外包混凝土的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  相似文献   

19.
箱形型钢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进行7根大比例尺寸型钢混凝土梁试件的试验研究基础上,主要对箱形型钢混凝土梁中型钢与混凝土的协同工作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构造方式对型钢混凝土梁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箱形型钢混凝土梁的抗弯容易得到保证,但其抗剪能力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20.
配筋钢管混凝土柱抗火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钢管混凝土柱的抗火性能,在钢管混凝土柱中配置纵向钢筋和箍筋.对3根配筋钢管混凝土柱和1根钢管混凝土柱在恒定轴压荷载、两端简支条件下进行了火灾行为的试验研究.研究了配筋钢管混凝土柱的火灾反应、变形和破坏过程,测量了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温度场,并分析了钢管和配筋对钢管混凝土柱抗火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试验柱的破坏形态都是弯曲型,高温下配筋钢管混凝土的钢管退出工作后,由内部的钢筋混凝土圆柱承受荷载,其耐火极限比不配筋的钢管混凝土柱大得多,并且纵向钢筋数量多的配筋钢管混凝土柱,其耐火极限比配筋少的要大.对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耐火极限的计算值和试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