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电压技术》是该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课程包括高电压绝缘基本理论、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电力系统过电压防护技术。为了更好地开展《高电压技术》课程建设,打造学院品牌课程,该文以学生为主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工作任务为依据,构建课程体;以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建立了强基础、重实践的教学体系;以课程资源库、职业技能鉴定资源库为依据,丰富教学资源;以完善的高压实验综合平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建设完成的《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核心专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为快速发展的电力工业提供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与实践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基于大量调研和实践检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三创"(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与实践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以"三创"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应用"为宗旨,目的就是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重理论轻实践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的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3.
依托我校气象行业优势,把物联网技术与气象应用领域结合起来,提出了"培养气象物联卓越人才,跟踪产业发展前沿"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形成了"以完全人格教育为统领、专业理论教育为基础、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培养气象物联新型工程人才的实践教学理念,坚持"中心+基地"的模式,加强"专职+双聘"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分布+集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工程+创新"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工程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材料物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建立了以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为目标、以"三维一体"教学内容和方法为核心、以师资和平台建设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的学生,必须要构建相应的实验教学环境与资源。文中提出了"实践融合、创新拓展"的实验室建设新理念。以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创新实验内容为载体,建设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电子设计与创新训练平台"。同时强调"教师、教材、教法"是实现实验室建设新理念的关键,教学环境与资源是实现实验室建设新理念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余邦福 《广东科技》2005,(10):52-53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以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引擎,通过运用"逆向科技创新方法",走出了一条"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从局部创新到全面创新、从外围技术到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之路,创造性地建立了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以分级管理、重心向下为特色的复合式三层研发体系结构,为开发核心技术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7.
<正>Q:推动技术研发、创新方面有什么具体的举措或规划?A:上海细胞治疗集团,是以细胞治疗为核心的布局细胞产业全产业链的公司,同时也是一家以技术研发和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为了不断推动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上海细胞治疗集团从战略、技术和人才三个方面不断突破,打造护卫人体健康的"细胞王国"。布局细胞全产业链方面,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在战略上布局整个细胞产业链,覆盖抗体研发、基因检测、细胞治疗以及临床治疗医院,形成产业上的完整闭环。自主产权技术方面,在免疫细胞治疗中,抗体的研发是重中之重。上海细胞治  相似文献   

8.
为顺应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自身特点和办学优势,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当前行业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提炼出构造以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创建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立体化工程实践平台、完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创新实践平台、组建跨学科的教学团队等观点,为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型创新微波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促进我国在高精尖微波科技领域的发展意义深远.根据多年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经验,分析了西南大学现行培养体制下微波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实践创新项目对提高微波技术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必要性,提出了以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和参与科研项目为核心的教学培养模式和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型创新微波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促进我国在高精尖微波科技领域的发展意义深远.根据多年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经验,分析了西南大学现行培养体制下微波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实践创新项目对提高微波技术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必要性,提出了以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和参与科研项目为核心的教学培养模式和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内外结合 理实合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长期办学实践经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实践了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以校外"打工实习"和校内"教学车间"相结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从"内外结合、理实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核心及保障等方面分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该文围绕轨道交通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及"控制"的全过程,介绍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轨道交通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及方法。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搭建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综合实验平台,引入"实验群"概念对实验室和实验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和划分,建立起多学科融合、多层次实验教学,多维度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核心竞争力,满足了轨道交通信息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创新区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运行,形成了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四元耦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专业课程核心群建设为基础,创新能力培养为抓手,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为资源,教授课题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及各类创新竞赛为平台,校际校企为协同,国际实践为拓展的拔尖人才实践教学内涵建设的发展路径,使实践教学成为一种长效、可持续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4.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探讨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素质"为宗旨,以"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核心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可促进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尤其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以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实践能力训练为核心,构建适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四层次多模块"教学体系,来贯穿创新设计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体系对培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市场竞争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类正在进入‘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上海交通大学殷卫海教授认为,当代经济正在从"以知识为核心的经济"向"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应该从"以知识为核心的教育"向"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发展。"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交叉融合。只有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叉融合基础上发展"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才能够使人类文明在"真、善、美"的方向上不断地获得伟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OBE模式以"教育产出"为核心构建教学实践流程,强调对受教者创新实用技能的培养,符合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精神。本文首先归纳了OBE模式的理论内涵和特征;其次对高校电商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再次从引导受教者树立创新创业意识、设计电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开展一体化创新创业教法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实践思路;最后从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和营造适宜参与氛围两方面提出了有效实践的保障措施,以期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背景下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从实际出发,以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提出了构建"三纵三横"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中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突破传统、改革创新,以竞赛为载体、创新实践基地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建设持续提供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退役高端仪器为载体建立了创新教育的实践平台,设计了相关基于仪器技术的实训项目,开设了全校通识选修课程;并依托该平台开设了基于学生本身兴趣的自主实践项目和"大学生实验设计活动周"活动。同时,为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6段式"实训模式。实践结果表明,多项举措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兴趣,增强了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王贵珍  李红立  游普元 《科技信息》2012,(26):28+30-28,30
针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在创新式高等职业技术的教学改革发展的必要性,本文以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为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符合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课程教学设计,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实践,结合高职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介绍了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