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科研人员在《神经创伤》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发现一种类似于防冻剂的化学物质聚乙二醇有助于治疗狗因脊髓损伤而导致的四肢瘫痪。这项科研成果是由美国珀杜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和得克萨斯农机大学的科研人员联合发表的。文章说,科研小组给19只四肢瘫痪的狗注射了聚乙二醇,其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建立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确定脊髓损伤机制和开发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挫伤型脊髓损伤造模装置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价,以供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根性撕脱伤和脊髓损伤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疾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难以成功治愈根性撕脱和脊髓损伤引起的瘫痪或慢性疼痛.基因治疗有可能为有效地治疗根性撕脱伤和脊髓损伤,并减轻对病人、家庭、医疗机构和世界经济的影响.癌症的治疗中基因治疗已解决了临床许多挑战性的问题,靶点基因的脊髓损伤研究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本综述从臂丛神经撕脱伤和脊髓损伤相关的血脊髓屏障的解剖和病理表现,脊髓损伤和根性撕脱伤基因治疗的种类,以及治疗脊髓损伤活体动物应用到的基因转运载体的种类,重点阐述病毒和非病毒载体转基因治疗在脊髓的转运路径.靶向脊髓的基因治疗已有很长时间,但仍然有问题没有解决,尤其是如何有效地转导病毒载体入在体动物的神经元仍未清楚.在病毒载体的安全性和设计上的问题未解决之前,临床治疗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数控机床主轴电流分析中微弱电流信号被噪声淹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调制随机共振和D-J阈值噪声估计技术用于电流弱信号的特征提取方法。利用调制随机共振技术获得了微弱电流信号的特征频率,在频域上采用D-J阈值收缩方法对所测得的电流信号进行噪声估计,从中分离出有用信号,并根据随机共振原理对该有用信号进行了幅值估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数控机床主轴电流信号中的微弱电流特征信号进行频率识别和幅值估计,克服了传统电机电流分析方法无法识别微弱电流信号的缺点,能够准确地提取出微弱电流信号中的特征频率,可对微弱特征信号进行比较准确的幅值估计,因此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研制一套用于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的原理实验装置.分别对装置中的电流驱动电路、电极选择方案、滤波放大电路展开设计与分析,并对各部分性能与整体测试效果展开验证.结果表明装置的设计满足人体通信的原理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6.
从前脊椎损伤被认作不治之症,每年使上万名美国人饱受折磨.挣扎于病榻.而今天科学家们已开始揭开神经生长和再生的秘密,并开始审慎地谈论治疗瘫痪的可能性。迈阿密州的瘫痪治疗专家认为,有效的新治疗会改变医生们的极端看法,不再把脊椎损伤当作瘫痪、残废的代名词。脊椎损伤研究中的第一个突破是,专家发现,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脊髓受损范围仍在扩展。在第一批神经细胞死亡的同时,它们崩解释放出毒物,毒害邻近的活的神经细胞。其中有些毒物是有害的氧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其修复成为医学领域一个重要课题.该研究对脊髓损伤修复领域专利的技术研发趋势、主要研发力量、研究热点和核心专利等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揭示该领域专利研发格局,为我国脊髓损伤修复技术攻关及宏观决策提供支撑.研究发现,脊髓损伤修复领域共有专利723项,主要涉及脊髓损伤药物开发、利用细胞和/或...  相似文献   

8.
高鹏程 《科技信息》2008,(8):326-328
本文分析了微弱信号调理电路中的噪声.详细介绍了弱电压和弱电流信号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及电路设计方法,分析了各个部分的噪声,指出了运放和AD采样器的选取标准.红外传感器微弱信号检测的实验结果表明,按上述标准选取元器件构成的电路是可靠、实用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平衡零拍探测原理,设计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在测试过程中脱离以往复杂光路的搭建以及实验环境的高要求,直接对平衡零拍探测中所需的量子噪声光电流信号进行放大测试,并且可以判断出对微弱的量子噪声电流信号的放大效果.另外,在测试过程中,该放大电路具有高灵敏度性和高增益性,能够对微弱的量子噪声很好地进行放大.测试结果表明,该种测试方法能够很简捷地测试出放大后的量子噪声.  相似文献   

10.
分别利用同轴和平行平板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流动大气压氩气中实现了稳定的放电.利用电学方法对两装置的放电电流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两装置外加电压每半周期都放电1次,但平行平板装置的放电电流脉冲是对称的,而同轴装置外加电压正负半周的放电电流幅度和宽度明显不对称.通过分析放电动力学过程,对这一实验现象进行了定性解释.该结果对介质阻挡放电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一个应用于植入式集成酶传感器的无源高频射频识别标签的数字控制处理器设计.数字控制处理器根据ISO/IEC 15693协议设计,同时兼容Hummingbird加密算法,并且实现了一种新颖的测试微弱电流的数字控制方法.仿真结果显示,通过数字控制,传感器接口电路可以测量10 fA~100 pA的微弱电流.  相似文献   

12.
利用LabVIEW软件作为上位机部分进行平台开发,针对剩余电流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测试展开研究.基于波形数据库设计一种剩余电流波形发生装置,搭建上位机操作界面,设计信号隔离和功率放大电路.通过LabVIEW与Multisim联合仿真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以FFT和THD值等指标衡量波形还原输出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准确输出多种波形条件下的剩余电流,能够为检验剩余电流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提供测试信号,特别是在一些高成本、难以重复操作的实验例如生物触电实验中,具有较好的可替代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受损伤脊髓组织中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epatoma-derived growthfactor,HDGF)表达的变化.方法:将40只成年大白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脊髓损伤组(B组),每组20只.脊髓损伤组采用改良的Allen’s打靶法制备,并于术后24 h处死大鼠,取损伤脊髓节段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DGF在正常对照组以及脊髓损伤后表达情况.以表达指数作为统计学指标,采用X2检验分析各组间的变化.结果:HDGF主要表达在神经细胞核中.15例损伤脊髓标本表现为HDGF表达指数为Ⅱ组,对照组中表达指数为Ⅱ组仅4只(P<0.05).结论:HDGF高表达于损伤脊髓组织中,提示HDGF可能参与脊髓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性技术是实现城市分区电网互联的新技术,针对目前双联接变压器半桥子模块MMC和单联接变压器混合子模块MMC的柔性互联装置造价高和占地面积大的缺点,提出了 一种基于无变压器混合子模块MMC的供电分区柔性互联装置.分析了装置连接的分区电网间零序电流特性,设计了 一种基于比例谐振控制器的零序电流抑制策略.针对电网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抬升对装置运行特性的影响,指出了一种降低直流电压的控制方法,并给出了电网故障时直流电压参考值和装置MMC桥臂全桥子模块占比的设计方案.在基于RT-LAB的半实物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网单相对地故障时分区电网间的零序电流为零,装置仍然可以实现75%额定功率的传送,验证了本文直流电压参考值和全桥子模块占比设计的正确性以及交流故障穿越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1块具有双输出端的第三代电流传输器(DOCCⅢ)及4个整流二极管开发了两个微弱浮地精密全波整流器:一个适合处理微弱浮地电压信号;另一个适合处理微弱浮地电流信号。因目前市面上尚无DOCCⅢ芯片出售,为了便于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研究,给出了4种实现DOCCⅢ器件的新方案。文中对所提出的精密全波整流器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DoccⅢ实现电路及浮地精密全波整流器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美国萨姆·布兰肯希普欲设计一架能放在手心里的飞机。这种飞机的发动机只有钮扣那么大。其飞行控制面一接触到极微弱的电流便会弯曲。它的导航系统,双向无线通讯设备,摄像装置及微处理器,均被集成在单块芯片内。  相似文献   

17.
光压是非常微弱的量,约为10-6~10-7N·m-2,一直以来,测量光压是很困难的且方法较为复杂.实验从光压的作用效果入手,通过光压驱动扇叶转动,从而带动悬丝旋转.扇叶系统在悬丝产生的扭力矩和电磁阻尼的作用下稳定在某微小角度.外加磁场作用于一附在扇叶上的轻质直流通电导线,通过调节电流大小,使扇叶刚好转回到初始位置.此时光压产生力矩等于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力矩.理论分析可导出电流与光压间的关系,由实验得到电流大小代入理论公式便可算得光压大小.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气化列车运行过程中,接触网与受电弓之间发生离线引起的电磁干扰问题.利用一套弓网电弧电磁噪声实验系统,在不同压力、速度和电流条件下,开展了64组弓网电弧传导噪声实验.本实验系统由电波暗室、弓网电弧产生装置和弓网电弧检测系统组成,能够实现对接触电压、接触电流、接触温度和接触压力进行采集.实验结果表明,当接触电流和滑动速度一定时,随着压力的增加,电流信号中的断流率减小,直流分量上升;当接触电流和接触压力一定时,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断流率增加,直流分量下降.  相似文献   

19.
根据微弱光电离信号的检测需要,开发出光新型离子化信号检测仪.给出仪器工作原理和硬件核心设计,集气体光电离检测、微弱信号收集、信号检测与数据处理等技术于一体.讨论了仪器电离源和实验样品的选择,并设计出系统实验装置.利用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配制的标准气体和检测仪进行联测,检验了极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效果,并估算了仪器的灵敏度和检测限,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以风力发电机球轴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凹坑形式的轴电流损伤模型,分析该损伤对轴承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半正弦和分段激励函数建立了一个含长度、宽度和深度的损伤模型,用于描述轴电流的不同损伤程度;建立了含轴电流损伤的轴承动力学模型,来研究损伤凹坑的大小和形状及外载荷对轴承的振动特性影响;通过轴承的接触分析,研究了轴电流损伤程度对轴承载荷分布的影响;将仿真结果和实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由凹坑形式的轴电流损伤导致的冲击激励与周期性变化现象;随着轴电流损伤程度的增大,轴承的振动响应和接触力变大,系统趋于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