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创新性综合实验采用DP590和DP780双相钢成分的铸件,通过改变热处理加工工艺,观察和研究双相钢的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硬度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制定,使学生掌握铁碳合金相图使用方法,确定热处理工艺方案,以及制备后期实验课程中金相试样和测试显微硬度等.通过开展研究性实验课程,加深学生对材料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性很强,对实验环境要求非常高,基于EVE-NG的虚拟仿真云平台,可以提供一个高仿真、高兼容、易管理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分析网络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需求,引入基于EVE-NG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以网络工程专业Linux自动化运维课程中的实验为例,介绍该平台的实验应用过程,并对平台的应用效果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校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问题,以平潭岛为例,设计了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岛综合地理学野外实习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构建面向地理信息探索的地理学综合实习支撑数据模型.基于三维游戏引擎技术,设计地质地貌虚拟演变仿真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地理学地质地貌学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具有科研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创新型地理学人才,同时也为高校地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发主干实验课程多媒体课件,为学生配备指导实验全过程的电子指导教师,搭建网络实验教学平台,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针对控制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在传统的课堂演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构建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有力补充和有效途径.研究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如何在高校研究生控制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为实验教学以及师生互动提供便利的条件,为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根据闽东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现状对电力和电机行业人才的需求,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化改革和创新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针对该专业所需的知识结构体系,构建了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职业拓展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和集中实践安排,为该地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国家自动化的发展水平与高校自动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关系。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是实现自动化专业高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蓝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性文件,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首当其冲要改革的就是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的问题。针对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过程控制是一门以工业生产具体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的学科,无论是控制方法还是控制对象,过程控制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与高校过程控制实验教学对象的单一性并不一致。组态软件具有编程灵活、可视化的优势。笔者将过程控制和组态软件二者结合在一起,对组态软件在过程控控制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组态软件能够较好地解决教学对象单一性和控制对象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使高校过程控制学科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从物理学理论与实验的关联和应用发展角度挖掘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的内涵,指出其与普通物理实验的共有属性,即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创新精神的属性,同时指出其作为仿真软件的特有属性,即低成本、易实现、单次开发属性.根据内涵分析,进一步研究虚拟仿真实验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指出它在以应用型、创新型合格本科人才培养战略中的重要定位,及它在新型在线教育综合云平台搭建中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动化专业信息类课程群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广西大学自动化本科专业建设与改革为范例.对自动化本科专业信息类课程群的定位、教学目标和特色进行了阐述.根据当代自动化专业对信息技术的新要求和培养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新目标,着重对课程群体系建设、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以探索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工作要求的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化学专业本科生早期科研活动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和开展本科生早期科学研究工作是提高我国高科技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性实验研究、实践操作与科研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成果,分多个路径设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学生自主性、实践性、能力性,创新性、突显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能力,成效显著,为师范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建立了变革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以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针对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的特点,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模块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结合实验实践教学,进行实验项目构思、设计、搭建、运行(再创新)和评价,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实践表明,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设计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基于Proteus的虚拟实验,以加法器实验为例介绍实验设计及仿真过程,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针对目前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课程定位不明确,课程之间交叉内容衔接模糊等问题,提出了基于CDIO模式下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的构建思想,并阐述了课程群的设置,课程群的具体构建内容与实施过程.实践表明,课程群的构建能够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符合CDIO模式和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eNSP是一款由华为免费提供的、可扩展的、图形化的网络设备仿真平台。本文提出一种利用eNSP软件在路由交换课程中建设网络虚拟实验室的方案。不仅可以减少课程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投入,而且方便切换设备CLI配置界面,便于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综合设计性实验引入仪器分析教学中,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选择对分光光度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使学生通过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和分组完成实验内容,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求知欲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素质.  相似文献   

17.
<正>虚拟电子实验是用仿真软件工具对电路进行模拟和仿真,是一种创新性的实验方法[1].教学中引入Multisim仿真软件,有针对性地布置综合性设计题目,使抽象理论形象化,教学模式开放化.结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介绍实施虚拟仿真在信息化教学[2]中的应用,突出了"工程性"的教学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8.
在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技术起了关键的作用。不同于以电机为执行元件的自动控制系统,生产过程自动化一般是指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建材、轻工、造纸、食品、材料热处理等工业生产中连续的或按一定周期进行的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自动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针对温度、压力、液位、流量、成分和物性这六大参数的控制问题。因此,过程控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利用MATLAB GUI构建了通信原理仿真实验平台,用户通过点击按钮就可以实现通信原理课程中模拟调制系统、数字传输系统、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相关的仿真实验.平台所演示的实验形象直观,易于拓展,使学生能够从不同层次了解通信系统传输过程,加深对通信原理概念及通信过程的理解,提高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聚合成型工艺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探讨了该门课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体系构建,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信息化建设以及虚拟仿真实验的引入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信息化教学探索,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对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