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综合考虑社会、自然、环境和经济4个方面,提出指标体系,计算各指标权重,用于评价城市生态环境适宜性的保证程度.结果表明,制约齐齐哈尔市创建生态城市的最大因素是在经济方面,重工业产值比重(P43)指标所占的权重最大,为0.211 2.环境质量持续性适宜度属于Ⅴ级水平,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缓慢,工业欠发达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和模型,分析了三层次16个影响因素对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对地质环境承载力权重指标上来看,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权重分别为0.754 7、0.150 9和0.094 3。在地质环境中,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地质灾害对地质环境承载力影响的权重较大,分别为0.121 7、0.171 6和0.247 0;在生态环境中,对地质环境承载力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覆盖度,权重分别为0.051 4和0.039 9;在社会环境中,建筑密度、财产价值和人口密度的总排序权重分别为0.013 4、0.026 9和0.053 9。通过地质承载力评价模型得到了影响地质环境承载力的16个因素的权重,并绘出了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分区图,结果有助于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旅游资源丰富,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旅游资源被过度开发,旅游环境质量下降,旅游业已不再是所谓的“无污染产业”,旅游业发展中日益突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出现使吉林省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生态旅游不是一般的自然旅游,而是一种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的发展方式,它是可持续旅游宏观指导思想的一种操作上的落实,追求的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的综合发展.吉林省实施生态旅游的措施是在生态环境敏感区建立生态旅游实验区和开发旅游资源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结合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山东省十七地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该体系共分3层,涉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3个方面共32项指标,运用2012年数据和评价模型,对山东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基于和谐心理的科学内涵,构建了油田企业员工和谐心理指标体系,包含员工身心健康度、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与同事人际关系和谐度、员工家庭和谐度、员工与企业间和谐度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一项指标赋予权重,并构建了油田企业员工和谐心理评价标准体系,为油田企业员工心理和谐度测量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狭义的土地资源安全方面入手,选取建设用地安全指数和粮食安全指数作为土地资源安全的评价指标,采用城镇化率和非城镇化率为两指标的动态权重,构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模型,并在Arc GIS软件技术支持下,对福州市2012年的土地资源安全指数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市13个区县中,土地资源处于临界安全状态以上的区县有7个,占国土面积的93.18%,但其中处于临界安全状态的区县就占了4个,占61.13%;处于不安全和极不安全状态的区县有2个,占6.82%.说明福州市土地资源安全整体上处于安全状态,但超过60%的面积处于临界状态,近期仍需采取积极措施保证和提高土地资源的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7.
滨海旅游资源的研究是评价地区滨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潜力,使其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参与旅游产业竞争的重要依据.文章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资源协调性、开发与保育及知名度5个方面共计39个因子构建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育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测算指标权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以厦门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厦门滨海旅游资源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和山东实际情况,本着使人口、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个系统要在保持平衡的状态下同步发展,使综合效益和复合效益最大的原则,运用AHP法构建了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度模型.对山东省1997-2011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997-2008年,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2009-2011年,由于人口、环境压力增大,系统协调度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考察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相关的因素,构建了以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和创新素质4个一级指标及其11个二级指标和13个三级指标的层次结构评价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同时给出了处理百分制和五分制(里克特5点法)指标分值的归一化函数.评价结果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的确定和教学计划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生态化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基于此,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阐述河南省生态文明现状。以此为基础,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指标的选取,包括生态物质文明、生态环境文明和生态精神文明三大方面,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河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为下一步生态文明的量化及有关实证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干旱区旅游地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突出的现状,基于DPSR模型并采用突变级数法这一基于突变法则的评价方法,对甘肃省张掖市近五年的生态系统健康进行综合评价,并诊断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障碍因子从而加以调控。结果显示:五年间张掖市的生态系统健康处于偏下水平,各项指标均属于较差等级,指标及综合得分具有明显的波动特征;就要素层的障碍度来看,五年间各个要素层对于张掖市生态系统健康的障碍程度有所差异;就指标层的障碍度来看,影响张掖市生态系统健康的首位障碍因子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五年间的出现频次为3次,另有6项因子的出现频次为2次,今后需对这些指标予以格外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为综合分析安徽省各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现况及对比各区域间环境状况差异性,首先从经济发展、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社会人口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接着,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安徽省16市2016~2018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量化分析处理,计算得出各市的评分及排名.最后,通过对两种分析法得出的结论进行对比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3.
采用22个指标,基于DPSIR模型在5个方面(Driving forces(驱动力)、Pressure(压力)、State(状态)、Impact(影响)和Responses(响应))构建了一组低碳城市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层权重,应用线性加权法计算了2007年到2014年哈尔滨市的低碳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并根据相关研究文献划分了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获得了哈尔滨市的低碳发展等级,在6个方面(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技术水平、碳汇、公众和政府政策)提出哈尔滨市构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合理化建议.研究发现,哈尔滨市低碳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低碳竞争力也在不断的增强,但哈尔滨市仍处于中高碳经济发展水平,据低碳经济发展城市任重道远,还要继续保持森林覆盖率的优势,扩大绿地面积,增加碳汇储存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哈尔滨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利用主成分分析,选取社会经济和水环境发展指标,确定权重,进而设计辽宁省环渤海城市社会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辽宁省环渤海5市2010年的社会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环渤海5市社会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度整体上比较高,其协调发展度均已经达到"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较为系统地分析村镇住区选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遵循相关指标与选取原则,构建了由指标层、准则层、系统层和目标层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村镇住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村镇住区选址评价综合指数,将村镇住区选址类型区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3种.并以河北香河县康庄村为例进行中心村选址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建立由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等子系统组成的城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三角模糊层次分析(TFAHP)、和谐度方程(HDE)以及区间数学理论构建城市生态环境和谐度综评价模型,并对环渤化工圈4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谐度进行综合评价,以验证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评价城市生态环境状况,对追求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反映江苏省13个省辖市医疗水平的8个有效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若干主成分,以相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构造评价函数,从而构建了江苏省城市医疗水平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得到不同地区医疗水平的得分与排名,并结合地区特点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评价模型为基础,基于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5、2009、2014年的数据,对金融生态环境与技术创新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度有弱化趋势;从空间特征来看,协调度具有空间集聚性,呈现"东高西低,南北倒U型"的空间格局.据此建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应制定多元有效的技术创新与金融生态环境的互动方式,并结合金融和技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到"软硬兼施,协调有序",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9.
基于黑龙江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通过构建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评价体系,深度剖析了2012~2016年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根据研究结果表明:(1)两者的耦合协调等级大致分为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度失调阶段,第二阶段为轻度失调阶段.(2)旅游产业—区域经济协调类型为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型;(3)从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子系统得分来看,旅游产业增长速度明显.  相似文献   

20.
在清晰界定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概念基础上,通过实际调查,从培训咨询服务能力、应用科技服务能力、社会公益服务能力与社会服务效果4个一级指标中,遴选12个二级评价指标,构成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12个指标的权重和综合评价值.以该评价体系为工具,对湖北省3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进行实际测度和排序,说明该研究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测评结果是可信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