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钠离子电池作为最有发展前景的储能装置,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负极材料是目前研究的重点.SnSb材料因其容量高、储量相对丰富、低毒等特点,是最有应用前景的负极材料.综述了SnSb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电化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开发高容量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郭英楠  冉红霞 《河南科技》2023,(15):120-123
【目的】钠离子电池在不断的优化调控中,逐步向实际应用靠拢,本研究旨为相关企业的专利战略布局提供技术指引。【方法】从专利角度对钠离子电池的产业态势,综合专利数量、研发团队类型、关键技术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钠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为重点产业环节,其中,正极材料的研究团队相对较多,且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优化备受关注,主要申请人为中南大学、复旦大学及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等;负极材料目前较多采用硬碳,申请人主要集中在陕西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及华南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相关企业申请量较少;电解液材料中,NaPF6较为常用。【结论】钠离子电池因其性能优势和成本优势备受关注,在锂资源供应紧张的情况下,钠离子电池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3.
钙钛矿材料因电导率良好,价格便宜,具有灵活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在能源转换和存储技术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作为金属-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钙钛矿材料性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备方法.为此,对金属-空气电池钙钛矿基阴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总结概述.  相似文献   

4.
过渡金属氮化物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和环境,发展高效的储能装置成为人们非常迫切的需求。电容器能快速充放电,是很多电子元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从微处理器到大规模的电源。但是与电池相比,它的储存容量相对较低。为了提高能量密度,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超级电容器。近年来,过渡金属氮化物因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热导性、优良的导电性、好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和类铂的催化性能等优异的特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过渡金属氮化物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应用较多的氮化钛和氮化钒材料,以及它们与其他材料的复合物等,最后对过渡金属氮化物电极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水滑石(LDH)材料因其组成、结构和形貌易于调节,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被认为是高性能锂离子电池(LIBs)负极的替代材料,然而水滑石作为负极仍存在电导率差和结构易聚集等问题.于此同时,金属有机框架(MOFs)及碳基材料也由于其优秀的孔隙率、比表面积以及良好的电导率在储能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考虑到这二者有望对LDH的主要缺陷有所改进,提出了将原位沉淀、化学刻蚀法和静电吸附法相结合,使镍钴水滑石纳米笼(H-(Ni,Co)-LDHP)能够固定在GO上,从而得到镍钴水滑石纳米笼/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H-(Ni,Co)-LDHP/GO).这种GO上密集分布的中空纳米结构更能有效抑制水滑石纳米片的聚集,并有利于锂离子的脱嵌.H-(Ni,Co)-LDHP/GO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在电流密度为50m A·g-1下,循环第一圈库伦效率可达68%,循环50圈后电容保留率为68.4%.  相似文献   

6.
对以金属铜和活性金属钛为钎料,钎焊陶瓷Si3N4和纯金属钼时,钎料的作用及分布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钎焊过程中陶瓷和金属之间的界面上,在陶瓷的电铲应的作用下,产生陶瓷侧为负极的热电动热。活性金属钛偏析到陶瓷侧,形成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石墨负极材料相比,SnS2由于具有放电平台电压低、理论比容量高等优点,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领域的焦点。本文介绍了不同形貌的纳米结构Sn S2常用制备方法和研究情况,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Ni-MH电池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负极材料贮氢合金的性能[1].由于贮氢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易粉化、氧化、耐蚀性差,已成为Ni-MH电池使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贮氢合金电极的表面状态直接影响着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而对贮氢合金进行表面处理是改善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提高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之一[2].  相似文献   

9.
锡基硒化物具有理论比容量高、导电性优异、成本低等优点,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循环稳定性低及倍率性能差仍限制其进一步商业化应用.针对这些问题,采用简单的水热-硒化法制备SnSe2/碳布柔性负极材料,并对其进行了钠离子电池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电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0.1 A·g-1下,经过100圈充放电循环后,放电容量为541.0mAh·g-1,且在不同电流密度充放电循环之后可逆比容量仍可高达503.9 mAh·g-1.  相似文献   

10.
负极材料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比容量的关键材料之一。本文以CuSn合金为例,综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专利研究发展现状,针对CuSn合金的结构及组分改性进行了梳理,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改进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二次Hummers氧化法,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制备了氧化石墨烯,通过一步微波水热法将氧化石墨烯与SnCl_2原位复合制备石墨烯/SnO_2复合物.以石墨烯/SnO_2复合物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SnO_2对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SnO_2与石墨烯复合可以制备一种高比容量的负极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 581 mAh/g.在1 000 mA/g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保持率超过50%;经过大电流充放电后,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保持率仍然能够达到85%.电流密度100 mA/g,循环充放电100次时,可逆容量保持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12.
采用拉网铜板栅作为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VRLA)的负极,组装了“两正三负”式实验电池。研究了拉网铜板栅对负极活性物质转化过程及对VRLA电池放电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倍率放电情况下,拉网铜板栅VRLA电池可以明显提高电池负极的放电容量;通过EIS研究发现,拉网铜板栅负极具有更好的电化学反应活性;SEM检测结果表明,充电状态下,拉网铜板栅电极中海绵铅结晶颗粒小;放电状态下,拉网铜板栅负极的PbSO4结晶颗粒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直接硼氢化钠-过氧化氢燃料电池(DBHPFC)是一种新型液体燃料电池,其阳极采用硼氢化钠(NaBH4)溶液作为燃料,阴极采用过氧化氢(H2 O2)溶液作为氧化剂.在DBHPFC中,不需要采用氧气作为氧化剂,因此其在水下和太空等无氧环境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优势.DBHPFC理论电池电压高(1.64 V)和能量密度高等优势使其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电极材料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成和结构对于电池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采用具有特殊结构的集流体对催化剂进行支撑和分散成为电极设计的一个新思路.通过使用具有特殊结构的集流体,并对电极的组分进行调整,可以有效提高电极的催化活性,优化电池的性能.因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DB-HPFC电池中电极材料以及集流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锂离子电池的制备中,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材料可以让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大大提升。本文对锂离子电池SiNi负极材料的制备进行了一些研究探讨,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关于茂金属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1年报导了第一个过渡金属的茂金属化合物二茂铁。二茂铁的发现,引起了对大量过渡元素茂金属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反应性能的研究,目前已制出许多茂金属化合物,且迅速发展,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化学领域——茂金属化学(metallocenechemistry)。 茂金属是以环戊二烯基(称为茂)为有机配体与金属键合的一类化合物。表—1列举了一些重要的茂金属化合物。茂金属根据键合情况可分为三类:离子型结构茂金属;  相似文献   

16.
<正> 1、前言仲钼酸铵〔(NH_4)_6Mo_7O_(24)·4H_2O)是最常见的钼化合物商品。在空氧中很稳定,但是当加热到350℃时,分子中的全部氨都会释放出去而转变成三氧化钼。这种松装密度较大、纯度又高的三氧化钼是最适合于用氢气直接还原的制取致密金属钼类——钼粉,钼坯条,钼丝、钼片等的原料。这些钼制品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用作烧结板,在卤灯磁控发热体中用作支架,以及在电子工业中也有许多用途。同时由于钼的热中子浮获截面小,因而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结构材料。仲钼酸铵也是化工、石油化工中催化剂的原  相似文献   

17.
以磷酸铁锂为正极、人造石墨为负极,制备高倍率锂离子电池。本研究通过对人造石墨负极与锂电极进行电化学预锂,得到负极预锂的锂离子电池,并进行了一系列电化学性能对比测试,研究了负极预锂对高倍率磷酸铁锂电池首次效率、倍率放电、存储自放电及循环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负极预锂可以弥补电池在化成及使用过程中活性锂的损失,提升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和循环寿命,降低存储自放电衰减速率。  相似文献   

18.
多金属钼磷氧酸盐因其新颖独特的结构, 优异的理化性能,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因此,合成具有特殊结构的该类化合物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水热法在这一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些化合物的结构相继被报道.多金属钼磷氧酸盐具有三维开放骨架结构、二维层状结构和一维链状结构等结构形式,其中以空三维网状结构居多,层状结构的并不多见,同时含有磷、钼、镍的多金属氧酸盐且内嵌较大空穴,以乙二胺为支撑模板的二维层状结构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9.
钛合金铝基耐高温氧化涂层包括渗铝涂层、Al-Si涂层、Al_2O_3涂层、Ti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Al-Zn涂层等.该文主要介绍了这些涂层的制备方法、组织结构,以及它们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对铝基涂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亚胺是指含有亚甲氨基(Azomthine group)-RC=N-并通常是由伯胺与活泼羰基化合物所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由于亚胺类化合物(Schiff Base)是研究环金属化合物的一个很好的配体,因此,我们在研究二茂铁亚胺环金属化合物时,对多种二茂铁亚胺的合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