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05,(3):79-79
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人类从远古就开始观察曰月星辰,试图对一些天文现象进行解释;天文学也是一门最年轻的科学,因为每年天文学家都会有新发现,改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人类已能对天体进行全方位理论研究和全波段的观测研究,天文学正处在向大科学和大工程发展的飞跃时期,并将继续取得一系列跨世纪的发现,加深和改变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如何根据我国天文学发展现状,寻求立足于本国实际,跻身国际天文领域研究前沿,实现“探索宇宙奥秘...  相似文献   

3.
哈勃空间望远镜"入主"星空后,不断给人类带来价值连城的宇宙信息,使天文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进展。它再次充分表明,天文卫星对天文学乃至人类文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星星不仅能点灯天文卫星是对宇宙天体和其它空间物质进行观测研究的人造地球卫星。传统的天文观测均是在地  相似文献   

4.
以人造卫星上天为标志而兴起的空间天文学,是继十七世纪伽里略开始的光学天文、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诞生的射电天文之后,天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它给古老的天文学带来崭新的面貌,使天文学产生一次新的飞跃. 空间天文学是在大气外层空间探索宇宙奥秘的.这种独特的天文观测环境使它具有地面天文观测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突破了地球大气的屏障,直接探测天体的辐射、宇宙高能粒子和行星际介质样品,开拓电磁波的观测波段,使天文学有可能进入全波天文时代. 这种内在的优越性使得空间天文学在其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谢懿 《世界科学》2009,(2):8-10
长久以来,天文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帮助人类回答了众多最宏大的问题。或许2009国际天文年会引发下一波对我们在宇宙中所处位置的认知革命;然而它能像伽利略和开普勒捍卫“日心说”那样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吗?  相似文献   

6.
又见三月天     
人间三月天,正草长莺飞,烟柳满城。在地球这个季节转换、变化纷繁的三月,科学家在天文学上的发现也令人惊喜重重,用高科技的手段又一次揭开了神秘宇宙的一角面纱,让我们得以窥见其又一面瑰丽的景象和扑朔的容颜……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天文望远镜再现了地球诞生的范本;太阳系是否还存在着第10颗行星,长期以来太阳系9大行星的定论是否开始面临挑战?已经进入迟暮之年的“哈勃”望远镜为人类捕捉到了宇宙中早已寿终正寝的星系始祖;超越天文学理论上限的新型“黑洞”被“钱德拉”望远镜推到科学家面前;火星上有过水的迹象一次又一次地显露,那么到…  相似文献   

7.
多波段天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君亮 《自然杂志》2007,29(4):193-199
1608年望远镜问世,1609年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和天象,并很快做出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开创了天文观测和研究的新纪元。随着技术进步和认识上的提高,从1940年代起的几十年中,相继诞生并发展了射电天文学、红外天文学、紫外天文学、X射线天文学和 射线天文学,从而实现了对天体辐射观测的全波段覆盖,诞生了多波段天文学,人类对宇宙和宇宙中各类天体、天象的物理本质的认知迈入了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天文学已经进入数据密集型时代或者说大数据时代.面对海量天文数据在存储、计算、网络、软件、算法乃至工作模式等方面的需求和挑战,天文学家连同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正努力使基于科学数据的知识发现过程变得更加容易.虚拟天文台旨在实现科学数据的互操作,打造一个全球性的数据网格.天文信息学则从分支学科的高度来考虑天文学的长远发展.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在数据密集型时代大有可为,自身也必将获得长足发展.本文简要论述天文学研究在数据密集型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介绍虚拟天文台理念和最新进展,探讨天文信息学发展的必要性和所包含的研究内容,阐明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必要性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天文学是一门观测科学,如何取得更多、更好的实测资料乃天文研究之头等大事。空间天文学的诞生,打破了天文观测囿于在地面上进行的传统方式,大大推进了天文学的发展。人们并不满足于此,仍在寻找更为理想的天文观测基地,目光直指月球。  相似文献   

10.
伽利略     
《知识就是力量》2007,(4):F0003-F0003
意大利人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1642)是现代天文学的伟大奠基人之一,杰出的天文观测家和天文学家。对他的宗教审判,象征着天文学已从中世纪天文学时代过渡到科学的天文学时代。  相似文献   

11.
伽利略     
《知识就是力量》2009,(4):F0003-F0003
杰出的天文观测家和天文学家,对他的宗教审判,象征着天文学已从中世纪天文学时代过渡到科学的天文学时代。  相似文献   

12.
郭德才 《科学之友》2001,(12):16-18
近代科学的发展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但最初每一门学科的研究几乎都是封闭单一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很多学科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存在一定影响和物质能量交换的关系.浩瀚的宇宙用斑斓绚丽的星烁展示着它的恢宏气势,它那无穷的能量和运动也同时在影响着地球和人类的健康.所谓"天地生"这门学科,既是在现代科学发展基础上将天文、地球、生物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它包含有天文地质学、天文地震学、天文气象学、天文医学、历史自然学、灾害学、生物学等许多新兴的学科.  相似文献   

13.
天文学的进展得助于观测工具的发展。为了揭示更深刻的宇宙之谜,人类必须建造越来越先进的天文望远镜。20世纪巨型望远镜的庞大身躯已经远胜于恐龙,21世纪的天文望远镜则将兴建在它们的新“家”月球上。 天文观测的三次变革 在人类历史上,天文观测经历了3次伟大变革。第一次是从肉眼观测发展到光学望远镜观测。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Galileo  相似文献   

14.
谢懿 《世界科学》2009,(2):11-12
人类在第一次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后,便把地球从宇宙中心的位置上“拉”了下来。随着现代技术不断地使人类在宇宙面前变得渺小的同时,却也拉开了我们和我们所在宇宙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王绶Guan 《自然杂志》1995,17(4):185-188
《自然杂志》于1992年连载了笔者对于当前天文科学发展的探讨文章。标题分别为“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天文学”、“近代天文学史上的三次飞跃”、“在进入90年代的天文学前沿上”和“关于90年代中国天文学的一些思考”。本文拟借助我国天文工作者最近关于“九·五”期间大型天文设备建设——LAMOST方案的提出及其形成过程,来讨论我国天文建设的策略。关于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酌简称)方案的思考和建构,反复经历10年,参加的同志前后近20人,参加者从不同专业、不同研究领域出发,切磋琢磨,求同存异,逐渐地汇聚到了共同点。正因为参加者的出发点不同,才可能集思广益,才可能从不同出发点走向共同目标,才可能从不同思想、不同方法在前进中磕弹转并,并取得共识。在这里,笔者所要叙述的,凡有关LAMOST的特点,包括结构、性能、功用及设计过程等,都将是客观的报道,而关子天文策略的思考和体会,则纯属个人的主观发挥。  相似文献   

16.
整整4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开始用最早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探索宇宙。从那以后,人类制造的天文望远镜尺寸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目光”也越来越锐利……为纪念伽利略首次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400周年,2007年年底,联合国大会正式将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  相似文献   

17.
《知识就是力量》2010,(1):F0002-F0002
人类取得了许多重大天文发现,包括证实月球存在水,彗星上发现有机化学物质,首次绘制宇宙大爆炸“回声”图等。美国《探索》杂志网站点评了过去10年间人类所取得的10大天文发现。  相似文献   

18.
高校天文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东 《科学》2007,59(5):32-34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形成、结构、活动和演化的科学,在探索宇宙中的自然规律、促进其他自然学科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研究日地空间环境.以及在提高全民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级学科,天文学是当代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天文爱好者大都喜欢天文摄影,把绚丽多彩的天象和天体记录在照片上不仅是为了美的享受,也能从中体会与理解天文学的知识.在拍摄中,还会遇到和发现许多惊喜和趣味,激发出更大的热情投入其中.  相似文献   

20.
星空图史话     
天文学是最古老的科学之一,人类很早就已经对浩瀚无际的星空充满幻想并进行观察了。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开始,这些幻想逐渐凝缩成了一张张星空图,在继承巴比伦和希腊天文学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不断完善的星空图为人类铺展出了一条通向宇宙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