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在水平光梯度内兰圆鲹(幼鱼、成鱼)自10~(-1)—10~3lux的照度区内都表现出趋光性,但随光强的增加未出现趋光性加强的趋势。 2.在因垂直照明而形成的明暗对比显著而非均匀性的光梯度内,兰圆鲹在弱照度区游动时间长,在强照度区游动时间短,其游动时间的比例为1:4。 3.兰圆鲹幼鱼的趋光性比成鱼强。 4.在水温为24.5—27℃时,鲐鱼(幼鱼)的适宜照度区为0.01—71ux范围内。 5.无论个体或群体实验,鲐鱼对光反应结果一致,而且群体反应更稳定。 6.对于五种海水鱼趋光性之比较看,兰圆鲹(幼鱼、成鱼)和鲐鱼(幼鱼)都属于对光有正反应,但不属于趋最强光的一种类型,其中兰圆鲹(幼鱼、成鱼)之趋光性比始鱼(幼鱼)强。  相似文献   

2.
光对中华哲水蚤昼夜垂直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水平光梯度和垂直光梯度下,中华哲水蚤产生最大趋光反应的适宜照度区随着波长从440nm向687nm的增加而由0.01-0.11ux向10-1001ux区移动,但在水平光梯度下的最大趋光反应却比垂直光梯度下强烈;光谱敏感性也随着光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对长波光的敏感性不如对短波光;最大敏感性随光强度的增加逐渐移向长波段。垂直移动过程中运动速度和方向依光强和波长的不同而变化。本文还对昼夜垂直移动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1.背景光对兰圆鲹在水平光梯度内之趋光性有影响。随着光强的提高则影响有减弱趋势。此种现象幼鱼比成鱼表现强。 2.背景光对鲐鱼在水平光梯度内之趋光性也有影响,随着光强的增加,背景光的影响减弱,趋光性增强。 3.背景光对鲐鱼比对兰圆鲹趋光率的影响大。 4.无论兰圆鲹、鲐鱼,提高人工光源的强度,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趋光效率。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三峡库区两种阔叶树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灯台树(Bothrocaryum controversum)幼苗在旷地、林窗和林下三种不同的自然光环境梯度的生长和形态特性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结果显示,在3种不同光环境下生长两年的香樟和灯台树幼苗,株高、基径、地上部分生物量、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等绝对生长指标均表现出旷地>林窗>林下,且旷地植株与林下植株均差异显著;在形态可塑性方面,香樟幼苗的根冠比均表现为在不同光环境下差异不显著(p>0.05),灯台树幼苗则表现为旷地植株显著高于林窗和林下植株(p<0.05),表明旷地的灯台树幼苗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光抑制;两物种细长指数和叶面积比随环境光强减小而增大,而总叶面积和展开叶片数均随环境光强的减小而减小;香樟和灯台树的净同化率和相对生长速率都表现出旷地和林窗植株显著大于林下植株(p<0.05),但两物种间这两个指标在不同光环境中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说明香樟和灯台树幼苗均在光资源充足的旷地环境下生物量积累最多,但幼苗的适当遮荫能有效地避免光抑制,从而有利于植株更好地生长.  相似文献   

5.
<正>光形态建成是植物在幼苗期应答环境中的光信号,并调节自身组织和器官建成的发育过程.不同波段的光对光形态建成有不同的调控机制.植物对紫外光UV-B波段(280~315nm)十分敏感,低水平的UV-B能促进植物的光形态建成,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植物UV-B光受体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教室照度与视觉功效及节能的关系,对教室人工光环境下学生瞳孔随照度(亮度)的变化进行实验测量.研究结果显示:人眼瞳孔随照度(亮度)提高而缩小,但照度达到750 1x后,随照度提高瞳孔面积变化率大大减少,即很小的视觉功效提高率却需要很大的照度才能满足,因而能源效率极低,造成能源浪费.从综合节能、视觉功效和经济性的考虑,未来教室照度标准值可提高到500~7501x,但不宜超过750 1x.  相似文献   

7.
以小麦西旱3号为实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浓度(0、100、300和500 μmol/L)铁处理对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麦幼苗叶片随c(Fe)增大, w(叶绿素a)和w(总叶绿素)及叶绿素a/叶绿素b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w(类胡萝卜素)、潜在最大光量子产量、光适应下最大光量子产量、实际光量子产量、光系统Ⅱ潜在活性、光化学淬灭、电子传递速率、光系统Ⅱ潜在电子传递速率等参数均减小,而非光化学淬灭和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显著升高,小麦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水分利用率随胁迫浓度的升高均不同程度的降低.铁胁迫抑制了小麦幼苗的正常生长,导致叶和根生物量下降.总之,铁胁迫诱导小麦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减少,减弱了对光能的捕获和传递,并使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受到损伤,致使激发能捕获效率、电子传递效率及光合效率降低,而抑制了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导致生物量减少.  相似文献   

8.
试验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叶黄素(200 mg·kg-1)、虾青素(200 mg·kg-1)和维生素A(30 000 IU·kg-1)+维生素E(200 mg·kg-1)饲养平均体质量为0.46±0.02 g的孔雀鱼雌鱼40 d,研究不同着色剂对尾鳍为橘红色的孔雀鱼雌鱼体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着色剂对孔雀鱼雌鱼的质量相对增加率、饲料效率和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叶黄素和添加虾青素时,孔雀鱼雌鱼的尾鳍R值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饲料中同时添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E时,R值强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组别的G值和B值强度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在 25℃ 下测定了 60 尾雌雄各半、不同大小的孔雀鱼( Poeciliareticulata )的静止代谢率( Restingmetabolicrate )。结果表明:雄性孔雀鱼(体质量范围为 0.16~1.15g )静止代谢率范围为 0.03~0.37mg · h-1 ;雌性孔雀鱼(体质量范围为 0.16~2.13g )静止代谢率的范为 0.03~0.44mg · h-1 。协方差分析表明,孔雀鱼体质量对静止代谢率有显著影响(p <0.05 ),性别对静止代谢率的影响不显著,性别和体质量对静止代谢率的影响无交互作用。孔雀鱼的个体静止代谢率( A )与体质量( M )的关系可表示为:ln A =0.858ln M -0.643 ( r2 =0.726 ,n =60 , p <0.05 )。结果提示,尽管孔雀鱼发育非常迅速,但代谢尺度指数仍在文献报道范围内,体质量与代谢率的关系并无特殊性;孔雀鱼的特定体质量静止代谢率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鱼类,这可能与该鱼世代周期短、进化速度快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在25℃下测定了60尾雌雄各半、不同大小的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的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结果表明:雄性孔雀鱼(体质量范围为0.16~1.15g)静止代谢率范围为0.03~0.37 mg·h~(-1);雌性孔雀鱼(体质量范围为0.16~2.13g)静止代谢率的范围为0.03~0.44mg·h~(-1)。协方差分析表明,孔雀鱼体质量对静止代谢率有显著影响(p0.05),性别对静止代谢率的影响不显著,性别和体质量对静止代谢率的影响无交互作用。孔雀鱼的个体静止代谢率(A)与体质量(M)的关系可表示为:ln A=0.858ln M-0.643(r2=0.726,n=60,p0.05)。结果提示,尽管孔雀鱼发育非常迅速,但代谢尺度指数仍在文献报道范围内,体质量与代谢率的关系并无特殊性;孔雀鱼的特定体质量静止代谢率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鱼类,这可能与该鱼世代周期短、进化速度快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不同波长光照对日本沼虾视觉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被剪去触角的日本沼虾经过暗适应12h后,在不同波长的红光(750nm),黄光(580nm)蓝光(400nm),绿光(560nm)下,其平均摄食量差异极显著。在红光和绿光光照区域内的平均摄食量为65.71%和61.15%,远大于蓝光和黄光光照区域内的41.86%和33.08%。同样经过12h的暗适应后,在无饵料的情况下,日本沼虾的趋光行为为红光的频次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以葡萄糖作为模板,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球形纳米BiVO4光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紫外可见分光光谱(UV-Vis)手段对其表面形貌、晶型、粒径、光化学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并以偶氮染料亚甲基蓝(MB)的降解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该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显示,该纳米BiVO4光催化剂:形貌为表面较粗糙的球形,平均粒径为500~800nm;晶相为单斜白钨矿;在450nm附近的可见光区有较高的吸收,对MB(20mg·L-1)的降解率在反应60min后达到86%,呈现出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发光二极管(LED)脉冲光源作为激发光,研究罗丹明B荧光的瞬态光谱特征.激发光源为3个中心发射波长分别为406,464和528 nm的超高亮紫光、蓝光和绿光LED.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激发光颜色(波长)、不同脉冲宽度和不同罗丹明B浓度得到的荧光强度有很大差别;在同一浓度下,激发光持续时间(脉冲宽度)小于10 ms,只...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制的双电解槽、高纯石墨电极,在一定浓度的氢氟酸乙醇溶液中阳极氧化腐蚀硅片制备一定孔隙度的多孔硅.利用荧光分析仪(激发波长250nm)分析了样品的光学特性,在470nm处观测到明显的蓝光发射峰.改变阳极腐蚀电流密度和腐蚀时间,研究腐蚀参数对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阳极电流密度和腐蚀时间不能引起470nm处峰位的蓝移或者红移;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强,波长470nm峰值和半宽积分值先增大后减小;延长腐蚀时间,峰值和半宽积分值不断变大.同时,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初步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光质对紫球藻生长及藻胆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绿光、蓝光、红光、白光(对照)4种光质培养紫球藻,通过测定藻密度和藻液的光吸收以比较不同光质对紫球藻生长的影响,同时测定藻胆素含量,可溶性总蛋白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绿光培养条件下紫球藻的生物产量、藻胆素、可溶性总蛋白的含量最高,蓝光次之,而在红光培养条件的紫球藻生长最缓慢.实验数据为紫球藻的高密度放大培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实验研究了采用光参量激光与倍频方法产生高平均功率可调谐蓝光激光方案,实验获得900nm近红外参量激光输出9.4W,参量转化效率达52%;采用温度调谐,获得777nm到1036nm的可调谐参量输出;利用走离补偿的新晶体BiBO对可调谐光参量倍频,获得可调谐蓝光激光输出,调谐波段覆盖整个蓝光波段,蓝光激光最高输出功率1.3W,倍频效率21%.此外,分析了蓝光输出功率倍频效率较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倍频效率和提高蓝光激光输出功率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对PKUAC-SCTE542藻蓝蛋白的耐热性进行测试,探究其热稳定性能.同时,在不同光周期和不同光质光源组合条件下培养嗜热蓝细菌PKUAC-SCTE542,研究其生长情况和藻蓝蛋白含量,探索适用于藻蓝蛋白生产的光照条件.选取30°C,40°C,50°C,60°C,65°C,70°C,80°C,90°C为实验组,25°C...  相似文献   

18.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的层析分离及紫外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测为导向,采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相结合,从松针褐斑病菌发酵液中分离出3个致毒活性组分m,p和q。经薄层层析检验可知m,q在A,C两个展开系统中R,值一致,分别为0.57和0.75,且m,q展开后在254nm和365nm紫外光下都呈蓝色荧光,基本认为m和q是同一组分;p在365nm紫外光下为黄白色荧光,在A、C两个展开系统中R,值分别为0.46和0.66。层析分离的结果表明,松针褐斑病菌可能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毒素物质。对m和p两组分进行紫外扫描的结果显示,m,p分别在波长210nm和208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365nm和254nm紫外光下无吸收或吸收很弱。高效液相分析显示:m,p都不是纯物质,在210nm检测波长下,m有3个吸收峰,保留时间分别为2.41,3.80和16.68min,p有4个吸收峰,保留时间分别为2.46,3.75,12.00和17.25min。研究结果表明组分m和p可能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学物质,要获得纯物质还需进一步分离。  相似文献   

19.
使用光合有效光量子数密度(PAR)均为100 μmol/(m2·s)的白光(对照)、红光和蓝光, 对对数生长期的嗜热蓝细菌PCC6715进行培养, 以期探明不同光质对不表达藻红素的蓝细菌光适应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光质培养对数生长期PCC6715的过程中, 与白光相比, 干重在蓝光下明显增加, 红光下明显减少; 红、蓝光质对光合色素合成产生影响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有所不同; 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在蓝光下明显提高, 红光下明显降低, 培养6天后, 红、蓝光条件下的Fv/Fm均趋于稳定。蓝光有利于PCC6715的生长, 红光不利于PCC6715的生长; 同时, PCC6715在红、蓝光质中均产生适应性生长, 藻蓝素的减少使PCC6715在红光中发生适应性生长, 蓝光中PCC6715发生适应性生长是由于藻蓝素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以稀土碳酸物、邻菲咯啉与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为原料合成了Ce0.5Sm0.5(TYA)3(Phen)H2O的配合物,该配合物能有效吸收270~380nm范围的紫外光,在约400nm处产生强的蓝色荧光;经差热热重测定(DTG),分析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行为;与聚乙烯膜具有很好的结合力,且不影响薄膜的加工工艺,在薄膜加工中原有组分的光学性能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