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私有财产权流转入手,对城市房屋非公益拆迁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进而讨论城市房屋非公益拆迁法律关系,并反思和检讨了非公益拆迁中的拆迁许可,提出了还原城市房屋非公益拆迁的本质、完善非公益拆迁补偿制度及诉讼救济制度、改进非公益拆迁程序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使城市房屋拆迁成为必然,大量的房屋拆迁不仅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居住环境,更加快了旧城改造的步伐,同时保证了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论述房屋拆迁估价的步骤、房屋拆迁估价的程序、城市房屋拆迁估价的方法、城市房屋拆迁建立评估纠纷调处机制、房屋拆迁与拆迁当事人的关系等。城市房屋拆迁的纠纷是拆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当产生纠纷时,拆迁人与被拆迁人都应该采取合理的途径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3.
王婷 《科技咨询导报》2008,(25):186-186
笔者在对北京某危改小区项目跟踪审计中发现,目前城市房屋拆迁形势不容乐观,无论是市政建设项目还是地块改造项目的拆迁,均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参现为“拆迁难度增大,拆迁期限拉长,拆迁成本提高,拆迁纠纷增多”。为此,笔者进行了专题审计调查。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问题,通过对城市房屋拆迁过程涉及的权利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权利保护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房屋产权要高于拆迁权的思想基础,期望通过本文分析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今后加强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提供一个更为深入的研究路线。  相似文献   

5.
董婧怡 《科技资讯》2006,(8):244-245
由于我国现行拆迂立法存在诸多缺陷,导致在城市私房拆迁实践中,出现了诸如拆迁补偿低、住房安置不合理、政府职能错位、开发商享受暴利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明确城市私房拆迁法律关系的性质,区分拆迁目的,并在拆迁补偿中遵循保护所有人利益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和实施,公众的物权观念逐步强化,在房屋拆迁中的维权意识愈加凸显。《物权法》对城市房屋拆迁问题起到了很好的立法整理作用,并对房屋拆迁的模式进行了全新的定位与规制,清晰地界定了商业拆迁与政府征收行为的界限。  相似文献   

7.
李杰 《科技信息》2008,(31):200-200
城市建设拆迁中出现在政府与被拆迁人之间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其根源是利益博弈。街道办事处作为区级政府的派出机构,本应游离于被拆迁人、开发商之外。但从加快拆迁速度,加大拆迁力度角度考虑,使自身的利益得到最大化,街道办事处被推到城市拆迁的最前沿,从而产生了拆迁主体的模糊化等诸多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城市建设拆迁的问题进行分析,由此揭示和了解城市建设拆迁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基层政府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商业开发日益加快发展,发生在政府、拆迁人和房屋所有人之间的有关房屋折迁的矛盾急剧增多.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大规模的违法、强制拆迁使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国家的法律利益受到严重侵害.本文通过对当前社会城市拆迁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影响分析,谈谈政府部门在政权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应如何积极审慎解决好拆迁遗留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王建东 《科技资讯》2009,(28):131-131
本文介绍了基于MapInfo的GIS技术在征地拆迁管理中的应用,并特别描述了征地拆迁管理GIS平台的搭建,并对系统的功能实现作了分析。除了征地拆迁,对于其它行业应用GIS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房地产项目开发流程 典型的房地产项目开发流程是研究立项,设计规划,取得土地,开发土地。建造房屋.然后销售或者租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前期环节:包括投资决策分析、土地获取、规划许可、拆迁补偿、报批报建、施工图设计和招投标管理等生产环节,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期环节的重要性逐步突出,集中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最为优秀的管理、市场、开发和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决定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城市拆迁管理过程中利益共同体的合谋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城市拆迁中相关政府部门与开发商之间的合谋行为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建立城市拆迁监管当局与开发商之间基于利益共同体的跨时博奕模型,分析了城市拆迁监管的部门特征及城市拆迁中反腐斗争的理论框架。基本的结论是,作为共谋利益的供给者,开发商存在两类行贿行为。政府拆迁主管部门的受贿行为也相应分为两类。并且,拆迁管理过程中合谋程度与政府主管部门权力介入市场的直接程度有关,能够直接决定拆迁收益的监管部门被侵蚀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2.
董婧怡 《科技资讯》2006,(4):195-196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大城市纷纷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工程,其中涉及到大量的私房拆迁。但现行拆迁立法存在着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私权保护理念缺失,行政管理观念取代了私权保护应有的地位,公权力任意干涉私房所有人权利的行使,私房所有人的利益往往被虚假公益目的所侵害而难以获得法律救济。二是私房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保护不足。国务院颁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相当多的地方性规定中,对城市房屋拆迁中私房所有权的保护没有给予明确规定,私房所属的土地使用权更是没有纳入到拆迁补偿的范围,相反,却对私房所有人在城市房屋拆迁中规定了必须接受的种种限制。  相似文献   

13.
一、政府角色定位的必要性城市拆迁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实际上是政府如何处理自己与拆迁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在整个拆迁法律关系中找准自己位置的问题。由于对城市房屋拆迁法律关系的性质缺乏正确认识,长期以来,政府在城市拆迁中的角色定位和权力配置等问题模糊不清,对民事行为干预过多,对行政权力约束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角色的准确定位,不但有利于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约束政府的治理行为,而且有利于密切政府与公民的关系,通过扩大公众参与,增加市民在城市拆迁中的发言权和参与机会,并平衡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的利益,还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责任感,增强政府的应变能力,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城市建议和房地产业迅速发展,房屋拆迁已经成翔城市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由于各地对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不一,房屋拆迁评估不够规范,因而往往出现纠纷。国务院2001年6月13日发布的305号令《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城市房屋拆迁“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  相似文献   

15.
拆迁程序违法倒置、补偿标准的不舍理以及政府角色错位偏离是引发拆迁矛盾的主要问题。通过制定执行拆迁程序,完善拆迁补偿制度,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可以让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司法救济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程序在控制和解决社会矛盾方面具有最高权威性。因此,司法程序的设计是否合理公正是能否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条件。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尖锐矛盾,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城市房屋拆迁补偿中司法程序的不完善。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的完善包含着拆迁补偿司法程序的合理化,并以此为前提。  相似文献   

17.
拆迁本属辞旧迎新的事,故被拆迁者当欢天喜地才是,但如今的一些拆迁活动却变得分外悲壮而恐怖!据《大河报》9月1日报道:在南京,由于野蛮拆迁竟酿成拆迁户“自焚”惨祸,“自焚”的拆迁户翁彪的手脚已被烧至焦炭状,生死未卜,同时使数名拆迁工作人员被烧伤,其间恐怖之情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被拆迁人与拆迁者之间对抗已经到了危及社会稳定的程度,然而日趋完善的法律却没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宪法》、《物权法》与《城市拆迁管理条例》之间的条文冲突,被某些暴力强拆者所利用,成为其"合法"的伤害公民基本权利的护身符,使违法的拆迁变成合法伤害。本文试从实在法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挖掘冲突事件更深层次原因,希望为解决拆迁问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房屋拆迁评估结果直接关系着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切身利益,判断房屋拆迁评估行为的合法有效,必须具备房屋拆迁评估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即主体、客体及内容,还必须遵循房屋拆迁评估的原则,即独立评估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和合法性原则,并正确适用法律,以保障各方权益,维护社会发展及其稳定,使房屋拆迁评估工作朝着独立、公正、合法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物权法》明确规定了政府征收拆迁公民私有财产的具体要求,但是现实生活中公民财产权残遭蹂躏之现象愈演愈烈。本文拟以我国征收拆迁之法律规制及国情体制为着力点,围绕公权力与私权利之关系,探讨政府征收拆迁存在之必然性与运行过程中的缺陷,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