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作者在多釜串联模型研究之一《关于多釜串联模型测定停留时间分布E(θ),E(φs),E(φN)函数的实验》一文中,导出了对比法求算N值的公式; 采用文献[1]中的方法还可导得表—1中列出的各式。 对比法是采用同一批测定数据中的任意两点,建立两个方程式联立求解,因此消除了测定中的系统误差,提高了解的精确性。同时在求解中消去了难于计算的项,使得计算简化。  相似文献   

2.
用场效应法研究GD-a-Si_xC_(1-x)∶H薄膜的隙态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场效应法测得了 GD—a—SixCl一x∶H 膜的 ID~VG 曲线,得到了 N(E)~E 关系,对这些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设(E,t)=ind(E_n),t_n)为(M.)型的(LF)—空间,则下述命题为等价: (1)(E,t)为正则; (2)(E,t)为α—正则; (3)(E,t)具一个由Frechet空间序列组成的定义谱(F_a,S_a)a∈N,使对于每个自然数n,(F_a,S_n)具一个ο—邻域基其成员都闭于(E,t); (4)(E,t)具一个由Frechet空间序列组成的定义谱(F_a,S_a)_a∈N,使对于每个自然数n,(F_a,S_a)具一个闭于(E,t)的ο—邻域; (5)(E,t)具一个由Frechet空间序列组成的定义谱(F_a,S_a)_a∈N,使对于每个自然数n及每个k≥n,(F_a,S_a)具一个ο—邻域基其成员都闭于(F_a,S_a); (6)(E,t)具一个由Frechet空间序列组成的定义谱(F_a,S_a)_a∈N,使对于每个自然数n及每个k≥n,(F_a,S_a)具一个闭于(F_h,S_h)的ο—邻域。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工作是用谱分析和自然正交函数展开等方法,对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指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和辽河流域的部分地区,约为102°E—120°E、34°N—43°N的范围)301个台站的22年(1958—1979年)的降水资料,主要是7、8月降水量进行了分析,得到该地区夏季风期间降水时空分布的一些气候特征,全部计算工作在TQ-16计算机上完成。  相似文献   

5.
图的点强全染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海洋  郝建修 《河南科学》2005,23(5):642-646
图G(V,E)的正常k—全染色f叫做G(V,E)的k—点强全染色,当且仅当对任意的w∈V(G),N[w]中元素染不同颜色,其中N[w]={x|wx∈E(G)}∪{w}.并称XvTs(G)=min{k|存在G的k—点强全染色}为图G(V,E)的点强全色数.本文研究了K4-minor free图和外平面图的点强全色数.  相似文献   

6.
基于20CR再分析资料的中国西南地区气温长期趋势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C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西南地区1900—2012年气温长期趋势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功率谱分析诊断了西南地区气温的主要时间周期.结果表明:冬季西南地区气温的长期趋势在南部(23°~26°N,101°~107°E)增暖更强,春季西南部(22°~25°N,98°~102°E)增暖更强;夏秋两季长期趋势的空间分布相反,即夏季为自西向东逐渐递减,而秋季为自西向东递增;对比冬春两季,夏秋两季的变暖趋势更加明显,范围更大;气温长期趋势最强区域为秋季东部关键区(23°~32°N,104°~109°E),长期趋势最弱区域为夏季东部关键区(23°~32°N,105°~108.5°E);四季各关键区域时间序列均有超过20 a以上的显著周期.  相似文献   

7.
2014年5—7月在河南省鲇鱼山自然保护区(115°16′~115°24′E,31°43′~31°49′N)观察到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取食和育雏等行为,并拍摄到照片.查阅相关鸟类分类与分布文献资料,证实白颊噪鹛为河南省鸟类分布新纪录.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RE~(3+)/HCI—H_2O/HA—N5O3-磺化煤油体系对于14个稀土元素的萃取行为,绘制了它们的PH—E%的萃取曲线和LogD—Z(原子序数)的图象(为倒W型)。测定了在分别改变环烷酸(HA)浓度与N,N—二(1——甲基庚基)乙酰胺(N—503)浓度的情况下对于(钅兰)的pH_(1/2)值的影响。还测定了个别稀土元素在该体系中的萃合物组成和萃合热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1979年5—6月南海及其邻近地区的垂直环流,得到主要结果是:(1)沿110°E和120°E 5月平均经圈环流位置对称但强度不一致,沿110°E 的垂直环流比沿120°E 的强。反环流圈在15°N 至20°N,10—15°N 有Hadley 环流。沿110°E 较强的反环流圈与其相联系的上升气流,表明南海季风环流在5月已建立.(2)6月沿110°E 与120°E 的平均经圈环流在7—25°N 之间是对称的,反环流圈继5月向北移,位于20—25°E,其南侧的Hadley 环流也北移5个纬度。强度均比5月为弱。(3)5月的平均东西垂直环流,沿15°N 南海地区是下沉气流。沿20°N 和25°N 气流在110°E 的东侧上升,向西下沉。(4)与此相反,6月气流在115°E 以西上升,在115°E 以东下沉,形成东西垂直环流圈。这个东西垂直环流圈,促使南海西南季风加强。同时副热带反气旋东撤,西南季风不断向北推进。  相似文献   

10.
Cu(II)草酰胺衍生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G DTG DTA热分析技术 ,研究了N ,N’ 双 (氨烷基 )草酰胺合铜 (II)配合物在动态空气气氛中的热稳定性 ;结合微分法 (Achar法 )和积分法 (Coats Redfen法 )协同处理非等温TG数据 ,通过对比热分解动力学参数E和lnA ,提出了配合物热分解反应机理 ;并由动力学补偿效应获得了E与lnA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沉积体系演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的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结合野外露头、岩心、测井解释和地震相特征,研究了沉积相的纵横分布特征并建立了柴北缘第三系沉积体系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盆地边缘的马北、马西和平台地区一带主要以冲积扇和辫状河沉积为主,靠近湖盆中心的南八仙、冷湖Ⅵ号和Ⅶ号、鄂博梁等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或前缘相带。路乐河组(E1+2)冲积扇较为发育,辫状河相对发育;下干柴沟组(E3)主要发育辫状河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下干柴沟组下段(E13)到下干柴沟组上段(E23)是一个辫状河向辫状河三角洲演化的水进沉积序列;上干柴沟组(N1)和油砂山组(N2)发生进一步湖侵,湖盆扩张,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的交互沉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柴北缘古近纪—新近纪从物源区向盆地中心发育的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模式,并探讨了沉积体系演化过程及其油气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983年5—7月(90°E—90°W,50°N—40°S)广阔区域中850hPa纬向风(u)的周期振荡做了功率谱及交叉谱分析。对同年5—9月资料做了EOF分析。着重讨论了中期以上几种周期振荡(40天、26天、13天)的分布特征及位相传播。并且分析了40天周期振荡与大气环流和海况季节转变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丰富的三维地震资料,通过断裂体系静态刻画和动态分析,对番禺4洼断裂发育的时空差异性及构造转型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控于滨(环)太平洋、特提斯-喜马拉雅两大构造域的区域演化背景,番禺4洼新生代断裂体系发育时空差异性明显;拉张裂陷期(E2w—E2e)经历了由NE向断裂控洼到NWW、近EW向断裂控洼的转变,裂后拗陷期(E3z—N1z—N1h)断裂活动减弱、消亡,构造活化期(N1y—Q)表现为先期发育的NWW向、近EW向断裂复活和新的近EW向断裂的产生,且走滑特征明显;现今断裂体系特征体现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4.
对平面电极结构样品用测量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CLC)的方法测 GD—a—SiC∶H 膜的隙态密度 N(E),通过测量临界电压与电极间距的关系 Vc~d 从而确认 SCLC 的存在;按隙态的指数分布由超线性 I~V 曲线确定出描述隙态的特征温度 Tt 和陷阱参量 Nt 从而测得 N(E),我们得到 N(E_F)约为2×10~(15)/Cm~3·ev.  相似文献   

15.
设E是Banach空间,G(E)表示空间E中可分裂的子空间全体,和U(N)={H E:H N=E}.让F∈U(N).1983年,Abraham,Marsden和Ratiu给出G(E)上的一个微分结构{(U(N),ψF,N}N∈G(E),使得G(E)成为光滑Banach流形.然而即使在1988年他们的第二版书中,粘贴映射ψF,N ψF1,N1-1,光滑性的证明有洞,仍未成功.在这篇小文里,这个洞被指出,并给出了一个新的证明.这样,光滑无穷维Grassmann流形G(E)完全被证明.  相似文献   

16.
应用TG-DTG-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N,N'-双(3-氨丙基)草酰胺合铜(Ⅱ)配合物在空气气氛中的热行为;并对其非等温TG数据分别用微分法(Achar法)和积分法(Coats-Redfen法)进行了解析.通过对比热分解动力学参数,提出了N,N'-双(3-氨丙基)草酰胺合铜(Ⅱ)配合物热分解反应机理;根据TG曲线计算出了E,lnA和△S*,并由动力学补偿效应获得了E与lnA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设 E(M,N)表示区间[M,M+N]中具有如下性质的,正整數的个数:对每个寺素数 P≤N(1/2),它都不是模 P 的二次剩余,本文利用 Montgomery 筛法获得了 E(M,N)的一个上界,即 E(M,N)《N(1/2)。  相似文献   

18.
其中Nj(ζ,z)在E×E上属于c~(2)类(E是D~+的邻域),且满足如下形式的Lipshitz条件;|N(ζ,z)—(ζ—z)|≤κ|ζ—z|。 为简单起见,我们沿用文[1]的记号,并维持那里的一些假定。 本文得到两个结果:第一,文[1]所述的C-F型积分所确定的函数F(z),其内、  相似文献   

19.
TheBohaiSea(37°07′—41°N,117°35′—121°10′E)isashallowsemi-enclosedsea.SincetheBohaiSeaistheonlyinnerseaofChinaandalsoanimportantstra-tegicsea,itisoneofthemostinvestigatedseasinChina.Alargenumberofstudiesonthetideandthetidalcurrentaswellasnumericalsimulationofcirculationhavebeencarriedout,enhancingourunderstandingoftheBohaiSea.Long-termvariationsoftheseasurfacesalinity(SSS)andseasurfacetemperature(SST)oftheBohaiSeawereanalyzed.Linetal.[1]foundthatthepositivetrendsoftheannualmeanS…  相似文献   

20.
基于预报效果较好的颠簸预报指数Dutton,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联合处理的再分析数据集NCEP/NCAR数据,绘制颠簸指数分布情况,对大量颠簸指数图进行统计分析,最终探寻出颠簸高发区.结果表明:1月份31日中日颠簸分布情况相似度达64%;颠簸发生的空间面积占该区域(100°~150°E,15°~60°N)约20%;严重颠簸占颠簸区域约46%,重度颠簸占颠簸区域约22%,中度颠簸占颠簸区域约32%;1月份我国(100°~150°E,15°~60°N)区域高空急流背景下颠簸高发区具体统计信息为:中度与重度颠簸高发区呈现独立零星分布,严重颠簸的高发区分布则相对集中,主要位于华北地区(110°~120°E,30°~42°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