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美国开始的次级债危机尚未见底,银监会对国内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风险控制更加严格。2009年2月26日,银监会发布《进一步加强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鉴于目前市场情况及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证券化资产以好的和比较好的资产为主,循序渐进推进证券化业务。什么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如何规制之,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菲琳 《科技资讯》2010,(26):251-252
资产证券化是现代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但自从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又纷纷开始思考应如何运用和防范其自发性风险。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刚刚处在起步阶段,与我国的金融体制和法律环境还不能完全契合,需要在政策层面和技术准备层面为其创造条件。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入手,解析了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应改进的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的日益成熟将对中国虚拟经济的良性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来看,我国正在推进的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风险因素并未能受到很好控制,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将围绕信贷资产的估值、资产池的组合优化、破产隔离、金融产品信用评级、资产收益管理产生。要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应当健全SPV风险隔离机制,规范证券化信用评级体系,加强相关法律的保护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4.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经历了次贷危机的洗礼,资产证券化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它风险所带来的巨大灾难。在后危机时代,如何对资产证券进行会计监管,使之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发挥其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风险监管及其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在各国金融发展和改革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实践证明,资产证券化有助于增强金融资产流动性、优化融资结构以及提高货币政策效率。而在我国,资产证券化逐步从理论探索走向实证检验。现从资产证券化的监管原则出发,对证券化流程中的各风险点监管进行阐述,探讨我国进行资产证券化操作模式的选择,提出构建以市场和法规为导向的风险型监管,以及有效的分业监管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6.
日前,停滞4 a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正式重启,首期信贷资产证券化额度500亿元;我国于2005年便开始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之后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出现了暂停,本次重启可以看成是对平台贷款的一次创新,但证券化过程本身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其中对违约风险的管理尤为重要;主要描述了当前证券化过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着重提出预测违约率的结构化方法,并在最后提出了几点利于证券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从表面上来看是因为美国低收入者的房贷问题,但从本质上讲是滥用信用风险和过度信贷等因素,最终导致危机。尽管美国投行以严格控制风险著称,但是由于金融产品创新过于复杂,产生了过度证券化和杠杆效应,同时政府疏忽了风险监管。所以说次级债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事人对风险管理的漠视。此次金融危机席卷了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美国五大投行,给美国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致命的打击。然而给我国金融行业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同的,例如美国相关债券在商业银行业务中比例较小,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其盈利能力适当且主要业务是投资资产支持证券和债务抵押证券交易,通过间接投资的方式在美国抵押贷款市场上运作。而我国投资银行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是由证券发行与交易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开放证券流通市场,券商成为投行的主体,并以风险投资管理、长期专业信托、资产财务经营为基础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迅速的金融创新,但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从理论上探讨资产证券化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对于促进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发起人为了达到风险隔离的目的,会将需要证券化的资产出售给一个特殊目的载体。特殊目的载体在我国主要有特殊目的信托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两种形式。特殊目的信托是美日等国家最典型和传统的特殊目的载体,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律不完善,导致在适用特殊目的信托进行资产证券化时,面临交易市场局限、审批监管繁杂等障碍,使得特殊目的信托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很多问题仍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是目前经济学界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它既是经济学问题,更是一个法学问题。在证券化运作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什么,证券化过程中存在哪些法律风险,如何为减少和避免证券化所产生的风险进行法律制度上的构建等问题值得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套系统、全面、客观的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并结合该指标体系的特点,采用灰色理论对证券资产化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最终为决策者提供资产证券化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对现阶段的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和历史沿革,探讨了适合我国选择的证券化资产,在分析我国资产证券化现实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尧 《科技资讯》2011,(3):222-223
资产证券化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的住宅抵押市场出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资产证券化逐渐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金融创新工具而得到了迅猛发展。本文首先阐述资产证券化的概念,然后对证券资产化的意义和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简析。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证券化是19世纪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创新实践成果,它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迅猛,但在我国仍属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程度不同、法律界限不同,会计处理流程也有差异.首先分析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解剖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和4种基本形式,其次详细解读最有影响力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流程,最后对比国际和国内在会计上处理资产证券化的异同.认为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证券化资产转让会计处理的关键和难点就是"真实出售"的确认,把握证券化资产控制权是否转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5.
吴磊 《科技信息》2009,(10):317-317
资产证券化反映了金融发展的必然性,是金融演进到了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尤其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创新的客观需要。实施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对于提高我国金融效率,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本文分析阐述了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意义,研究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在我国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企业不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入构造和转变为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资本证券化有力地沟通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改善了企业资产质量,扩大了企业费金来源.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成本、融资收益的分析,分散了信用风险,并且提高了金融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控制方面应采取的对策.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虽然在整体上尚未形成流动性风险的危机,但其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呈不断扩大之势,因此,应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管理方法,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加强信贷管理,强化结算管理和个人信用管理,提高资本充足率,建立资产减值准备,审慎开发新产品,强化风险预警工作,加快贷款证券化进程,科学制定流动性计划.  相似文献   

18.
根据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实况的面板数据及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Z分数、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及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的扩张会显著提高银行的Z分数和资本充足率,而对贷款损失准备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即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可以减小银行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刘丹艳 《科技信息》2006,(11):256-257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结构性融资手段,其交易结构的设计能否实现“风险隔离”是其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采用信托模式(SPT模式)实施资产证券化所面临的法律障碍较小,但现行法律制度下,由于法制的不健全或缺失,SPT模式仍面临着交易结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是国外一种比较成熟的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个人贷款购房的迅速增加,银行住房贷款业务迅猛发展,在我国开展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针对我国证券化方面的法律非常不健全的状况,探讨了房地产抵押贷款存在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