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肠癌手术,一般出血多,手术时间长,癌细胞易于扩散。嘉兴第二医院外科首创进行冷冻切除大肠癌胃癌手术15例,未发生手术死亡。所撰论文在82年全国冷冻外科学术会上获得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2.
目的大肠充气三维重建大肠癌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了2009年.2011年经肠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共201例,对比分析术前CT表现与肠镜表现及术后病理分期。结果201例患者,术前大肠充气三维重建对肿瘤的定位诊断及大体形态的诊断的准确性均为100%,对大肠癌TNM分期的准确度为82.09%(165/201),其中T分期准确度为92.04%(185/201),N分期准确度为84.58%(170/201),M分期的准确度为100%(201/201)。结论大肠充气三维重建可准确地显示大肠癌的部位、大小和形态,能较准确地确定中晚期大肠癌的侵犯范围和肝脏转移,可作为常规的大肠癌的术前常规检查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AgNOR和p5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大肠癌组织标本80例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40例,采用AgNOR染色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gNOR计数和p53的表达.结果大肠癌中AgNOR计数显著升高,细胞核内AgNOR计数、颗粒分布及形态特点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p53在大肠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6.3%,在癌旁组的阳性表达率为20.8%.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大肠癌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而与大肠癌的发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p53的突变在大肠癌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促进作用,AgNOR测定对大肠癌的病理学分级有一定的价值,同时说明AgNOR和p53有可能作为大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肿瘤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EA对大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46例大肠癌患者血清中CEA。结果 CEA在Duke’s A,B期大肠癌患者的阳性率与在Duke’s C,D期大肠癌患者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CEA在大肠癌肝转移组中的阳性率与在大肠癌其他组织或脏器转移组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CEA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CEA值的异常升高,可视为大肠癌肝转移  相似文献   

5.
杨欣燐  梁军 《甘肃科技》2014,(9):121-122,101
对1988年至2013年25年期间发表的中医药防治大肠癌文献进行了整理,药方中使用频率居前的中药功效、单药进行了分析,探求防治大肠癌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出了防治大肠癌及相关病证的基本思路,建中补虚;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是治疗大肠癌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卫生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1年卫生统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全国2011年卫生统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出部署,并重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是最常见消化道肿瘤之一,大多数大肠癌患者多死于肿瘤的转移与扩散,而血管新生是大肠癌恶性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其有丝分裂,使部分血管形成和增加血管通透性,在大肠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中MTA1和nm23 - H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MTA1、nm23-H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留法检测84例大肠癌MTA1、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84例大肠癌中MTA1、nm23-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9%和51.2%;MTA1高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nm23-H1低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大肠癌中MTA1和nm23-H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MTA1和nm23-H1蛋白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转移复发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53,Ki-67,PCNA在人体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三者在大肠癌中的相互关系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对44例大肠癌组织中的p53,Ki-67,PCNA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p53,Ki-67,PCNA的表达与大肠癌的组织分化无关(P>0.05),且三者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抑癌基因的突变及增殖异常共同参与了大肠癌的形成,但对于判断肿瘤预后不能作为单独指标,需结合临床多因素进行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0.
郑建波  刘忠 《科技信息》2009,(7):374-375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DCC蛋白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正常大肠组织、57例大肠癌组织DC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DC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1.6%,明显低于大肠正常组织(100%),两组差异显著(P〈0.05),且DCC的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无相关性。结论:DCC表达缺失与大肠癌的分化、侵袭、转移有关,可判断大肠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大肠癌相关新基因SNC6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以及该基因与大肠癌发生的相互关系,分别采用常规RT—PCR和组织原位RT—PCR方法,以β-actin为对照,对SNC66在大肠癌组织和正常大肠粘膜中的表达情况作了配对研究。结果显示,SNC6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其在大肠粘膜中的表达;粘膜组织中,SNC66只在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中有表达,在其他细胞中未见表达,研究表明SNC66可能是一个新的大肠癌抑癌基因,SNC66基因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学术动态     
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征文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将于2011年11月13—17日在广州召开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征文范围:涉及铸造领域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铸造行业发展综  相似文献   

13.
12月24日,201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暨集中示范活动在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举行,标志着2011年全国三下乡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中宣部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0月25—26Et.国家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在北京召开了2011年度全国科技统计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11年科技统计工作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布置了2010年度全国科技统计调查工作,与会代表就科技统计与分析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相似文献   

15.
《上海信息化》2011,(7):89-89
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在江西省南昌市组织召开了全国无线电管理宣传工作交流会。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谢远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对《全国无线电管理宣传纲要(2011~2015)》和《2011年全国无线电管理宣传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宣讲和解读,  相似文献   

16.
选择大肠癌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56份及同组病例距癌组织外缘 3cm内的癌旁组织标本20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Plus二步法检测正常大肠黏膜、癌旁组织、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热休克蛋白60(HSP60)的表达.结果HSP60在正常大肠黏膜、癌旁组织、大肠腺瘤、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7.78%,40%,77.78%,80.36%.各组间比较,HSP60表达的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23.314,P=0.000).HSP60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可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特别在大肠癌恶性演进中以及预后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可能可以作为独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已证实,大肠癌肿瘤细胞生长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过度表达均有密切的关系,作为VEGF和EGFR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通过阻断VEGF和EGFR的活性,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为治疗大肠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就近年来单克隆抗体针对大肠癌的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Flt-4受体在大肠癌的表达与淋巴管新生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对58例大肠癌组织及12例正常肠黏膜进行VEGF-C、FLt-4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MVD)和血管密度(MVD)。结果:VEGF-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P<O.01)。大肠癌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呈显正相关(P<O.01)。大肠癌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O.01)。结论:VEGF-C在大肠癌中表达升高,可能通过旁分泌方式作用于Flt-4信号通路引发淋巴管新生,有助于发生淋巴结转移;VEGF-C对判断大肠癌预后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性激素 (SR)在大肠癌及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 80例大肠癌、10例正常大肠粘膜进行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及雄激素受体 (AR)指标的检测 .80例大肠癌中ER、PR、AR的阳性率分别为 80 %、75 %、40 % ,正常大肠粘膜中三项指标表达很低 ,甚至无表达 .二者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大肠癌中SR的高度表达说明其生理学行为与性激素有关 .因此对SR阳性大肠癌病人进行内分泌治疗可能是除手术、化疗及免疫治疗外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并为早期诊断大肠癌及判定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何超教授日前获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维持大肠癌肿瘤细胞短期生长的原代培养方法”。迄今为止,国内外在从大肠癌组织分离、纯化肿瘤细胞并建立稳定生长的大肠癌肿瘤细胞尚没有高效的方法,虽然通过大量标本的筛选最终可以建立起细胞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