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归脾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2.2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治疗后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及红细胞压积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归脾汤加减能有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主要与心电图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5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和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联合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硝酸甘油注射液10mg,每日一次:治疗组患者在应用硝酸甘油的同时加用注射用血栓通500mg,每日一次静点;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8.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硝酸甘油静脉制剂与血栓通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冠心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试验组302例,口服冠心舒通胶囊3粒/次,每日3次;对照组130例,口服精制冠心胶囊3粒/次,每日3次.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的显效率分别为30.9%与19.2%,总有效率为84.5%与69.2%,两组疗效比较P<0.01;心电图显效率为15.0%与11.5%,总有效率为45.5%与40.0%,两组比较P>0.05;证候显效率为 31.8%与22.3%,总有效率为87.7%与68.5%,两组比较P<0.01.两组治疗后胆固醇均降低 ,疗前疗后自身比较P<0.05.在临床研究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冠心舒通胶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蒙药新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标准剂量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d)40例,B组(口服辛伐他汀片40 mg/d)40例,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心绞痛缓解有效率及调节血脂效果差异。结果:(1)A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2.5%)高于B组(86.7%)(P<0.05)。(2)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A组患者TC和LDL-C值分别较B组降低(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我院应用参麦注射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并随机选择接受其它药物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91.7%,显效率56.6%,心电图恢复有效率76.6%,三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副作用,参麦注射液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自拟活血通络方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粗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丰为80%。运动耐量改善,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80%.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丽梅  史继娥  陈鸿 《甘肃科技》2016,(23):121-123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选取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采用数字法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丹红注射液40m 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口服,1次/d,连用14d。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两组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NST、ΣST的变化。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4d后临床症状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达96.0%、78.0%,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4d后的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达98.0%、76.0%,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NST、ΣS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  相似文献   

9.
杏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  王楠  马丽雅 《甘肃科技》2006,22(2):154-155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和双嘧达莫混合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对照组150例,观察控制心绞痛疗效,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控制心绞痛有效率为84%,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56%,降低血液粘度作用显著(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具有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及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0.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其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66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参比组以及优质组。参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情志不良状态量表测评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优质组护理后情志不良状态量表测评分低于参比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可更好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碟脉灵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碟脉灵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选择 6 8例冠心病心绞痛反复发作患者 ,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30例 ,均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 ,碟脉灵治疗组 38例 ,碟脉灵 +硝酸酯类药物治疗 ,均以 15d为一疗程作对比 结果表明 :碟脉灵治疗组总有效率达 95 % ,常规治疗组仅为 6 0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总胆固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指数 ,碟脉灵组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明显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0-01~2007-01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的68例肺心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分析.结果: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缺乏典型心绞痛,心电图检查出现左胸导联S-T段压低或冠状T波及V1-3导联QS波者19例(27.9%);21例患者做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11例(52.3%)有发作性心肌缺血改变;X线胸片左心室增大12例及双室扩大6例均伴有主动脉迂曲、延长、钙化(26.5%);超声心动图左室前壁运动幅度减弱26例(38.2%).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右冠状动脉阻塞.结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较为复杂,不能套用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必须结合病史、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X线胸片、心肌酶谱、冠脉造影等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收展膏外敷治疗对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规范治疗加用安慰药膏;观察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收展膏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心绞痛发作、心电图(ECG)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发作频率与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收展膏贴敷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疗效,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效果确切,值得强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维生素E和疏血通注射液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疗效及其时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70例符合WHO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E100mg,1次/d口服,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点,1次/d.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2,3,4周时的NO,ET-1水平及4周时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另测30例体检健康者的ET-l,NO水平作为阴性对照.结果冠心痛心绞痛患者与健康体检者比较NO水平降低,ET-1水平增高.实验组第3,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ET-1水平降低,NO水平增高.实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显著性.治疗4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维生素E和疏血通注射液联用,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应用降纤酶对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心电图、血液流变学五项指标变化.结果显示:显效1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83.3%;心电图ST段明显好转;血液流变学五项指标变化治疗后明显改善;且在治疗过程无明显毒副作用,所以认为降纤酶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是较安全、方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单用乙酰水杨酸和联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剂(希弗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乙酰水杨酸+希弗全)和对照组(乙酰水杨酸),疗程1周.结果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7%,对照组为67.44%(P<0.05);观察4周后,治疗组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对照组发生6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UAP患者随机单盲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 低分子肝素)分别为58例。结果4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38%,对照组为68.97%(P<0.05);观察4周治疗组无1例发生心肌梗死,无1例死亡;对照组发生心肌梗死5例(占8.62%),死亡4例。治疗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能更有效的控制并预防心绞痛发作频率,并能减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以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接受PCI治疗的80岁及以上高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1例(高龄组)和同期接受PCI治疗的40~60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47例(中年组).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患病危险因素、Syntax评分、植入支架的数量及长度、近期效果和主要并发症,并提出护理要点.结果高龄组与中年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病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三支冠状动脉病变、Syntax评分、完全再血管化率、植入支架的数量和长度、出血性并发症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血管TIMIⅢ级血流、急性或亚急性血栓、脑卒中和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PCI治疗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与中年组无差异,整体护理是保证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康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