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赶尸     
马贡 《青年科学》2010,(9):22-23
在中国,早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万多年),人们就已经萌生了“入土为安”的观念。然而,对于客死他乡的游子,“落叶归根”可能只是种奢望了。不过,传说有一种特殊的方法能实现这种奢望——这就是“赶尸”,一种传说中可以驱动尸体行走的法术。  相似文献   

2.
《尸语故事》是一部流传很久的藏族古代故事集,藏族人民通过其中的故事来向下一代传授这个民族纯朴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生活经验等。《尸语故事》的思想和精神内容是正面的、积极的,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关注,并翻译成多种语言。《尸语故事》中出现了大量的藏文化特色浓郁的词汇、格言、习语,特别是谚语和俗语等。它们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是藏语言的精华之一。美国学者Sandra Benson通过采用异化翻译法最大程度地展现了原著的魅力,而不是一味地去迎合读者。这既是对原作的忠实,也是对弱小民族文化的尊重。  相似文献   

3.
巫、尸是古代祭祀仪式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表演构成了仪式的主要内容。《诗经》中除了祭祀诗之外,其他一些描写盛会、舞蹈场面的诗歌也间接反映了巫、尸表演的仪式过程。传统的巫的职能在《诗经》中呈现出隐形化特征,巫术仪式也民俗化为歌舞欢会的形式;祝作为巫的一类,其职能相较于传统意义的"巫",有所区别,其祝辞表达已呈现出礼制化特点。与之相比,尸在仪式中的职能得以较为充分地展现,祭祖敬尸显然已成为礼制文化的一部分。由此可窥见《诗经》时代原始宗教的巫术文化向政教制度下礼制文化的递嬗。  相似文献   

4.
祭祀起源于原始社会,是人类对“万物有灵”的信仰,对超自然力的神灵的崇拜。它是为了建立、维护或恢复人与神的良好关系,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将物品奉献给神灵的一种宗教仪式。《诗经》全部作品中,祭歌占有很大的比重。“祭必有尸”。“尸”在古代祭礼中,扮演着必不可缺的重要角色。《诗经》中的“尸”,是活人装扮的作为死者或鬼神的替身,即亡灵或鬼神附“尸”之体,借“尸”还魂,由其享用祭品,使献祭者信以为真。祀典中的“尸女”,在《诗经》时代是充作祭品的活人,而在原始时代当为祭典被杀的“人牺”。到战国时代,“祭必有尸”的古法才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5.
殷商甲骨文中的“尸”字指称东方之人,后字义有所衍化,亦用来称谓祭祀之时替代死者受祭的活人或神主、神象等。“尸”字在《山海经》一书中被频繁而灵活地使用,究其内在联系,当与东方方士的习惯用语相关。本文在分类诠说《山海经》中“尸”字诸义的基础上,再论及夏耕之尸和鳖灵之尸,力求从神话传说中寻找到一点儿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6.
凯瑟的小说《教授的房子》的结构是批评家们争论的话题之一。本文试从叙述视角的角度来分析凯瑟的小说《教授的房子》的结构,指出其合理性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独特艺术效果,进而展示作家高超的小说造诣和小说技巧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清代汪继培辑本<尸子>的内容相当丰富,其中"春为忠"、"夏为乐"、"秋为礼"、"冬为信"四条训诂材料,有其独到的见解和产生的特定的时代思想背景.从训诂学角度寻找春、夏、秋、冬四季天象、东、南、西、北四方之义与忠、信、礼、乐四事内涵的切合相通之处,从而发现这一观点产生的思想基础及其代表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之一。从北宋末年在说书场上开始萌芽。历经南宋、元代200余年的提炼、修改。成为一连串的水浒故事。明初再由民间文人编纂成书。成书300年来。《水浒传》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多次农民起义都是模仿水浒故事而发动起来的。因此专制王朝斥此书为“诲盗”之书。而屡次查禁。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全面开禁。但是从五四运动开始。一些研究者又对此书开展了马拉松式的争论。争论的问题包括:作者为谁?主题思想是什么?从成书以来一共出现了多少不同的版本? 经过了80多年的争论,直到现在。这些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我国著名史学家史式教授今已84岁高龄。他在青年时代曾经参与过《水浒》的研究工作。与老一辈文化界人士多有交往。了解当时的争论情况。他现已接受邀请。重新主持《水浒》的研究工作。笔者特地拜访了他。请他介绍80年来有关《水浒》问题争论的经过。他对这些问题的具体意见,以及今后如何开展研究工作的打算,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史学史上第一个研究社会经济史的专门刊物,《食货》在30年代中期的中国经济社会史学界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其内容涵盖了从先秦至明清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很多方面做出新的尝试,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对其时及以后的社会经济史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日,郭兴良教授新著(以下简称"郭著")《人生四季》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拜读之后,收获良多。郭著一册在握,精美古雅,富于书卷气。除正题"人生四季"外,还配有副题"感悟亲逢的人物与时代"。翻开目录,可以清晰地看到它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运用后殖民理论对当代南非著名作家库切在1999年发表的并同时获得布克奖的小说《耻》和2005年才出版的并在当年就获得布克奖提名的小说《慢人》进行研究,指出在《耻》中体现了作者对于在后殖民国家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初步理想,而在《慢人》中则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在后殖民国家中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理想的最终实现。因而从《耻》到《慢人》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体现了作者在自我心灵上的一次和谐之旅。  相似文献   

13.
北京2004化高峰论坛上,诺贝尔物理奖获得、82岁的杨振宁教授突然向《易经》“开火”,称“《易经》影响中华化的思维方式,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杨教授认为在中华化里,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而近代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陆机的《文赋》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探讨了文学的内部规律,将"物、意、文"矛盾关系引入创作过程,并对文学构思过程及艺术表现过程作了深入的理论探讨;《文赋》中还提出了"缘情"主张,这些思想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任永波教授     
任永波,男,汉族,教授,中共党员,1965年8月出生,四川省南部县人。现任西昌学院成教院院长,西昌学院学术带头人、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兼任四川省作物学会会员。1986年7月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至2004年3月在原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化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及成人教育管理工作。1997年3月至1998年4月在原西昌农专成教部担任科长,1998年5月-1999年6月担任原西昌农专成教部副主任,1999年7月~2004年5月担任原西昌农专成教部主任。1992年7月获讲师任职资格,同时被聘为农学系《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课程讲师,1997年11月获副教授任职资格,2002年12月获教授任职资格,同时被聘为农学系课程《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授。  相似文献   

16.
“势”是从物物关系的角度出发,强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物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及其所呈现的态势.《孙子兵法》中的“势”具有多面性和多层次性、变动性、属人性三个特点.《孙子兵法》论“势”的依据在于,作为客观情态之呈现的“势”相对于人来说,具有价值意涵.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目标和需要以“假势”、“造势”、用势,使自己的潜力在特定时空范围内得以最大化呈现.  相似文献   

17.
李加武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608-1611
"势"是从物物关系的角度出发,强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物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及其所呈现的态势。《孙子兵法》中的"势"具有多面性和多层次性、变动性、属人性三个特点。《孙子兵法》论"势"的依据在于,作为客观情态之呈现的"势"相对于人来说,具有价值意涵。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目标和需要以"假势"、"造势"、用势,使自己的潜力在特定时空范围内得以最大化呈现。  相似文献   

18.
《教父》是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于1969年在美国出版的主要描写黑帮家族争斗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主人公迈克尔从排斥家族事业的人到最终成为新一代的教父,反应了主人公对于家族的关爱以及他的命运。而本篇主要阐述的就是——人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中医理论经典和养生宝典,还是一部关于文化的百科全书。人的生命运动的合规律性的和谐精神是人类文化中最精彩最闪光最美妙的图景。本文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生命观、安于境遇的生活观、婉然和平的人生观、辨证平衡的世界观五方面初探《黄帝内经》体现在文化上的和谐精神,与现实生活中人们多方面的需要相接轨,从而揭示这部文化典籍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光彩。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系系主任、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海外主任王中林教授和博士生宋金会成功地在纳米尺度下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纳米发电机。这一最新成果被本月1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周刊长篇报道。这一重大发现开启了纳米科学和技术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