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单纯采用模糊评价或灰色评价方法不能客观、准确地得到评价结果,将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和模糊综合评价综合集成为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充分利用专家评判信息的模糊性与灰性,通过设置创新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开发能力和创新绩效4大类15个指标,建立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通过计算,该组合评价方法应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2.
复杂机械方案多属性灰色模糊优选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针对传统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定性指标量化较为粗糙、评价过程未考虑系统整体信息的缺陷,给出了利用模糊数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的方法;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设计方案的多属性模糊优选,形成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模糊优选模型.该优选模型综合考虑相关因素交叉耦合后的影响,对方案优劣进行整体比较.利用该模型对履带式推土机设计方案进行优选,结果表明新模型可信有效.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灰色模糊特征的动态心电图的评价可靠性,利用模糊灰色理论,构建基于模糊灰色理论18导联动态心电图评价可靠性模型,并通过样本对影响心电图系统可靠性各因素的分析,确立各隶属度函数,构造特征矩阵作为灰聚类的评判依据,从而减少了聚类过程的主观性,使得评价的准确率提高.经过临床实验研究证明,利用该方法对心电图进行评价,其评价精度、可靠性较传统方法显著提高,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与临床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及程序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系数,对灰色关联系数加权得到灰色关联度,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综合评价模型。为简化求解过程,通过Matlab程序实现了本方法,并应用于实例,说明方法的运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分析了应急救援能力的内涵,重新界定了应急救援能力的概念;在分析煤矿应急救援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层次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模型.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对煤矿应急救援现状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为煤矿提升自身应急救援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绝缘子状态评估中指标信息兼具模糊、随机和灰色性特点。针对当前评估方法较少考虑到参量因素灰色性的问题,基于贝叶斯修正IFAHP法并结合灰色模糊理论和灰云模型提出一种绝缘子污秽状态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该模型首次引入IFAHP和直觉模糊熵理论以更为科学合理地确定评判因素权重集,并基于贝叶斯公式建立主观权重的优化模型以实现指标的二阶段赋权;同时,利用灰云模型求得评判指标对应各状态等级的关联度并作为评判矩阵模部,再以灰部兼顾评判信息的灰性,进而对建立的评判矩阵综合处理。实例对比表明,贝叶斯修正IFAHP法确定的权重集更为合理适用,基于灰色模糊评判的结果也更贴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影响直角坐标机器人性能的各种指标和因素,构建了直角坐标机器人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理论和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建立起直角坐标机器人设计方案的灰色模糊评价模型。通过熵权法确定元素的权重,使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利用该模型对设计实例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客观地反映各设计方案的总体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科研项目研制风险模糊性与灰色性并存的特点,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科研项目研制工艺路线风险的灰色模糊评价模型.该模型在单个评价指标的模糊评价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综合分析与评价待评工艺路线隐含的风险程度,按照风险大小对各工艺路线进行优劣排序,并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在科研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灰色模糊聚类法的路网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路网内各组成路段的路面性能评价指标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为基础,借鉴灰色关联分析在模糊聚类理论中的应用方法,建立了路网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确定了灰色相似关系矩阵,并利用最大树法,得到了基于不同水平的聚类结果形成的谱系图,较为合理地反映了路网路面基本性能和状况分布.  相似文献   

10.
工程项目风险的灰色模糊评判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角度,采用灰色模糊理论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评价.首先,在理解工程项目风险特点的基础上,对灰色理论和模糊评价进行比较分析;针对两种评价方法的特点,将难以概率化的风险因素运用模糊理论进行描述,并建立灰色模糊评价模型;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及点灰度;最后,通过工程项目风险实例验证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应急物流保障能力的评价是城市应急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在阐述城市物流保障能力评价体系与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基础上,总结了城市应急物流保障能力的四大类影响要素,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为消除不同量纲的评价指标影响,选用模糊灰色评价法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出综合评判结果。最后以实例方式验证了综合评价体系的经济可行性,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城市应急物流保障能力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理论的教学工作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结合模糊数学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提出了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的二级综合评价模型、分析评价模型和评价结果分析模型,对全面、公正、科学地评估高校教学工作及学校自身深入地了解各项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层次分析法、ADC评估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法、可拓工程方法和灰色层次分析法等综合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通过系统的比较,结合装备使用阶段维修保障能力评估的特点,得出基于群组决策和AHP法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适用于装备使用阶段维修保障能力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关联的无人值守变电站维修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模糊评估模型的构建原理,应用模糊映射和灰色关联理论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估理论模型,提出了无人值守变电站维修性评估灰色关联度建模和计算方法,给出了220kV无人值守变电站维修性评估实例.结果表明,采用二级分层模型,可以显著降低多因素评估的计算复杂性,高效地实现目标评估.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扩散的稀疏数据插值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实际海洋观测资料中存在的零散、稀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扩散思想的插值方法——正态扩散插值模型。该方法基于模糊映射思想,通过对稀疏数据点的信息进行模糊扩散和插值映射,进而实现有限数据点信息向其邻近区域点的概率插值。运用该算法思想和途径,建立了信息扩散插值正态模型。通过对海温资料的插值试验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为海洋观测资料的客观分析和标准化处理应用提供实用方法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医疗服务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PZB服务质量模型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和模糊多属性决策法来确定评估医疗服务质量的因素及各指标的权重,并提出医疗服务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调查研究依据4个评估因素以及19个评估指标,发现医疗设备齐全和医疗质量效果是患者最看重的两项指标,表明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来评估医疗服务质量是可行的,其分析结果可以作为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多级和梯形隶属度函数确定了指标的单因素评价,建立了煤层气资源地面开发选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Matlab编制了CBMES(coalbedmethaneevaluationsystem),对辽宁省7个主要煤田煤层气地面开发可行性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各评价指标中煤层渗透率和含气量所占权重较大,其他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煤层厚度、煤级、资源量、资源丰度、煤层压力、埋深.辽宁省各煤田煤层气开发可行性为:阜新煤田>铁法煤田>抚顺煤田>红阳煤田>沈北煤田>康平煤田>南票煤田,评价结果与实际开发情况吻合较好,证明了所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不确定性数学分析方法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几种常用不确定性数学分析方法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结合实例从各自适用范围、数学模型建立、权重确定方式、评价结果可信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物元分析法能解决水质评价中的不相容问题并能刻画水质动态转化趋势,优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关联法。针对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评价结果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加权平均法。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预测灌浆功率时序,建立基于模糊信息粒化(FIG)和灰狼优化支持向量机(GWO-SVM)的灌浆功率时序预测模型。首先,引入信息粒计算方法,将原始详尽的时间序列数值点分解为一系列信息粒,以减少模型的数据输入总量;其次,基于模糊集理论,采用模糊集算子对每个信息粒进行模糊计算,使得到的模糊信息粒可以合理地表示原始数值点集;最后,以支持向量机作为预测工具,并采用灰狼优化算法进行参数寻优,对产生的模糊信息粒进行快速准确的预测。结合实际工程,应用该预测模型对灌浆功率的波动范围和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经过性能评价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