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科技创新集中体现和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是提高江苏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战略转变的关键性举措。苏南科技创新在江苏经济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决定着江苏经济的未来。2004年8月国中旬至9月中旬,江苏省省政府研究室派出专人先后到苏州市区、张家港市、常熟市、吴中区、吴江市、昆山市、常州武进区、江阴市和无锡滨湖区、惠山区等地,与当地各市(区)分管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企业家进行座谈,并考察了3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撰写了长达数万字《苏南科技创新调查》,本刊将分期独家刊登这次调研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张静  刘春青 《安徽科技》2011,(11):53-54
一、浓厚的创新氛围 1.创新意识 德国自二战之后能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不断的科技创新在推动其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据欧洲专利局最新统计,德国的专利申请量占整个欧盟国家专利申请量的36%,创新意识已深入整个民族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自主创新应成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动力与源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把促进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对科技制高点的争夺与控制、对杰出创新人才的吸引与培养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各国纷纷制定发展规划,不断强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以此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有多大的实力和作为,这个国家就能在经济竞争、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掌握多大主动权。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融合是科技经济融合的核心内容,大力推进包括产学研融合在内的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区域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数字化大背景下,"十四五"期间推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具备良好条件.本文概述了科技经济融合的六种基本组织模式及未来我国加强科技经济融合组织创新、建设创新联合体的5个路径.  相似文献   

5.
建设创新型国家。其要旨是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全社会的普遍行为;最终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切关注,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证.但相对于已有较多的定性研究来说,定量研究略显不足.在定量测度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构建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体系,运用AHP方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并利用2009-2010年各地区宏观数据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和上海各类指标值都位于全国前列,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较好,江苏、广东等5个地区位居其次,其余省份指标评价值则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郑加强 《科技与经济》2002,15(1):1-4,14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践,探讨建立符合科技持续发展规律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框架,论文还分析了重点实验室,科技孵化器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单元的运作方式,使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成为以市场为导向,又向市场反馈,辐射和渗透的市场化的科技创新体系,体现前瞻性,先导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科技创新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和研究开发成果的商业化的全过程。简述了科技创新的分类原则及过程,重点讨论了科技创新在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保证企业持续发展、帮助新产业占领市场、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点在于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科技培训必须紧跟科技创新的发展步伐,服务于科技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通过科技培训可以强化创新观念,熟悉最新的科技创新政策,了解有关创新的法律法规,掌握创新技巧,我国正进行的大规模的科技创新工程是前所未有的,在科技管理上也要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参与创新实践,培养创新人才,从而提高创新能力。科技创新需要科技培训,科技培训在科技创新中大有可为。科技培训要起到科技创新孵化器的作用,全方位地支持和服务于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创新的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创新正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最直接的动力."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质性进展.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二五"时期,是甘肃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攻坚阶段,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和经济综合竞争力,成为当前全省科技工作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2.
  唐中祥 《今日科技》2007,(11):18-20
近年来,安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工作,坚持走人才强县、科教兴县的道路,全县自主创新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体现。 为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全社会科技进步。安吉县政府日前出台了《关于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她,将通过科技创新,助县域经济提质增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到2010年,基本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成为省级科技强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也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政治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主要表现为知识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高校不仅是人才的宝库,更是知识创新的基地,理应成为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力量。  相似文献   

14.
小庭 《华东科技》2006,(8):14-15
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江苏省以不同的方式领跑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江苏省把产业选择和创新主体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江苏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四月颁布实施,加快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创新之路成为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科技创新,正推动江苏发展从“江苏制造”到“江苏创造”,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提升。自主创新,提升江苏竞争力的“动力源”“江苏引以为豪的1300万台手提电脑产量,占全球的1/4到1/3,但因此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还不如一个华西村。究其原因,就是我们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已成为21世纪的主导经济,是以创新为特征,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创新是其灵魂,谁在知识创新中领先,谁就能在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推进大学生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江苏开放型经济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项开放型经济指标均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新形势下,国内外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江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加强制度创新水平、坚持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施区域互动协同发展以及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等,是江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引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韩国金融危机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韩国经济的崛起及金融危机的历史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系统地总结了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建立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重振国家经济的具体做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前所未有的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逐步兴起,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与综合竞争力提高的灵魂,日益为世人关注.创新能力、创新水平与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等综合国力的提高休戚相关.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皆是如此.江苏是全国科技与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要提高江苏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根据江苏经济与科技的基础和优势, 综合配置创新资源,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是促进江苏经济发展、提高江苏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也是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  相似文献   

20.
《银川科技》2006,(2):1-3
一个民族在科技方面的作为,影响着该民族的历史命运。而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是源源不断地孕育优秀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温床。以发展创新文化助推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决胜创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