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部件受到环境温度、摩擦热和切削热等因素影响导致温度升高而发生变形,部件之间原来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相对运动的正确性被破坏.机床部件尺寸的变化使得数控机床精度降低,造成工件加工过程中的热变形误差.在分析产生机床热误差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热误差的测量方法,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建立机床热变形和温升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误差补偿技术进行修正,从而减小机床热变形造成的被加工工件的尺寸误差.  相似文献   

2.
圆度误差的计算机检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新的圆度误差检测系统,系统由万能工具显微镜的的光学分度头,顶尖装置,电感测微仪,专用夹具等部件与计算机构成,用以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进行圆度误差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谐波齿轮传动系统的各误差分量及其综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谐波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误差产生的机理出发 ,按误差独立性作用原理研究了齿轮的切向综合误差与基节误差 ,齿轮安装轴的偏心与配合间隙偏心 ,输出轴与轴承孔的偏心和配合间隙 ,轴承的径向游隙与径向跳动以及波发生器部件对谐波齿轮传动系统传动误差的影响 ,得到每个误差分量的作用频率 ,并解释了谐波齿轮传动系统中特有的传动误差拍频现象  相似文献   

4.
针对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几何误差和切削力导致的误差,识别出了三轴数控铣床加工过程中的21项几何误差元素和35项切削力误差元素,应用齐次坐标变换原理,推导出了各部件存在误差时相对于相邻部件的齐次坐标变换矩阵。由于加工过程中的数控机床可以看成是一个传动链,链的一端是工件,另一端是刀具,并且工件的理论被切削点和刀具的理论切削点在机床基本坐标系中的坐标是相同的,根据此关系,推导出了包含几何误差和切削力误差的数控机床加工过程综合误差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引进设备的研究、分析,寻找出了一种“误差转移随动补偿抵消法”,达到自动机工位在转位时,可不受其它相关零、部件误差传递、积累的影响,而能获得较高的位置精度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某数控凸轮轴磨床的磨削精度,保证凸轮轴轮廓误差达到需求标准,针对磨床的运动误差和热误差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了凸轮轴磨床主要运动部件相互之间运动关系,提出了利用耦合关系,耦合磨床运动误差与热误差方法,方法对磨床具有通用性,且可直接观察到误差项的来源,对误差补偿极为有效;首先,运用多体理论及坐标变化方法,将磨床抽象为多体系统;其次,将磨床磨削运动主要部件划分成两条运动链,即“工件-床身”链和“砂轮-床身”链;将运动链与磨削点组成一个闭环系统,此闭环系统即为简化的磨削运动过程;最后,建立各运动体坐标系,求出运动体变换矩阵,耦合热误差与几何误差,建立精密加工约束方程,推导凸轮轴磨床综合误差模型,为加工补偿提供理论基础。该方法已在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结果表明:补偿后的磨床,磨削精度增加,实际凸轮轴轮廓经检测误差降低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对摆线轮、针轮、曲柄轴等关键承载部件的装配误差、制造误差,以及各级齿轮接触弹性变形和支承弹性变形对RV减速器传动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基于Newmark-β法考虑加工和装配误差以及柔性因素的RV减速器动态传动误差分析方法。首先,对原始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动态响应进行时频联合域分析,找出减速器各级振动信号成因,为后续引入装配及制造误差的横向分析提供基础;其次,结合光弹实验,采用有限差分法分析比较了减速器传动误差对各处装配及制造误差的影响灵敏度;然后,量化分析变载、变速和误差条件下各级传动接触及支承弹性变形对动态传动误差的贡献率;最后,结合灵敏度和误差贡献率进行横向比较,确定影响传动精度的主要因素。仿真结果表明:针齿半径误差对传动精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曲柄轴凸轮偏心误差,再次是摆线轮的曲柄轴孔偏心误差,最后是针齿壳中心圆半径误差;在变工况传动精度分析中,动态传动误差随负载的增加而增加,输出转速平稳性随负载和转速增加而降低;在柔性变形误差贡献率分析中,低速级齿轮的接触变形贡献率最大,为51%以上,支承变形贡献率次之,介于15%~30%之间。该研究结果可为RV减速器传动误差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静刚度的变轴数控机床加工误差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变轴数控机床的运动部件--Stewart平台为研究对象,从变形的角度对机床的加工误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了静态载荷条件下加工误差的矢量表达式,并对误差进行了预调,建立了相应的预调模型.该方法为从静刚度方面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且具有通用性.最后给出了仿真实例,仿真结果表明了由于静刚度而导致加工误差的存在性和误差预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轨迹误差建模的多轴联动机床轮廓误差补偿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多轴联动加工精度,减小由传动机构和运动部件质量、刚度、阻尼及摩擦等因素造成的轮廓误差,针对交叉耦合控制参数难以选择及容易使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多轴联动机床进行运动轨迹误差建模和补偿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机床的典型实际联动轨迹,来建立轮廓误差模型,实现了加工过程轮廓误差的实时估算和补偿.通过对x、y轴工作台的联动轮廓误差建模和补偿实验,证明此方法可以显著减小圆弧及曲率连续变化曲线轨迹的加工误差,从而提高了在高速条件下的数控机床多轴联动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0.
复合型应力强度因子K_Ⅰ和K_Ⅱ的光弹性测定值是K_Ⅰ和K_Ⅱ的近似值.本文提出了影响K_Ⅰ和K_Ⅱ精确值的误差有模型误差、观察误差、截断误差、及舍入误差,并对前二项误差做了详细分析,指出了确定误差的方法和计算公式,提出了减小误差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POWERBUILDER6.0应用中发生的错误类型以及处理各种错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应用语言学的的角度上来看,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所有的语言都叫做过渡语言(interlanguage).学习者在构建这种非标准语言的过程中,伴随着这样那样的错误发生.错误表明学习者在进步,这贯穿于过渡语言的整个过程.不同的错误代表过渡语言的不同阶段.错误分析能显示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欠系统性的使用,对外语教学中研究学习者的学习英语的过程意义重大.本文详细阐述了英语教学过程中错误分析的四个步骤分别为(1)错误识别;(2)错误描述;(3)错误解释;(4)错误更正.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国内有关错误分析的研究,内容包括:错误界定、错误样本收集、错误分类、错误起因,并总结出国内错误分析的研究趋势主要是运用实证性研究和基于语料库基础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虚拟测试仪器的误差描述与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拟测试仪器在测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影响测试结果的精度.作者描述了虚拟测试系统的误差构成、误差传递及误差合成的方法,并对虚拟测试仪器的误差传递及合成进行研究,得出了虚拟测试仪器的误差评价体系和误差处理方法,在误差分析的基础上对误差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5.
数据中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分析与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数据中误差存在的普遍性;在讨论偶然误差的特点、测度、分布的基础上,分析算术平均数与最小二乘原理和最大或然原则的一致性,给出了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对数据中系统误差以及系统误差的检验进行专门研究,介绍了五种实用性强、可操作的系统误差检验方法,为消除系统误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单摆法测重力加速度实验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误差理论综合分析了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的误差来源;使物理实验的偶然误差的各个基本概念更清晰明了,使系统误差的动用具体直观。  相似文献   

17.
从几何和物理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与夹具有关的各项误差及其关系,并制定出夹具误差系统图,为夹具设计和分析计算夹具误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中采用谐波分析的方法,分析各次谐波在一定测量精度条件下测点数对圆度误差的影响,并给出测量过程中测量精度、滤波条件与测点数的定量关系。为在圆度误差测量过程中合理选取测点数提供了理论依据,恰当地解决了测量精度与测量效率的矛盾。结论对圆弧误差及圆柱度误差的测量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齿轮精度理论和误差分离技术,提出在单啮仪上配用微型计算机测量范成误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