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机抽取辽宁省12所高校的1 0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专家访谈、数据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通过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的调查,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探讨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特点和不足,并进一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对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自身意愿、学校课程设置、社会条件制约和气候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郭斌  宋锋 《科技信息》2011,(36):I0139-I014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天水师范学院在校学生随机抽取300名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现状调查研究,内容涉及大学生体育生活习惯、体质状况、体育消费、体育锻炼情况、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质之间关系、宗教信仰对培养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等方面,并针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和最高层次,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要保持积极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该研究以辽宁省7所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动机、需求、行为、消费、效益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目前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现状。  相似文献   

4.
对青海省3所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全民健身计划实施近十年来,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在参与动机、运用手段、消费、参与时间、不良习惯以及活动取向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具有明显的特点。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大学生形成并保持体育生活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我国部分省市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体育教学满意度与体育生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主要结论:体育生活方式良好的大学生与没有形成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大学生的体育教学满意度的差异显著;体育教学满意度是影响学生形成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学满意度对非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大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对体育生活方式良好的大学生的影响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定的体育消费群体,合理的消费方式及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又能推动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文以问卷调查法对青海三所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卫星 《科技信息》2012,(18):21-2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烟威地区五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期为大学生建立健康、科学、合理的体育生活方式,促进大学生合理、科学的体育消费,推动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有序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试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就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大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途径,旨在为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00名体育社团大学生和100名非体育社团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大学生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态度、闲暇时间支配方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体育社团对公安院校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体育社团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运动价值取向、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频率,时间,强度,参与方式,运动项目的选择性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3)体育社团使得公安院校大学生闲暇时间支配方式更加合理;(4)公安院校应提高重视,加强学生体育社团投入力度,改善学生体育休闲及生活方式,更加有利于警务化管理制度的执行。  相似文献   

10.
徐然 《科技信息》2012,(18):311-311
校园体育活动是指大学生采用各种体育手段、方法参加的体育活动,以强身健体、丰富课余生活为主要目的,满足个体身心享受的需要,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模式。随着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增多,体育运动作为余暇生活方式之一,已逐渐地被大学生所接受。大学生们通过这种独特的课余体育活动和各项体育比赛的组织和裁判,让更多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余体育中来体验体育带来的乐趣,这样可以提高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幼儿体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体育的教育教学能力,改革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必修体育课教学内容与要求,建立以培养幼儿体育教育教学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并对其中的问题原因进行了探究,最后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机抽样选择广西师范学院公共体育乒乓球选修班2007级学生60人进行高校乒乓球选修课程合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实验分对实验班30人和对照班30人,实验班采用合作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模式教学,两班均执行统一教材,学时和测试标准,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乒乓球合作教学模式可以低耗高效地提高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技能目标的实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教学实践、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PBL教学模式在体育社会学课程中运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PBL教学模式能够增加体育社会学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扩充他们的知识面以及培养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能力,还能使学生在不断解决PBL教学模式中遇到的困难中成长。最后,本文根据PBL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收集、专家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现阶段重庆市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并从课程内容、目标、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对课程结构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以适应和发展特殊需要学生个体水平的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通过适应性体育教学模式和学生积极的运动体验,达到其主动调适生理、心理、社会三维的健康和谐状态,以期寻求特殊需要学生身心发展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合肥市部分高中部学校进行调查走访发现高中学生喜欢参加体育运动,但他们对上体育课不感兴趣甚至畏惧。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参照兄弟省、市学校的经验和做法同时根据安徽省合肥市的具体情况,设想构建新的高中体育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综合的以育人为目的体育教养行为。力求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自由锻炼的能力,为从小就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和数理统计法,调查研究了新乡市五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分析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薄弱,以实物性消费为主,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很大。认为,高校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体育消费特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为高校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和大学生体育锻炼进行研究。高校体育文化通过文化的视角感染和影响着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和动力,目的就在于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构建终身体育新模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游戏法和情境法教学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影响。以锦绣中学初一两个平行班分别进行一学期的游戏法和情境法教学改革,对教改前后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行问卷调查为例。发现游戏法和情境法教学改革前后学生的运动兴趣均存在显著差异;学生运动兴趣的变化在教学方法和性别上也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情境法和游戏法教学均促进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游戏法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影响比情境法大。  相似文献   

19.
以民国初期的学校体育实践为主线,梳理了民国初期主要军国民体育实践、实用主义体育实践以及自然主义体育实践,总结出民初体育实践的特点注重学生身体训练、尊重学生的兴趣、重视基础阶段的教育。结合当今我国学校体育面临的实际问题,总结出民国初期学校体育实践的当代价值启示:加强对学生的身体教育、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加强体育课的改革和创新。这三方面的当代价值不仅是为解决学生体质下降问题提供思路,而且为学校体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我国的学校体育实践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庞贤妹  魏俊峰  林洁 《科技信息》2013,(25):215-217
目的:通过对大学城高校大学生体育旅游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对大学生体育旅游过程中所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策略及建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体育旅游适合大学生这一群体,并正在发展壮大,但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知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大学生属于消费群体,没有一定经济来源,而体育旅游的单次消费较高,这是制约大学生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途径,相关部门应重视高校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对他们给予政策支持;加强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知;拓展体育旅游的选择;健全大学生体育旅游组织管理机构,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