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倩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155-157
从福建闽南地区闽南语歌曲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闽南语歌曲的发展走下坡路的原因,表现为地方政府不够重视闽南语和闽南语歌曲的推广,地方电视台不够重视闽南语歌手赛的宣传和后续工作,以致于闽南地区很多孩子不会说闽南话,闽南语歌曲无法得到很好的传播和发展,逐渐被边缘化。以近年来福建省举办的较大规模的几届闽南语歌手赛为例进行反思,对闽南语歌曲的发展基础、发展趋势、发展形势、发展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立足于闽南本土,打造闽南语歌曲文化品牌,加强闽台音乐文化交流及发挥地方旅游优势,推动闽南语歌曲持续发展、推动海西建设及祖国统一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郭玮璇 《海峡科学》2011,(12):18-20
以台湾本土贺岁电影《鸡排英雄》为解读文本,以传统闽南文化为观照视角,论述影片所呈现的出风土人情、台湾美食、歌仔戏等极具闽南特色的视听元素,并通过对影片中大量使用闽南方言和闽南语歌曲的分析,阐明该影片所具有的传统闽南文化特色和审美魅力。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月16日,"‘一带一路’视域下首届闽南文化海外传播高端论坛"在我校举行。本次论坛由福建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闽南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和我校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论坛围绕"一带一路"的历史与空间、跨文化语境下的闽南形象、闽台文学与文化交流、海外闽南籍作家艺术家作品、闽南语海外圈变异研究、闽南文化文献整理研究等主  相似文献   

4.
从新的派生分类"闽南语文化产业"的视角出发,对福建省主要闽南语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细致调查和深入分析后发现,福建省闽南语文化产业存在着产业意识、指导机构与政策制定方面的缺失,在整合、创新、人才及渠道等方面存在着问题。福建省可借鉴台湾发展经验,强化闽南语文化产业意识,建立产业发展指导机构,制定相应政策,建立闽南语文化产业发展基地,为闽南语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同时,还应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创新产品内容,拓宽传播渠道,以增强闽南语文化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吴珊榕 《科技信息》2012,(18):253-253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更方便地了解闽南文化,作为一个闽南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我馆建立了一个便于读者查询的闽南文化专题数据库,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弘扬闽南文化。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生态体育公园建设与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我国典型乡村生态体育公园贵州安顺秀水生态体育公园为例,基于不同时期高精度遥感影像数据,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法、ArcGIS软件的热点-冷点分析法和空间分析工具以及景观生态理论与方法,分析乡村型生态体育公园建设及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秀水生态体育公园建设和优化均使公园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增加趋势,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增加幅度较大,供给服务增加幅度较小;南部和西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热点区扩大,北部和东部的冷点区减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区多于下降区.乡村生态体育公园建设可以显著改变林地、灌草丛、水域等自然景观,进而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原有景观区域和生态体育功能集中区域的优化,可以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其他乡村型生态体育公园科学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丽  李强 《科技信息》2009,(6):310-311
云南省高黎贡山中部非主体多民族共生是云南乃至中国一个多民族共生的缩影,是一个民族文化多元共生的地区,这不仅为研究多元文化共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本文试图从文化生态的视野分析该地区的文化生态特点,具体分析了该地区各子文化之间以及文化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此类地区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分析文化生态型乡村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过程中,不可规避经济发展与文化、自然生态保护的矛盾.文章认为文化生态型乡村顺应休闲旅游经济时代的要求,以乡村旅游发展为动力,以自然、人文生态保护为前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空间和内涵文化空间规划;契合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的规律,文化生态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化模式为:品牌核心价值不变--品牌主体整合重组--品牌形象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青海涉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探索非遗产业发展道路,是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青海涉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藏族人民生产和生活中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财富,反映不同时期藏族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思想文化等,随着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青海涉藏地区人民不断优化其运行模式。研究发现:青海涉藏地区非遗推动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非遗文化产业通过文旅融合等方式带动乡村产业兴旺;提供生态理念,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发挥非遗传承人带头作用,建设乡村治理共同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塑造乡村文化自信;提供多种增收途径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等。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非遗产业化程度不高、销售渠道单一、创新意识薄弱以及缺乏复合型人才等,限制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促进非遗产业化发展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设数字化平台帮助宣传当地特色非遗文化品牌以及健全人才培养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挖掘、保护、传承和管理芦溪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我们对其现状进行摸底调研,结果表明:婚丧文化成为芦溪乡村普遍流行的民俗文化;节庆文化是村民最感兴趣,它最能丰富村民生活、能传递正能量;宗教文化在村民中亦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民间戏曲文化和民谣文化成为了最能推动乡村旅游的"排头兵";祠堂、谱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维护乡村安定团结;医筮文化和命相文化在调查中被认为是消极作用最大的乡村传统文化。摸底调研对弘扬优秀民俗文化,建设和谐秀美芦溪乡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闽南民间音乐文化渗透于闽南日常生活、祭祀活动、传统节日等民俗仪礼中。在闽南仪礼中,闽南民间音乐超越了本体的娱乐性,具有日常性、功用性和价值性,它记录地方乡音和民俗风气,强化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彰显闽南民众的生命精神。民俗生活是闽南民间音乐传承的根基,闽南民众既是闽南民间音乐的享受者,又是闽南民间音乐的传承者。现代性的推进打破了民俗文化传承的内在秩序,政府和民间的合力推动则为闽南民间音乐文化创造了传承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杭州城西湿地保护与利用战略"的概要.杭州城西湿地是重要的城市湿地,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是杭州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正使这片湿地面临面积锐减、环境污染、水系破环、景观破碎和文脉消退的挑战.保护与利用的基本原则是:立足生态,优先保护,合理利用.战略在总体上体现"保护遵从生态系统途径;利用服从生态系统保育"的构想,具体包括:保护生态系统,保障湿地健康;修复生态功能,改善湿地环境;协调流域布局,维护湿地安全;遵从生态保育,发展湿地产业;挖掘民俗传统,创新湿地文化;推动建规立法,创新湿地管理;深化开放合作,打造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地生态系统理论,探查微旅游作为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的出路.考量传统村落具有自然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的空间差异,构建不同的微旅游发展模式.结果表明,人地生态系统是考察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微旅游是传统村落乡村振兴一条重要的路径选择;乡村旅游(微旅游)→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乡村旅游(微旅游)实现了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安徽省划分为都市依托型(环巢湖及沿江片区—游赏观光、娱乐休闲)、景区依托型(皖南片区—文化休闲、文化养生)、生态依托型(大别山片区—红色教育、绿色消费)三种微旅游模式,并相应构建了具体微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走访、入住民居、参与生产劳动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方法,对漳州云霄县6个乡村重要的历史节日民俗进行挖掘考证,以管窥闽南乡村节日民俗的特点和社会文化内涵。调查发现:闽南节日民俗所包涵的内容和信息颇为丰富,但地理区隔与宗族传统造成了各村节日民俗在内容、时间和形式上的显著差异性;不同的节日民俗亦反映出闽南乡村民众的思想动向与精神寄托,反映了乡村传统民俗文化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文化生态式的乡村旅游开发的新热潮下,正确处理好布依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生态式的乡村旅游开发的关系,有效保护具有民族特色,承载厚重历史文化信息的布依村落,对发掘、研究传承布依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文化价值驱动下的有机过程,乡村文化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核心资源、内生动力和独特魅力。九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市,在城镇化进程中,仍存在"重申报,轻保护"、"重经济,轻文化"等问题,保护和传承好九江乡村文化,必须完善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长效机制建设,推进政府、市场和村民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三维协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九江乡村文化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水域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多重尺度的生物过程和非生物过程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动态平衡状态容易受到干扰而破坏.在分析水域生态系统干扰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组成,从工程角度将水域生态系统划分为4个尺度,即微小尺度、小尺度、中尺度和大尺度,然后对这4个尺度所对应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进行了概化,讨论了各尺度之间的关系,说明了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在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田甜  崔明伍 《皖西学院学报》2023,(2):145-150+15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端的普及,为三农题材与短视频融合创造了极为便捷的条件,短视频逐渐成为乡村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对推进文化振兴的进程有着积极作用。三农题材短视频对乡村文化的传播有其内在的机理和独特的功能,对乡村文化元素的挖掘更具推动作用。面对三农题材短视频在乡村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在政策和特色文化保护与创新方面加以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9.
闽南文化作为特色传统地区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该文通过对闽南文化产业中的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展开调研,梳理这部分文化及其产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闽南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是江西人民的“母亲湖”,生态环境优美、水质良好、水草茂盛、旅游资源丰富.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发过程中应遵循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通过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推进鄱阳湖湿地公园、鄱阳湖候鸟现赏区和万年稻作文化休闲区的建设,形成以水产养殖、稻作文化、渔家风情、候鸟观赏为特色的滨湖地区的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