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经》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德箴言,对于儒家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易经》中的父子、夫妇、朋友、君臣等人伦关系,对传统伦理中的仁、义、礼、信、谦、节、恒、和悦、敦厚、中行、无妄等德目,结合卦爻辞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2.
《诗经》作为一部永世流传的经典著作,与《楚辞》一起,开辟了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的源头.《诗经》自形成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祭典、外交、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在《诗经》的流传中,不少人做了大量的整理、润色和解说,儒家大师孔子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论语》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重要著作,其中也记载着孔子对《诗经》的解说,其内容涉及文学、政治、教育等许多层面,其中一些重要文学理念,是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和文论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3.
张宝林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3):40-42,47
春秋时期是伦理道德思想大力发展并走向成熟的时期。而此时的伦理道德思想增加了新的内容,在西周孝悌、惠爱、恭谨、节性等内容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反映在《诗经》中,表现为“信、义、忠、孝、仁”等多方面的道德行为规范,通过《诗经》各类诗歌,从社会生活各个不同领域反映出来,显示出了它的社会作用。到孔子时进一步发展完善,进而形成理论,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4.
调解作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重要手段,在解决非讼纠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在非讼纠纷解决或多元化争议解决的各种模式中,解决争议的裁决者或协助者应满足相应的职业伦理要求,作为争议双方当事人也应该遵循相应的伦理道德。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调解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也对调解中伦理道德问题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5.
刘婉楠  刘晚霞 《科技信息》2011,(29):I0023-I0023,I0038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孕育在中华大地之中,是中华民族列祖列宗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对人类道德生活所作的反思与总结,并为无数代中国人所躬行践履。它表现了中华民族自身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情感表达方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道德精神和礼俗。传统伦理道德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本文旨在挖掘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提出将传统伦理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对策,使传统伦理道德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十分广泛。其中祭祀性质的诗歌以其本身所具有的浓郁的宗教气息和鲜明的思想特征而自成一类,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诗经》中的祭祀诗所表达的内容有祭祀山川、祭祀农神等,但更多的是祭祀祖先的篇章。其突出的特点是浓厚的宗教观念与鲜明的政治目的,及对祖先、神灵的模糊刻画。展示的是人在回顾中追寻远祖的根源,将传统化为生存本领的一种精神努力。  相似文献   

7.
《诗经》中有许多寄托怀人情感的诗歌,而这些诗歌中经常出现思念之人的一个动作,那就是“采”,诗人常以“采摘”作为思念怀人的一种方式。我们把诗中出现“采”字,且“采”字具有摘取、折取之意的诗歌,归类为“采摘诗”,并将它们分为以“采”字起兴的诗歌、采集某种植物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记录采摘的过程来表达喜悦之情的诗歌三类。  相似文献   

8.
《诗经》中有许多寄托怀人情感的诗歌,而这些诗歌中经常出现思念之人的一个动作,那就是"采",诗人常以"采摘"作为思念怀人的一种方式。我们把诗中出现"采"字,且"采"字具有摘取、折取之意的诗歌,归类为"采摘诗",并将它们分为以"采"字起兴的诗歌、采集某种植物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记录采摘的过程来表达喜悦之情的诗歌三类。  相似文献   

9.
清末朝廷兴学,新式学堂普遍设立伦理课程。柳诒徵在担任江南高等学堂伦理课程教习时,编有《伦理口义》一书,该书体现了柳诒徵早年伦理道德思想。在中西、新旧伦理道德思想冲突的清末时期,柳诒徵肯定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推崇孝道,批评西方社会以父母为路人的种种行为,强调夫妇在权利平等的同时有着治事上的主辅之分;同时柳诒徵亦注重对新式伦理观念的吸纳。  相似文献   

10.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十分广泛。其中祭祀性质的诗歌以其本身所具有的浓郁的宗教气息和鲜明的思想特征而自成一类,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诗经》中的祭祀诗所表达的内容有祭祀山川、祭祀农神等,但更多的是祭祀祖先的篇章。其突出的特点是浓厚的宗教观念与鲜明的政治目的,及对祖先、神灵的模糊刻画。展示的是人在回顾中追寻远祖的根源,将传统化为生存本领的一种精神努力。  相似文献   

11.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十分广泛.其中祭祀性质的诗歌以其本身所具有的浓郁的宗教气息和鲜明的思想特征而自成一类,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诗经》中的祭祀诗所表达的内容有祭祀山川、祭祀农神等,但更多的是祭祀祖先的篇章.其突出的特点是浓厚的宗教观念与鲜明的政治目的,及对祖先、神灵的模糊刻画.展示的是人在回顾中追寻远祖的根源.将传统化为生存本领的一种精神努力.  相似文献   

12.
《关雎》包含着“中和”的儒家精神。这种“中和”的精神就是要求情感表达适度,体现中和之美、中正之美。它对于培养儒者完善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关雎》得到孔子及历代儒者的推崇和喜爱。  相似文献   

13.
明朝统治者和士人认为元朝覆亡的根本原因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滑坡与沉沦。明初政治文化的使命就是儒家精神的重建,这也是三国故事二度创作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刘师培积极致力于中国近代伦理道德重构,批判改革“三纲之说”,倡导改良家族伦理,崇尚功利,追求自由、独立、平等的资产阶级伦理道德、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性,转向无政府主义后,他又明确提出了根除家庭伦理、破“功利之谈”,倡导绝对平等的无政府主义伦理观,与前此迥然不同,具有明显的超前性。  相似文献   

15.
闽地开发较晚,但在五代至北宋初即已有蔡元鼎这样的《诗》学专家.至朱子兴学闽地,其所著《诗集传》在闽地影响深远.受其影响,闽地治《诗》者代有人出.黄道周浸淫于具有浓郁《诗》学氛围的闽南,一生治《诗》不辍.黄道周《诗》学著述散佚严重,但经过爬梳剔挟,还是可以发现其有大量的《诗经》学文献存世.梳理闽地《诗经》学传统以及黄道周的《诗经》学研究,可以引起学界对黄道周乃至闽地《诗经》学的关注和研究,以充分揭示其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芮群毅 《科技信息》2010,(6):154-154
文章重点分析了《圣经》中的人物路得、拿俄米的品行、伦理道德、伦理的定位和他们对信仰的执着,提升了人性的品质与道德的水准,显出人性的光辉与人格的芬芳。  相似文献   

17.
"以《诗》说《诗》"是一种探寻《诗经》本义的阐释方法,突破了汉代由《诗序》所确立的将《诗经》政治化的阐释传统,为《诗经》的审美阐释开辟了道路。在这种阐释原则的主导下,朱熹重申了《诗经》的情感本质和"言有尽而意无余"的审美兴味。对《诗经》本质的重新阐释,使得朱熹建立起一套与《诗序》所确立的"《诗》教"传统迥然不同的诗教体系,把诗歌教育的发生与实现机制理解为以"情"为枢纽的感兴过程,其最终的目的是使读者"思无邪"。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道德思想、道德实践、反帝爱国斗争三方面分析叙述了东乡族的伦理道德思想观念。本文认为,东乡族伦理道德思想观念是东乡族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在东乡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中起着直接的规范性作用,同时也表明,东乡族是一个极为注重讲究伦理道德的民族。  相似文献   

19.
《枉费心机》围绕着女主人公塞西利亚与男主人公爱德华的爱情遭遇展示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在处理亲情、友情、爱情与婚姻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伦理道德取向。作为主要人物之一的阿尔克利芙小姐在处理爱情与亲情关系的过程中面临着伦理道德的考验。通过所作出的伦理道德选择,她获得了对自己、对塞西利亚、对曼斯顿以及对社会伦理道德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在道德上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20.
在《中庸》一书中 ,居有核心地位的两个范畴 ,就是“中庸”和“诚”。本文对“中庸”和“诚”的道德义蕴 ,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 ,对《中庸》包含的其它伦理思想 ,如“五达道”、“三达道”、“慎独”、“内省”、“忠恕”等 ,亦有简明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