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如何教学初中语文,才能够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搞好初中语文教学呢?一是要注重新课的导入,二是要注重课文文本的深入读解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搞好初中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
钱丹 《科技知识动漫》2007,(11X):118-118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的理念已深人人心。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手段不断端现。我们的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但发现许多音乐课堂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非音乐活动,偏离了音乐,这就使我们有必要回头审视,音乐课堂中“音乐”在哪里?我们的孩子学到“音乐”了吗?静下心来思考,我觉得目前我们的音乐课堂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全面推行的今天,我们如何改进教学,才能够上好初中历史呢?我们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转变历史教学观念,二是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等。  相似文献   

4.
从新课程实施到现在,语文教学在许多专家的引领下,从多个范围,多个角度进行了探索,如情境教育、创新教育、自主学习、个性解读、生成体验等等。我们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经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也暴露出许多不足。在课堂中,我们往往过于强调某种教学理念,而使语文课堂出现种种不平衡现象。有的课成了一味的脱离文本,漫无边际的“对话场”,有的成了纷繁杂乱的“资料展示厅”,有的出现了学习方式与教学行为的繁琐和无度。  相似文献   

5.
张兆庆 《科技信息》2007,(17):216-216
《最后一课》的教学将结束肘,我突发灵感,让学生讨论:“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经过一阵沉静的思索,学生的发言踊跃起来:  相似文献   

6.
郝亚东 《科技资讯》2013,(13):183-183
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化学实验的价值,重新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新课程及其教学中的地位。农村地区由于地处边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实验教学的条件差,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是怎样的呢?农村中学又试如何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呢?本文在新课程背景下,探讨农村高中新课改下化学实验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鸬鹚》是一篇传统的经典课文,虽然人教版的教材中已经将其删掉,但其它版本的教材中还保留着这篇课文。一次外出听课时,听了一位教师教学《鸬鹚》一文时,心中总有着一种困惑,教学过程中是否一定要挖掘出文本中本来没有的“人文性”,然后渗透“人文性”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综合性学习进入课程标准之后,构成了语文新课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语文学习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为语文教学和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是语文教学的新举措、新突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的特点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目标。但是,我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做了精心的准备,但课堂上却冷冷清清,学生甚至提不起精神。我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教师对自己的角色稀里糊涂。那么,教师在综合性活动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才能达到一种和谐、师生互动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相声艺术中有一种技法叫做“抖包袱”,即演员在作了一定的铺垫后,摆出笑料,这是一个出乎意料之外的结果,又令人豁然开朗。语文教学是一种思维活动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目标综合化、多元化、和谐化,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实现新理念的教学目标呢?本文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为载体做一次反思性探究。  相似文献   

11.
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做《可不可以不勇敢》,这样唱到:“我们可不可以不勇敢?当伤太重心太酸无力承担……”的确,在我们所受的传统教育里,“勇敢”、“坚强”是一个优秀人才所必备的品格。相对的,哭泣流泪多数是懦弱胆小的表现。怪不得歌者要小心翼翼的乞求“我们可不可以不勇敢?”然而,在此,笔者却要大胆地提倡:中国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要有也必然要有“哭泣教育”。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长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深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想上好作文课,自己必须首先是一个作文好手。否则,“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教学方法的逐渐更新,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作文这片天地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呢?  相似文献   

14.
在感受新课程理念给数学教学带来深刻变化和旺盛活力的同时,亦感到我们不少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请看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的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反观平时的教学,老师们依然是为了完成课前的教学设计而教,依然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而教。这样的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却把学生作为了精彩演出的配角。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一理念落在实处?我们认为,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退居”,适度地“旁观”,让教师的“无”换得学生的“有”。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理念,叶圣陶先生也认为“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可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下面我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彭雯 《科技信息》2007,(17):208-208
经过多年的高中教学工作,笔者总结出有一条原则在语文教学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学中很重要:即让语文课“动”起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积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跳起来摘到苹果”,享受到自己独立思考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早就应该用诗意的课堂去点燃孩子的感情。因为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然而放眼我们的语文课堂却是如此的不尽如人意,现代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消磨掉了教师们的诗意。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都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增加了“质疑环节”,这是令人欣慰的,学生的学爿本来就应该是解决旧疑存新疑的过程。然而,由于教师理解与实践上的偏差,“质疑环节”往往收不到理想效果,产生低效率、低质量的“兜圈子”现象,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警醒。那么,怎样才能使“质疑”这个学习环节不再遭受他人的质疑呢?  相似文献   

20.
王燕兰 《广东科技》2012,(21):32-33
在课改背景下,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计算教学?既实现传承计算教学的优良传统,又能在新形势下不断开拓创新。注重反馈,强化学生数感意识。注重应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注重提炼,加强算法多样化的优化。注重传承,加强计算法则的教学。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新的教育理念来审视,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