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报目次的美学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学报目次的功能美、内容美和形式美,阐述实现学报目次的功能美、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美学方法则和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科技期刊的封面、目次、内文的内容美和形式美,论述了这是构成科技期刊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科学版学报的编辑出版实践中,学报编辑对目次的编排采取不了同的处理方式,根据我们对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学报所进行的抽查,可知目前我国自然科学版学报的目次编排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一是整个目次没有任何标识,从第一篇文章一直排到最后一篇文章;甚至有的学报还有未能按学科将文章进行大致的集中而出现学科混杂的现象,这种目次编排的学报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也非个别现象.一是整个目次没有任何文字标识.它或是按照不同的学科,将同一学科的论文排列在一起,用空白的间隔以进行某种区分;或是按照不同的学科,将同一学科的论文排列在一起,用黑线以进行划分,这种目次编排的学报占有一定的比例.一是整个目次页只有一个文字标识栏目,它或是将一些学科的论文不分类别地按学科集中排列在一起,然后以"研究简报"相标识,这大多是综合大学学报的编排法;或是将一些学科的论文不分类别地按学科集中排列在一起,然后再以"教育研究"相标识,这多是师范院校学报的编排法;这种目次编排的学报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一是按照一级学科的划分标准,以学科名进行标识,如"数学研究"、"物理学研究"、"化学研究"等,这种目次编排的学报所占的比例也不小.这些不同的编排方式,从编辑角度来看,表明了学报编辑在目次标识上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体现了不同的学报编辑对目次标识能力的差异(对文稿进行准确的、概括性分类标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从学报角度来看,这些编排不仅影响到学报功能的发挥,而且还会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是因为学报目次页的标识编排是学报编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如下三种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1997年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编辑美学》一书的第八章《书刊的形式美》中,曾扼要地论述过构成文稿标题内形式美的四大因素———标题的结构美、语体美以及标题的长短(字数)合适和标题语言富有文彩等问题,现对它们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进一步的阐述,以便在补充《书刊的形式美》的论述的同时,能与《文稿标题的外形式美及技术编辑基本原则》等文在内容上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研究,并期能对提高高校学报的审编工作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对期刊目次编排中栏目标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栏目是支撑刊物的骨架,栏目设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报的影响力和传播效应.通过对广东省科技期刊的抽样调查,对不同期刊目次编排中栏目的4种标识形式进行分析,结合编辑工作实践,借鉴国内外期刊目次编排中的经验,对期刊目次标识功能和标识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欣 《科技咨询导报》2013,(16):204-204,215
本文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内容美、形式美、形象美三个方面阐述审美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不可替代功能,将审美教育有效渗透并纳入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个过程,使其效力发挥到最大程度.  相似文献   

7.
从物理学的概念、定义、定理、定律、公式中,浅谈物理学形式美的基本内容: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和多样统一美。  相似文献   

8.
学术期刊封面的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的整体美应该是表现在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因此在注重学术期刊内容美的同时,也要大力增强学术期刊的形式美,从而提高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而封面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读者视觉活动过程中的第一视点。因此,期刊的封面审美在期刊的形式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封面设计中刊名的安排、色彩的运用、字体的选择和图形的构造等几个重要方面的分析,探讨如何增强学术期刊的封面美。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简称《CAJ-CD规范》)进行规范编排的实践表明:学术理论期刊实施规范化编排,在变革传统的编辑作业方式的同时有助于突现期刊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审美特征,从而促进期刊的内容质量和形式质量的提高。所以,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期刊编辑工作者,一定要提高执行规范编排的意识和自觉性,在期刊编辑工作中努力学习和认真实施规范编排。  相似文献   

10.
书刊形式美所表现出的是一种综合艺术的美感。它的构成因素概括起来包括了这样五个方面:文稿形式美、书刊形体美、翟帧形式美、版面设计美,以及书刊校对与印刷质量高而产生的形式美。书刊形式美既是书刊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又是人们对形式其规律性的运用与自己撰文、编辑出版书刊的目的性相统一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在反思现代性美学体系的问题意识下,更多的学者开始把眼光投向中国古典美学。围绕着反思现代性、面对全球化以及构建本土化的美学等问题意识来进行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成为学界的共识。2009年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中的美学史写作范式、儒家美学价值重估以及中国生态美学智慧等论题都体现了这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巴黎手稿》等马克思早期文本思想资源的深度发掘,实践关学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独特的哲学语境:它以实践观念构建本体论基础,又在本体论基础上逻辑必然地确立起主体的价值向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关学本质上就是人学美学,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和新实践美学对实践关学的“突破”,其实都是在实践美学所设定的独特哲学语境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论争的焦点集中在本体论问题上。实践美学本体论固有其缺陷,但其功绩亦难以全盘否定;生命美学抓住实践美学难以自圆其说的漏洞后,试图作一次美学理论的全面革新。但将立论基点从实践移到生命这一更具宽泛性和不确定性的范畴上,却只能视其为一次迂回。本认为,这次论争应尽快从对抗走向对话。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美学在经历了重建实践本体和超越实践本体之后,似乎开始进入到对生态本体的构想之中。但目前的一些生态美学研究还具有过多的诗意想象成份,并时常陷入"人类中心"、"反人类中心"、信仰与科学等等的矛盾。生态美学否定实践和主体性的武断姿态,也使其面临关闭对人的存在进行深切理解的险途。人是感性的存在物,也是想象的、思索的、语言的、实践的存在物,最终是"关系的存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为原初和根本的,但它不是人类生存关系的整体和全部。人们无法忽视生态美学开启的新视野,但一种能够引导方向的美学无法离开人类整体生存活动的大关系和总基础。以存在为本体、以生态为视野的存在论美学或许能为试图突破认识论模式的中国当代美学开辟出一条可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美学既是一门新兴学科,又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广播电视学下面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美学的范畴。本文扼要阐述了广播电视美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望衡的环境美学研究,是他的一些学术追求的必然结果。这些学术追求是:让美学成为切身的学问,让中国美学成为普遍的学问,构筑中西美学的会通平台。沿着前辈的路往下走,以促使学术之进步,我们就必须一方面注意他们“说了什么”,还要进一步追问他们“想做什么”。  相似文献   

17.
触觉美感是一个被美学忽视的问题。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美学错误地认为触觉只是本能的官能感觉。而其宗教视之更不在话下。中国审美文化也避讳或忽略这个问题,但从其整体思维与全面体味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上看,似乎隐隐地透露出触觉美的一些信息。马克思关于整体的人和人的本质力量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工具等重要思想是我们思考触觉美感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美学发展的前景是文化美学。从文化美学视野反思中西方古典美学的文化特征,对于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作为一种思辩美学,西方古典美学的终结,根源在于其文化母体内部包含个体认识与历史价值之间的矛盾;而中国古典美学则是一种古典形态的文化美学,它以人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是如何存在的为基本问题,以“道”(气)、“有”、“无”、“情”、“景”、“和”及“象”等为基本范畴,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这一古典文化美学源于老子、孔子、《易经》,成熟于王夫之、叶燮、终结于19-20世纪西方异质文化的介入。它的终结是21世纪文化美学的诞生必须付出的历史文化代价,它曾经存在的境界则是迎接21世纪文化美学诞生的一个神奇的预言!  相似文献   

19.
美学神秘主义的主要命题是:审美超越的形而上性,审美经验的“不可言说性”,审美经验与宗教经验的同一性。实践美学需要对这些美学神秘主义观点进行祛魅。实践美学将美看成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将美感视为可以理解的人的一种心理机制,反对过度夸大审美的功能,把审美当成拯救人类的新宗教而加以神秘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建筑空间美学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张谷英村堪称空间建筑美学的典范,本文以之为案例,通过对该村的空间分析,研究了其独特的空间美学,对湖南民居的建筑美学研究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